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204345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分册一、单选题1. 依法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必须适用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 国内交通检疫条例 D.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2. 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 。A.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B. 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C. 遵照防治结合的方针 , 分类管理、反应及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 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几类 , 共多

2、少种 ?A. 三类 ,35 种 B. 四类 ,35 种 C. 二类 ,35 种 D. 三类 ,37 种4. 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 , 其分类是:A. 一类、二类、三类 B. 甲类、乙类、丙类 C. 一类、二类 D. 甲类、乙类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A. 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鼠疫、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 鼠疫、炭疽中的肺炭疽 D. 鼠疫、霍乱6. 属于乙类传染病。A. 麻风、包虫病 B. 麻疹、狂犬病 C. 登革热、黑热病 D.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7. 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应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的甲类传 染病的预防、控制的措施。A. 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痊

3、中的肺炭疽 B. 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脊髓灰质炎D.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症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 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对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实施的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 ,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是指 。A.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或者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 , 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的B. 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在 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 禁止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C. 医疗机构要求儿童的监护人应当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的D

4、. 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 , 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9.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 应当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A. 医疗保健机构和科研单位 B.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C.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 D. 所有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单位10. 有权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 , 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A. 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 B.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 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11

5、.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 , 应当及时对疑似病人采取的措施( 。A. 予以隔离治疗 B.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C. 予以强制隔离治疗 D. 予以医学观察12.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须经()批准。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 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 ()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A. 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B. 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决定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D. 报国务院决定14. 疑似传染

6、病病人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 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 扩散的工作是指 .A.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B. 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C. 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D. 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2 15.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 。A. 处 5 千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 B. 处 5 千元以下的罚款C. 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 停止 1 年执业活动16.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 , 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法 定的措施的 , 卫生行政部

7、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可 。A. 处 5 千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B. 处 1 千元以下的罚款C. 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 停止 1 年执业活动17. 对本行政区内的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 , 须经A. 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 国务院18. 封锁大、中城市的传染病疫区 , 须经决定A.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 国务院19. 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或者国务院可以决定对疫

8、区实施封锁。A. 甲类、乙类和丙类 B. 甲类、乙类 C. 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D.甲类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 应当遵循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B.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C. 依靠科学、反应及时的方针 D. 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方针21. 医疗机构发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应当于 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A.1 小时内 B.2 小时内 C.6 小时内 D.12 小时内22.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 医疗机构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 情节严重的 , 卫生行政部门 ( 。A. 处 5 千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

9、B. 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C. 暂停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活动 1 年 D. 处 5 千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23.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 , 情节严重的 , 卫生行政部门 。A. 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B. 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免职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C. 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 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免职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24.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 个体医疗机构瞒报、缓报

10、、谎报传染病疫惰 , 由县级以上地方卫 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 可以处罚款。A.50 元以下 B.100 元以下 C.500 元以上 D.100 元以上 500 元以下25.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 个体医疗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 , 造成传染病传播流 行 , 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改 , 并可以处 罚款 .A.200 元以下 B.2000 元以上 C.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 D.20000 元以上26.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一共有种A.35 B.36 C.37 D.3827.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类A.2 B.3 C.

11、4 D.528.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 流行 , 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 需 报经 。A.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B. 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C.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D. 国务院决定29.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 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 需报经 。A.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B.本级人民政府决定C. 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可自行决定 D. 国务院决定30. 以下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A. 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3 B.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

12、规范接种过程中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C.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D.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31. 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是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 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32. 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不应当包含A. 所针对传染病监测信息 B. 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C. 相关的接种方案 D. 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信息33. 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 由对

13、其进行行政处罚。A. 省级药品监督部门 B. 省级药品监督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C.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34.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 , 所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停止接种 B. 停止分发C. 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不负责采取应急处置措施35.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 , 向疫苗 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规定的证明文件 , 应当保存至超过 疫苗有效期备查。A.2 年 B.3 年 C.4 年 D. 长期保存36. 对我国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