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783050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漢語,銅仁學院 馬丹丹,緒論:,1.漢語的分類 2.古代漢語的內涵 3.古代漢語的意義 4.古代漢語的內容 5.學習古代漢語方法,1、漢語的分類,漢語: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五四以後漢族使用的語言 古代漢語:五四以前漢族使用的語言,古代漢語的分類,從時間角度: 上古古代漢語 中古古代漢語 近古古代漢語,2、“古代汉语”的内涵,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古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形式(两个系统):文言文、古白话文,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

2、对象是文言文,重点是先秦两汉作品,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古白语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变文,禅宗语录。 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这些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古白话随着历代口语的变化而发展变化,3、古代漢語的意義,1、培养阅读古代文献的综合能力,以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有助于了解古代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习俗 3、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学 4、提高学生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4、古代漢語的內容,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四大部分。 文字學:古人称之为“小学”。“小学”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3、的经部小学类又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类。训诂重在字义,字书重在字形,韵书重在字音,兼释字义。 后来,文字学发展成为研究文字形体的学科。重点研究文字的结构,形体的变迁、发展,字形的规范化和文字改革。,训诂学:“训”是说明、解释;“诂”是解说古言。训诂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训诂学是研究词义的学问。训诂学上有形训、义训、声训之别。,音韵学:也叫声韵学,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一般分为: 1、古音学:研究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状况,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2、今音学:研究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状况,以切韵音系为代表。 3、北音学:研究近代元明清时期的北方话音系,以中原音韵为代

4、表。 4、等韵学: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语法学:研究古汉语的语法结构规律。1898年产生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5、古代漢語學習方法,文选:选学的文选,都应熟读、精读,做到字、词、句落实,即对文选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以及其中重要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都要清楚并熟练掌握。,通论:牢固地掌握通论部分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中文字、词汇、语义和语法是重点。 特别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虚词的用法和语序。,常用词:结合文选自学,强化记忆。注意掌握本

5、义;注意区别同义词;重点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建立史的观念。 古人对字词的注解通常是上下文的语境义随文释义,“社”,说文示部:社,地主也。 玉篇示部:社,土地神主也。,4.学习古代汉语意义,1.瞭解傳統文化 2.提高理解現代漢語 3.欣賞古代文學作品,1.了解传统文化,“社” “葬” “鬼”,“葬”,说文茻部:“葬,藏也,从死在茻中。” 易经:“古之葬者,厚之以薪,不封不树,葬之中野,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鬼”,说文鬼部: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 说文鬼部:醜,可恶也。从鬼,酉聲。 说文鬼部:畏,可恶也,从鬼頭,可畏也。 玉篇口部:喂,恐也。,甲骨文 金文,2. 提高理解现代汉语,学而不厌

6、登峰造极 不刊之论 赴汤蹈火 七月流火 莘莘学子,左传简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制完备、记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现存字数最多、年代最早的先秦典籍。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要知道左传的情况,先要了解一下春秋。,春秋是周朝各国国史的通名,又是鲁国史书的专名。 现存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14年(前481年)共242年,全书一万六千多字,记载二百多年事。,由于春秋叙事简略,很不容易了解,于是就有对春秋起补充、解说作用的书。其中三部最有名: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三传”。,公羊、谷梁以解释春秋 “微言大义”为主,叙事很少,也没文学价值,“郑伯克段于鄢。”(春秋) 公羊传:

7、 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 谷梁传: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左传则不同,它保存了大量可贵的历史资料,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画面,同时又是先秦汉语书面语的典范代表,对后世历史学、文学、语言等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以语言为例,左传中的许多话成为后代的成语,比如: 染指、东道主、狼子野心、唇亡齿寒、畏首畏尾、痛心疾首,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郑伯:公、侯、伯、子、男 隐公:鲁君谥号。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所以以鲁国十二个国君的时间为序: 隐、桓、庄、闵、僖、文 宣、成、襄、昭、定、哀,谥号,谥号

8、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根据他的生平行为给予的称号,叫“谥”或“谥号”,如: 经天纬地曰文 辟土服远曰桓 好内远礼曰炀 杀戮无辜曰厉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进以某祖某宗的名号。 庙号始于殷代,汉承其制,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尊文帝庙为太宗庙,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庙号为高祖、太祖或世祖,以后为太宗、世宗等。,年号:皇帝纪年的号,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即位,称为建元元年,是采用年号的开始. 在此之前,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某某王某某年,如周武王元年、汉高祖二年等。 从汉武帝开始,新君即位总是

9、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个皇帝也可以多次改元。 从汉武到宣统延续不绝,一般是有了国号就有年号。,到了明清,除个别皇帝外,一个皇帝是一个年号,不管在位时间多长。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了。 如清代: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唐以前多称谥号,唐以后称庙号,明清称年号。如:,汉文帝、魏明帝、晋武帝、隋炀帝 唐玄宗、宋仁宗、宋高宗、元世祖 嘉靖帝、万历帝、崇祯帝、咸丰帝 郑武公: “经称郑伯,传称公者,公是诸侯之通称,无分五等,凡君皆称公。”,武姜:妇女称呼: 1在家:排行+姓,如孟姜; 2出嫁后: A 所出国名+姓,如齐姜、晋姬; B 丈夫国名+姓,如

10、秦姬; 3死后:丈夫或本人谥号+姓。 总之,不能离姓,姓是别婚姻的。 叔段:叔,弟弟,排行老二。,伯(孟)仲叔季,班固白虎通义: “適(嫡)长称伯庶长称孟。” 女的叫“孟”为多。所以有名的“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伯”字甲骨文作“白”,好几位文字学家解作日光初出,郭沫若则解为象大拇指,认为跟“擘”同根。 不管那一说,总之其字义是最初的,是老大。,释名释亲属对 “伯仲叔季”的解释:,“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伯”、“霸”通用。 “仲,中也,位在中也。” “叔,少也。” 这

11、个字也跟“俶”字同根。尔雅释诂“俶,始也”,“俶,作也”,就是才起来的,新生的。,“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 这个字说文认为上面的禾是“稚省”,比于幼禾,总之是最幼少的。 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个,它就是老三。 春夏秋冬各三个月 孟春、仲春、季春,古代名字是分时段取的,先取小名,再取名,最后才取字。 如曹操小名阿瞒,名操,字孟德。 字以表德,名与字的字义要相应,如操、德皆指品行。 取字是冠礼时(正常是在二十岁)之事,那时兄弟排行当可排定了。,寤生:过去有三说。 一曰“寤寐而生”; 二曰通“悟”,即生而开目; 三曰通“牾”,牾即不顺,牾生即逆生。 “生

12、之难也。”(史记郑世家)可证。 即位:就位。 即,走向、走近,“若即若离”。 巖:险要。 焉:于是。,都:都市。 城:城墙。 雉:长三丈宽一丈高一丈为雉。 先王:周文王、周武王。 参国之一:国,国都。 即参(三)分国都之一。 周天子的都城城墙是540雉,诸侯国的国都城墙为300雉(每面长900丈)。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即大的都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不超过一百雉。,度:法度。 辟:避。 厌:满足。 这个意义本作“猒(餍)” 。 “猒”是会意字,由“甘、月、犬”组成,本义为吃饱,如: “其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孟子) “甲第纷纷厌酒肉,广陵先生饭不足。” (杜甫诗)

13、引申为满足,如“学而不厌” 。,姜氏何厌之有: =姜氏有何厌,即姜氏有什么满足?“何厌”是宾语前置。 为之所: 给他安排个地方,双宾语结构。 毙: 倒下,跌倒。 既而:不久。 既,有结束的意思。,鄙:形声字,从邑啚声。 本为行政区划单位,五百家为鄙,在周代称城郊为鄙,因而引申为“边疆”、“边邑”、“边远的地方”。 再引申为“见识少”、“粗野”、“低下”,诸葛亮说:“臣本卑鄙,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轻视,如“鄙薄” 。 自谦,如“鄙人”。,贰:本指副的,与正相对。 “贰,副,益也。”(说文解字) “贰车”即“副车”,“贰室”即“副宫”。 引申为辅佐,又指重复一次,如“君子不迁怒,不贰过。”(论

14、语)。 又特指属二主,即两属,如“贰臣”,有贰臣传。,若之何:等于“奈之何”,对怎么样;之,指前面讲的情况。 无生民心:不要使民生心。 无庸:无用,不用。 及:赶上,触及。 左传的“及”多指“及祸”。 厚:本义为山陵大,此指土地扩大,势力增强雄厚。,不义不暱: “暱”通“黏”,粘连之义,不义则不能团结。 另一说暱同“昵”,亲近义,即对君不义、对兄不亲。 “昵”本字为“尼”,象一人坐另一人背上,由二人表亲昵。 尚书:“官不及私昵,惟其能。” 两说的区别从语法上讲一个是并列结构,一个是条件关系。,完聚:“完”,形容词为“完整无缺”,如“完好”、“完美”,杜甫诗有: “出入无完裙” 作动词为“使之完

15、整”,所以这里是“修葺”,使城墙完,总之注意不是现在的完成、完结、完毕,即过程终了的意义。,缮甲兵:修理好铠甲和兵器。 具卒乘:准备了步兵和战车。 辛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时,即干支记日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今年是“丙戌” 去年是“乙酉” 明年是“丁亥”,城颍:颍城,以大名冠小名,再如“城濮”。 封:本义为培土植林。 甲骨、金文像以手将树栽种土中。 上古封诸侯,在所封的土地边界上要植树作界标,“封”就有了“边界”的意思。 羹:带汁的肉食。 遗 : wi,给。,语: y,告诉。 患:忧虑,担心。 阙:掘。 隧:名词用作动词,挖隧道。 也:句中语气词。 融融:暖融融,表示心情温暖。 洩洩:排泄,表示心情舒畅。 施:y,延及,扩张。 锡:赐,给予。,本篇课文注意点,1.文字 古今字:大太、辟避、舍捨 异体字:它他、巖岩 通假字:寤牾、庸用、无毋、 阙掘,2.词汇,都 城 封 即 厌 毙 兵 国 羹 堪 亟 鄙 贰 具 乘 遗 语 患,3. 语法,实词活用:惊姜氏、无生民心 今京不度、隧而相见 语 序:姜氏何厌之有、敢问何谓也、 君何患焉、其是之谓乎 双 宾:不如早为之所,无生民心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公赐之食,谓之京城大叔,A 表示授予意义,如“送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