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自然辩证法导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638415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1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自然辩证法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哲学]自然辩证法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哲学]自然辩证法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哲学]自然辩证法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哲学]自然辩证法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自然辩证法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自然辩证法导论(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人:程现昆,大连医科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Dalianyikedaxuezhexueyuziranbianzhengfajiaoyanshi,自然辩证法概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程现昆,1965年生,党员,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荣誉: 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辽宁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大连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 大连医科大学教学名师; 大连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大连医科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 大连医科大学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师。,主要著作: 1.科技伦理研究论纲,北师大出版社,2011; 2.现代科技革命与伦理,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医学道德新视

2、野,黑龙江人民出版,2002; 3.自然辩证法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0; 5.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自然辩证法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自然辩证法概论”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医学辩证法概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1。,提高科学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纵论古今人物 启迪科学智慧,教学目标,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绪 论:究竟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知道、想到与想象到 一自然辩证法一词的由来 二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四研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一自

3、然辩证法一词的由来,一部未完成的著作 遗稿的艰难出版过程 关于这部书的名称和内容 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 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1. 一部未完成的著作(1),19世纪后半叶,欧洲工人运动陷入低潮。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开始酝酿和研究与之相联系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自然科学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研究这两个基础对于深刻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基于这一认识,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一直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为了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方面已经取得的最新成果,恩格斯对自然科学在当时已经达到的最新成就,作了

4、全面、深入地研究。,1. 一部未完成的著作(2),经过多年的酝酿与研究,1873年5底,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此后,恩格斯全力以赴地展开相关的研究。1876年5月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说,在他的头脑中已经形成“这部著作的清晰轮廓”。在出版了反杜林论之后,恩格斯就全力写作这部已经构思好的著作。,1. 一部未完成的著作(3),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在安乐椅上永远地睡着了。世界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头脑。为了将这个重要头脑中的重要思想尽快公诸与世,恩格斯不得已中断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罄其全力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手稿以及马克思的

5、其它著作,这一烦重的工作,再加上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工作,耗尽了恩格斯全部心智和生命。,1. 一部未完成的著作(4),1895年,恩格斯去世,他已构思好且已开始写作的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的著作,却终于未能完成。,遗稿的艰难出版过程(1),恩格斯去世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遗稿由马克思最小的女儿爱琳娜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保管。负责处理这些遗稿的人是伯恩斯坦。据说伯恩斯坦对辩证法就很不以为然,曾公开声称辩证法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了最大危害,因此将自然辩证法手稿束之高阁,未予出版。只发表过其中的两篇。一篇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过程中的作用,一篇是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而恩格斯的整个手稿则长期尘封,鲜

6、为人知。,遗稿的艰难出版过程(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共中央派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院长梁赞诺夫前往柏林德国社会民主党档案馆,全面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遗稿的照相复制工作,才偶然地发现了恩格斯的这部手稿。,遗稿的艰难出版过程(3),1925年,苏联根据所拍的相片,将恩格斯的手稿翻译成了俄文,以“自然辩证法”为书名,首次公开出版。此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苏联以俄文出版以后,接着又以日、中、英、德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自然辩证法随之开始大范围传播。,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1),需要指出的是,“自然辩证法”并非恩格斯本人定下的书名。而且,在全部手稿和两个写作计划中,都没有出现“自然辩证法”字样。在其反杜

7、林论中也没有出现,只是在第二篇的暴力论中提到杜林的1865年的自然辩证法,且挖苦它是“变戏法的手腕”,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2),恩格斯逝世前,把有关手稿分装成四束,也没有总题目。第一束的标题是“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可是每篇眉头都标有“自然辩证法”字样。第二束的标题是“自然研究和辩证法”。第三束的标题是“自然之辩证法”,第四束的标题是“数学和自然科学”。,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3),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恩格斯这部遗稿也有人冠以其它的书名出版的,如1927年的德文版名称为辩证法和自然,1935年重新校订的德文版又改为自然之辩证法。日本的译本也书名各异,如辩证法和自然,自然之辩证法等。这也就是说,自然辩

8、证法这一概念,并不一定是恩格斯遗稿的核心概念。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是存在争论的。,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4),自然辩证法有以下几个部分内容。一,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科学进步中的辩证性质。二,自然科学和哲学,讲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三、自然界的辩证法,就是将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用于自然界。四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讲认识论与辩证逻辑,讲自然科学方法论;五,物质的运动形式,六,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4),总体来说,自然辩证法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由许多片段和随感组合起来的。所以有关书的编排次序,出现了争议和分歧。,相关评价引发的一个历史公案(1),恩格斯的自然辩

9、证法和恩格斯的其它著作一样,曾引起较大轰动。在苏联、日本和中国,对自然辩证法基本持欢迎态度。但是,这部著作从一开始就受到另外一些人的轻视和低评,并由于爱因斯坦的评价,引发了一个历史公案。,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2),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俄共发现了恩格斯的遗稿后,责问伯恩斯坦为何擅自将其搁置而不予出版。伯恩斯坦讲,恩格斯死后不久,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委托物理学家、党员列奥阿龙斯(Martin Leo Arons,1860-1919)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遗稿是否可以发表。阿龙斯审读后,认为内容太陈旧,完全不能发表。伯恩斯坦就以此为借口,长期埋没了自然辩证法手稿。,相关评价引发

10、的一段历史公案(3),1924年春天,梁赞诺夫找伯恩斯坦谈这部手稿的出版问题时,据说是为了推脱责任,伯恩斯坦又把这部稿送交爱因斯坦审读,要爱因斯坦判断,是否可以出版。 爱因斯坦于1924年6 月30日给伯恩斯坦回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4)-爱因斯坦的回信,爱德华伯恩斯坦( Eduard Berstein)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分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不是出自一位引人注意的历史人物,那末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内容都没有特殊的趣味。可是

11、,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出版的。 1924年6月30日,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5),爱因斯坦的评价,引起了很大反响。针对爱因斯坦的评价,出现了两种解释。一种是梁赞诺夫的推测,即伯恩斯坦拿给爱因斯坦的并不是恩格斯的全部手稿,而只不过是公认为没有价值的关于电的那个部分。,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6),霍耳登在其为辩证法与自然(自然辩证法的另一种译名)的英译本所作的导言中,也作了同样的解释。他虽然承认恩格斯犯了某些严重错误,但他主要是为恩格斯辩护。他说,如果恩格斯能够完成并发表他的手稿,他一定会纠正所有这一切错误。而且即使他没

12、有纠正这些错误,其中的某些错误对于科学来说也还是极其有益的。,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7),霍耳登还这样写道: 当人们提出所有这些批评的时候,下面这件事情是令人惊奇的,即恩格斯怎么会预测到科学在他写作之后的六十年中的发展如果人们更加熟悉恩格斯思想方法的话,那么,对于在最近三十年中所发生的物理学上的思想变化(爱因斯坦、普朗克等),就会觉得很平滑很流畅了。,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8),那么,伯恩斯坦送给爱因斯坦的到底是全部手稿,还是仅仅只其中的一部分呢?美国学者悉尼胡克于是写信给爱因斯坦,询问此事。,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9),1940年6月17日,爱因斯坦回信如下: 爱德华伯恩施

13、坦送来全部手稿要我出主意,我的评语是对全部手稿而说的。我坚信,要是恩格斯本人能够看到,在这样长久的时间之后,他的这个谨慎的尝试竟被认为具有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他会觉得好笑的。 1940年6月17日,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0),至此,第一种解释显然是站不住了。由此又引发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德国自然科学家反对黑格尔那套自然哲学的传统,爱因斯坦也受其影响,主观上对辩证法采取疏远态度,因而即使有幸读到恩格斯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也认识不到它在科学在的重大价值,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1),也有人对爱因斯坦大加挞伐,指责他对自然辩证法的评价,“完全是出于他的资产阶级的偏见

14、,根本不理解自然辩证法这部辉煌文献的深刻内容和伟大意义,结果作出了完全错误的评论。”,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2),有文章这样写道: 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的任何污蔑,当然无损于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真理的光芒,同时也丝毫也抹煞不了这部伟大著作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伟大指导意义;真正“可笑的”,恰恰是爱因斯坦的无知和他的顽固的资产阶级偏见,是小丑胡克之流的卑劣用心!,相关评价引发的一段历史公案(11),此后在前苏联和中国,都曾出现过批判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运动,不知是否与爱因斯坦对革命导师毫不容情的苛评有关。现在看来,对相对论的批判,完全是在特殊社会政治背景下发生的荒唐事件。何况,爱因斯坦对同被

15、列为犹太人三杰之一的马克思从事的事业始终抱着同情态度,对苏俄革命也给予了同情和理解。爱因斯坦对自然辩证法的评论不一定有别的用意。,5. 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1),虽然爱因斯坦是科学界巨擘,又有着很深的哲学造诣,但我们也应看到,他的话也仅是一家之言。从逻辑上说,我们不能“以人为据”,也就是说,不能以某些权威的言论来判断是非,甄别善恶,因为任何权威论断原则上都是可错的。因而我们不能处处迷信权威,犯“以人为据”的逻辑错误。,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2),更何况,在爱因斯坦作出否定性评价的同时,20世纪的另一科学大师普里高津,却对自然辩证法给予充分肯定。,5.客观、公正、历

16、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3),他在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中这样写到: “自然史的思想作为唯物主义的一个完整部分,是马克思所断言,并由恩格斯所详细论述过的。当代物理学的发展,在自然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早已由唯物主义者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认识自然就意味着把自然为能产生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自然界。,“而且,在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那个时代,物理科学看来已经摒弃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更接近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思想。-”,5.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4),那么,应当如何看待自然辩证法呢?或者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自然辩证法的缺陷呢? 我们以为应认识到以下几点。,5. 客观、公正、历史地看待自然辩证法(5),首先,恩格斯没有读完高中,没有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自然科学训练。他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