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533392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孔孟之道》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考查要求,一、选题范围 请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上儒家、道家或佛家中某一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二、写作要求 1、题目自定,相关即可; 2、字数要求在2000字左右,不足或超出500字则酌情扣分;,3、独立完成,不许抄袭,否则一律为0分计。 4、文章格式:用A4纸打印,标题三号字加粗,标题下的学号和姓名四号字加粗,正文小四号字。 三、上交时间和地点 请于第六周周一晚六点到六点半到马兰芳楼204教室(或上最后一节课时)交给任课教师,并在考试签到表上签名确认;过期不候,后果自负。,第二讲 儒家孔孟之道,一、孔孟生平 二、中庸之道 三、三重道德 四、人性善恶,一、孔孟生平,1、孔子 讳丘,字仲尼,春秋鲁

2、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人。殷商后裔,父叔梁纥,母颜徵在。生于周灵王20年(鲁襄公21年,以孔子纪元,此年为孔元元年。),夏历己酉年八月二十七日(西元前551年9月22日)。,周敬王41年(鲁哀公16年,壬戌年,孔元七十三年)(西元前479年)孔子卒,时年虚岁七十三岁。他是春秋末期华夏民族的圣人,华夏经典“六经”的整理编订者,儒学的确立者,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子思子 子思,姓孔名伋,孔子嫡孙,战国初年人,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前483),卒于威烈王二十四年(前402),相传他受业于曾子。史记孔子世家:“子思作中庸”,3、孟子 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

3、(前372),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孟子是鲁国孟孙氏的后代。孟子幼年丧父,靠慈母仉氏含辛茹苦,抚育成长。“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虽不是信史,但也不可能完全无据。曾受业子思之门人,后世称子思与孟子为“思孟学派”。,当时与儒家争鸣者以墨家(兼爱)和杨朱(为我)学派的势力最大。他说:“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4、荀子 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在今山西安泽一带)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北)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

4、山县兰陵镇)令。公元前238年失官便定居兰陵,专门从事著述和教学,直到老死。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庸之道最为简明的定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简称“执两用中”。 中庸是三分法的又一认识成果。,“中庸”所提倡的“中”,是并不抛头露面的,出场的反而是偏而不中有待扬弃的两端(可用A和B来代表);执住这两端,便能映现出一个中(可用C来代表)来,便有中可用了。,譬如说,待人接物的态度应该不卑不亢。这卑和亢,是两端,是偏而不中的,是要不得而需要放弃的;但在放弃它之前,还得抓住它,因为需要它来定位那个不卑不亢的中间之所在,那个连名字也

5、没有的、超乎卑亢之相对的无对者。这就叫执两用中,就叫中庸。,中庸的四种形态,1、A而B。即立足于A兼及于B,以对立的B来补A之不足。 如:尚书皋陶谟上有所谓“九德”者,最为典型: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所谓“宽而栗”,也就是绵里藏针;宽宏是一端,栗或严酷是对立的另端。其中,宽宏大量固为美德,但易疏于防范,需得有严酷来补偿,才不致宽大无边、放虎归山。,2、A而不A 。以上说的是,单个的范畴或独立的德目,需要有对立面来予以补足;那是因为,即使是最美的存在者,亦有其本质上的不足或欠缺。现在我们还要说的是,与之相反,或除此而外,这些不足

6、者在本质上,竟然同时还有一种过头的趋势,有待抑制或宣泄,以期达到平和的状态;这也是中庸的要求。,礼记礼运篇谈用人之道,有曰:“用人之知(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 这是说,智、仁、勇虽为儒家所褒扬的三达德,却也并非尽善尽美,仍不免内含着诈、怒、贪的隐患,有待舍弃。这些隐患,不是来自外部污染,根子原在智仁勇本身,是智仁勇的内在趋向。,3、不A不B。不A不B是A而B的否命题。在A而B的形式里,A是主角,B之用在济A之不及。在A而不A的形式里,A仍是主角,不A的提出是为了泄A之过。现在我们要谈的不A不B形式,则要求不立足于任何一端,把毋过毋不及的主张一次表现出来,因而最能显示执两

7、用中的特色。(如:不卑不亢),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亦曾极力推崇这种中道,认为美德都是超越两个极端而成。 譬如: 鲁莽勇敢怯懦; 羞涩谦逊无耻; 贪婪慷慨浪费; 放纵节制冷漠。,4、亦A亦B。亦A亦B是不A不B的否命题,也是A而B的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展开。如果说不A不B利于表示“中”,着重指明对对立双方的超越;那么亦A亦B的形式,则重在使对立双方互相补充,最足以表示中庸的“和”的特色。同时,它又有别于以A为主体的A而B形式,便于处理需要对AB两端等量齐观的事事物物。,还是以刚柔为例。上面说不刚不柔,以得其中;现在则要说,当刚则刚,宜柔则柔,亦刚亦柔,以求其和。 与时屈伸,柔从若

8、蒲苇,非摄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伸),非骄暴也。义以应变,知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义屈信变应故也。(荀子不苟),统观中庸的四种形式,我们不能不惊叹于先贤们的高超智慧,惊叹于他们对过度、不及与中道的巧妙安顿。 他们不仅借不A不B的对立来突出中道,亦且以亦A亦B的同一来合成中道,不仅以对立者来补足主题之不足而有A然而B的中道,亦且有节制主题之过度以防走向反面的A而不A式的中道。,四者之间,也自然形成了对立同一的关系。稍嫌遗憾之处,只在于未能由过度、不及与中道,明白得出世界三分的结论,尽管那已是呼之欲出的了。,那就是: 1、人之作为家庭成员所应

9、有的人伦道德(六德) 2、作为社会成员所应有的社会道德(四行) 3、作为天地之子所应有的天地道德(五行)。,三、三重道德,人生在世,首先是家庭的一分子,然后是社会的一分子,以及宇宙的一分子。无论任何人,一定会有这样三个位置,也一共只有这样三个位置;一体而三位,三位而一体。与此相应,便有三套职责,包括有关的义务和权利,作为各个位置的使命。从而,也就会有三层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境界。,1、六德人伦道德仁,人必群居而后得以生存繁衍。群居形成所谓社会。社会性于是遂与自然性并列而成了人的根本属性。虽激烈反对社会、尖刻讥诮人世的庄周,对此也无可奈何而慨然有叹曰:“子之爱亲,命

10、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 (庄子人间世) 。,唯其不可解於心和无所逃其身,于是便有了人伦,有了人人都应该践行的伦理规范和准则,作为最初一级的普泛道德,维系着人类的基础组织家庭的安定。,(1)六位:“生民斯必有夫妇、父子、君臣。”(六德) (2)六职(天职或使命): “有率人者,有从人者;有使人者,有事人者;有教者,有受者。此六职也”。(六德) (3)六德:“圣智也,仁义也,忠信也” 。(六德),传统文化中有所谓“忠孝不能两全”的难题。从道德体系的角度来看,那属于人伦道德(孝)和社会道德(忠)的关系问题;各家的答案不尽相同。儒家与宗法氏族制度关系密切,所以

11、对人伦道德情有独钟。在六德篇里,有一段表白其对忠孝难题的观点是“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将人伦道德放在了压倒社会道德的地位,一点也不含糊。,2、四行社会道德善,家庭结合而有社会,人伦道德之上乃有社会道德。在楚简中,社会道德谓之“善”,其五行篇中有关“四行”的种种论述,便是儒家(主要是思孟学派)的社会道德学说。 五行篇的开宗明义第一章中这样说:,仁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义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礼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智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圣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德之行。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

12、德、天道也。,当我们说儒家三重道德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时,必须补充一句的是,社会道德即所谓的四行或善,不仅不足以统辖人伦道德即六德,而且,在儒家看来,它也不能移用於家庭人伦之间。用孟子的话来说,这叫做“父子之间不责善”;他说: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孟子离娄上) 。,3、五行天地道德圣,五行和四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只是“仁义礼智圣”与“仁义礼智”之别,彼此却有着根本的不同。而这个差别,根本地来源於人的不同存在。人首先是一个感性的自然存在,然后或同时是一个理性的社会存在,更后或同时还是一个悟性的精神存在。这三种存在,是任何

13、人所必居的三个位置,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三位一体或一体三位。,作为社会存在,人必须使自己的存在容纳於社会,协和於社会,服务於社会,有利於社会,就是说,他的行为应该是善的;那怕因此而承受痛苦作出牺牲,也在所不惜,义无反顾。因为这是人道,是为人之道或社会道德,是人性之内的职分;这是四行范围里的事。,而作为精神存在,人却可以了悟其所在社会不过是天地间的一点和一瞬,洞悉社会所谓的善行不过是天道之见诸一地与一时,觉解自己虽一粟於天地,却可备万物於我心,因而遂能超出其所在的社会乃至一切社会,超出其自己的社会存在乃至自然存在,而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这便是五行范围里的事。,儒家所追求的乐,只在两个

14、领域里存在:一个是家庭人伦之中,一个是我心之中的天地。儒家(主要是思孟学派)所谓的乐,全无任何物质分子、利害关系在内,它仅仅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从而与人伦道德特别是天地道德密切相关。,五行或天地道德,是天道之畅流人体,是德之至极,行五行是最大的快乐。 道德与快乐或幸福的关系问题,本是西方伦理学说中一直纠缠不清的老问题。快乐和幸福,本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忽视了人之作为精神的存在,忽视了作为精神存在规范的德行,是说不清楚道德与快乐或幸福的关系的。,四、人性善恶,1、孟子的性善论 三种有代表性的人性论观点: (1)性无善无不善(告子) (2)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世硕,善恶取决于“所养

15、”) (3)有性善,有性不善(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荀子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

16、伪之分也。” “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化性起伪,3、心统性情,善与恶,这个最与人类相关的对立两方面,既为对立,当然也有一个统一的问题。 既不应该是亦善亦恶的包容形式,也不可能是不善不恶的超越形式 。 善与恶的统一,便只能统一于它们的主导者或统摄者,即人们所追求的至善境界。,最能恰当表示主导式之对立统一者,莫如宋儒之“心统性情”说。性静情动,性体情用,性内情外,这是历来公认的对于性与情的了解;至于二者之此等对立格局能否统一,如何统一,统一成什么,直到北宋张载提出“心统性情”说,方才圆满解决。,这就是说,心、性、情是三件物事;其中性与情,是对立的两面,心是性情的主宰和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