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脱贫攻坚开展公益救助实施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71501970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县脱贫攻坚开展公益救助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县脱贫攻坚开展公益救助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县脱贫攻坚开展公益救助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县脱贫攻坚开展公益救助实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县脱贫攻坚开展公益救助实施方案根据中共X县委宣传部关于印发激发内生动力 加强民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促进扶贫扶志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巨大潜力,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明确职责、分工负责、整体推进”的原则,认真对照激发内生动力 加强民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县民政局负责制定精准扶贫公益救助工作方案,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及收集整理开展相关工作的文件、视频、图片等印证资料。各镇,各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要积极主动开展精准扶贫公益救助工作,收集整理好开展相关文件、视频、图片等印证资料,定期报送县民政局,由县民政局汇

2、总上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确保公益救助工作达到省上考核标准。二、培育多元主体和创新参与方式(一)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扶贫。各镇、各公益机构主管部门要主动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新兴经济主体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推动形成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高潮。鼓励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管理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多种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地区发展;开展捐资扶贫、冠名援建、公益援助以及参与“扶贫日”募捐等扶贫公益活动,帮助贫困村完善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动员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等活动,通过共建原材料基地、共育劳动力基地等形式,引导民营企业采取基地带动、

3、订单收购等模式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增收;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提高生产技能和就业门路,打造村企优势互补、互帮共赢的发展共同体。探索完善政府扶贫与企业扶贫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协同推动机制,不断拓展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空间。(二)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各镇、各公益机构主管部门要主动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支持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以及农业科技推广、农民种养专业培训和专业人才交流等;鼓励基金会、慈善机构等在扶贫资金募捐、筹集等方面发挥优势,积极开展灾后资金募集、建立贫困

4、人口重大疾病诊疗及患后养病基金救助扶持等;支持驻泾商业银行等金融、保险单位创新金融产品、搞好金融服务,开展金融扶贫、保险扶贫等行动,拓展扶贫开发资金保障渠道;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志愿扶贫等活动,为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搭设平台、提供服务。 (三)广泛动员个人扶贫。各镇、各公益机构主管部门要主动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畅通社会各阶层交流交融、互帮互助渠道。开展“扶贫一日行”活动,引导爱心人士利用一天时间就近就地赴贫困农户送温暖;组织开展“扶贫进校园”、“我为贫困学生捐本书”及在城乡中小学生之间“结对认亲、爱心互助

5、”等活动,把扶贫纳入基本国情教育范畴,引导大中小学学生积极参加扶贫实践活动;鼓励社区、学校、商场、超市等设立捐助站,方便居民捐资或捐赠闲置物品;支持开展慈善义演、义拍、义卖、义展、义赛等活动,拓宽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渠道。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贫困村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头作用,开展干群互助、党(员)群互助,引导新型经济主体、农业生产大户、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带头人等贫困人口身边能人,实施先富带后富、富帮穷、能帮弱、邻帮邻等互助活动,在产业整合、土地流转、贫困人口就业、种养合作以及代耕代种等方面开展合作,带动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五)推动智力扶贫。各镇、各公益机构主管部门要主动鼓励、扶持职

6、业技术学校和致富能人在贫困地区创新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企业、培训产业技术骨干、提供技术咨询等。实施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探索优势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的长效机制。(六)开展扶贫志愿行动。各镇、各公益机构主管部门要主动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志愿者行动,构建贫困地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组织扶贫志愿者参加扶贫调研、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创业引领、资源开发等扶贫活动。(七)开展公益行动扶贫。各镇、各公益机构主管部门要主动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作用,广泛开展“万名青年进农村”、“巾帼创业”和“百企帮百村”等活动,采取多种手段,开展“结对扶贫”、“爱心扶贫”、“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希望工程”等扶贫公益行动,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源向贫困地区汇聚,动员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等扶贫行动。 三、时间要求凡是开展精准扶贫公益救助的镇,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请于9月30日前将开展的相关文件、视频、图片等印证资料报送县民政局二楼社会救助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