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将进酒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1492637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将进酒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三单元 将进酒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三单元 将进酒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三单元 将进酒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三单元 将进酒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将进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将进酒(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赏析示例 将 进 酒,填之以申己意 诗人李白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今河南登封)元丹丘家做客。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平之气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1.本文题为“将进酒”,作者为什么要从黄河奔流、镜中白发写起? 【分析探究】“君不见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颍阳距离黄河不远,故借以起兴。这两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人生易老不过朝暮间的事,因而“不复回”又隐含了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寓意。,雄伟永恒的黄河尚且如此,人生更是短暂,开头四句,令人顿生悲意。诗人的这种悲伤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两鬓染霜,英雄老去,更是由当时朝廷腐败、自身的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愤慨而来,极有气势。其中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前两句将空间层层放大,后两句把时间紧紧压缩,时空上的夸张,开篇就

3、给人灵动飞扬、横空出世之感。,2.将进酒一诗中,诗人的感情大起大落,试理清全诗的情感脉络。,【分析探究】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激愤,诗人的感情发展变化为:悲 欢 愤 狂。,3.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分析探究】,诗句,比较,“钟鼓”句,“安能”句,内容,异,同,所谓“长醉不愿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略见低沉,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于愤激中略见昂扬,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手法,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直白,锋芒直指权贵,4.诗中劝酒歌的主题是什么,对此应如何理

4、解? 【分析探究】诗中劝酒歌的主题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宝贵的性格。,当然,有骨气,不等于没有忧愁。李白在蔑视权贵的同时,一种难言的惆怅也在心中涌动,他想通过“长醉不愿醒”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吗?他自己的回答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一生志向高远,有大济苍生的愿望,但政治上却屡遭挫折,

5、仕途坎坷,满怀愁绪无从排解,才有了一首将进酒。,将进酒这首诗笔墨酣畅,情极悲愤而又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从诗的主要内容看似乎写的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愿醒的情感,相当消极。但深入理解李白的内心深处,就会发现李白不是真正消极颓废,而是胸怀伟大的抱负却不能施展,便借酒发泄,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来表现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但与此同时作者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1.想象奇特,豪放飘逸 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诗人展开丰富想象,用比喻向人们暗示时光流逝的迅疾,一去不返。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描写

6、,极具震撼力。,2.句式多变,参差错落 全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缀(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随性,唐诗别裁集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3.大胆夸张,震撼古今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了诗人的豪放杰出,用词大胆,他人莫及,

7、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概念含义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中以“青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描写得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2.考查角度 (1)辨认并具体分析诗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分析。 (3)通过意象、诗歌内容、诗歌情感、炼字等间接

8、考查修辞。,3.几种常考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夸张,增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拟人,把物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反复,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

9、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解题思路/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首诗,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作芳心未展的少女。第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

10、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芯,另一层可以是爱慕之心。,【抽样分析/阅卷手札】,第一首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如将未展开的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答案太笼统,仅点出了修辞并稍作了分析,没有表明修辞的表达效果,失2分 该答案得3分,请你组织答案:_ 满分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

11、格。,(一)分析鉴赏诗词中的修辞手法题的技巧 (1)积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明确其特点和作用。 如“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凝练,概括力强。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的落叶对“滚滚”的长江,使诗的意境广阔深远,气象万千,从这里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浓浓悲苦。,(2)逐一揣摩、吟诵诗句,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有关修辞手法的信息。 如“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两句中,将无知之物“柳”人格化,赋予其情感,因而这里就使用了拟人手法,

12、使诗人的情感跃然纸上。,(二)答题步骤,(一)(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 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

13、答题模式。 答案:使用对比(映衬)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或: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 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 溪 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

14、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下片一、二两句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 _,【解析】由比喻词“似”“如”可判断为比喻修辞。然后抓住两个比喻的特点“轻”“细”分析比喻的好处。 答案:比喻,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不相类似,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同样也很新奇。别具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三)阅

15、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_ _ 答案: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四)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 隋江总注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