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1481192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研读具体语句段落,(过程方法)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知识能力) 2、结合关键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过程方法)把握拿来主义的内涵。(知识能力) 3、结合作者的批判和主张来感悟,(过程方法)树立对待文化资源的正确态度,并培养开放、自信、理智的健康心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拿来主义的内涵和历史对今人的提醒。 难点:认识文中错误做法的本质及危害,并总结出教训。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拿来主义”的基本主张,并画出文中批判的几种错误做法。 课堂学习 导入: 明代顾宪成有一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2、关心”,讲读书人不仅要钻研知识,更要心怀天下。而今全球化的趋势对青年学生带来的影响主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一方面,外来文化的输入如滚滚洪流,另一方面本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传统文化的宣扬也如火如荼,你感受到这两股文化的冲击了吗? 多媒体展示:以“韩流”“魔兽”“祭孔”“百家讲坛”为主题的新闻和图片。 作为当代的中国的学子,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庞杂的文化资源呢?早在1934年,国人就已经面临着类似的难题了,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拿来主义里,提出了解决的方案施行“拿来主义”。 (一)理顺结构,把握内涵 一、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自造的词语,大家早读预习了,用自己的话说说,拿来主义对待文化资源的基

3、本方法是什么? 展示怎么拿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这一答案,你是从文中的哪些段落概括出来的?作者在提出主张时运用了什么方法?朗读相应段落(8、9) 1、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清比喻的相关部分,并明确用比喻说理的好处:浅显,形象。 三、作者在提出观点之外的文字内容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呢?提醒大家注意关键段落和关键词语。 -“所以”为什么拿 “总之”总结全文 四、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阐述“为什么要拿来” 批判社会上错误的做法,揭示其危害认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展示为什么要拿来错误做法,危害无穷 至此文章的基本思路解决(最后一段的处理视学生回答机动处理,若涉及,则暂止于“总结”

4、二字) (二)研读历史总结教训 五、先占有后挑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一个高深的道理,近乎于一个常识,可在具体面对问题的时候,人们却常常背离了常识,犯下各种错误。在本文中,作者就列举了当时人们的种种错误态度,请大家自读这些错误,后思考讨论,种种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危害如何,我们又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提醒不仅在1至6段中找,其他段落里也有几种错误态度的列举) 附教师参考: 错误 原因 危害 教训 盲目拒绝 闭关主义 自大 固步自封 落后挨打 开放 怯懦 自信 偏激 理智 送去主义 奴性 丧权辱国 自尊 遗祸子孙 负责 全盘接受 送来媚外 流毒无穷 睿智 自尊 复古无知 根据学生的回答

5、展示关键词 难点突破:针对学生回答,联系文中语句适当引导。 1、结合历史事实(鸦片战争等)理解闭关主义的危害。结合具体语句认识几种做法的相同本质。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徘徊不敢走进门”“放一把火烧光” 2、结合语言品析,认识送去主义的本质和危害。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

6、冷炙做奖赏” 3、 结合下列语句,看清送来者和复古主义者的嘴脸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4、在探讨此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留心作者对不同类型错误做法的态度的不同。同时重点品析下列语句,认识鲁迅杂文语言辛辣幽默的特色。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六、若学生回答过程中未涉及,则提醒研读最后一段,先齐读,后讨论,在全文的结语中,我们能获得那些认识? 施行“拿来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不自私”特别提醒制定文化政策和掌握文化发展话语权的人。(可联系国民党政府出台卖国和复古的政策、文坛派系斗争激烈的时代背景) 结语: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来自鲁迅先生,也是来自历史的声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老师真心希望,咱们,作为中国人、当代人,能够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心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向着世界,向着传统大声的说出自己的主张:拿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