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71478608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X 页数:411 大小:8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11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11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11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11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古诗三首教学导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4.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5.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6.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交流: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

2、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形象感知美)。2.配乐诗朗诵绝句:(1)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2)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3)学生自愿举手发言。(4)小结导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绝句。(板书课题)3. 谈话过渡: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春天的景色。快让我们来学习古诗,看诗人是怎样歌颂赞美春天的。二、自主读文,初读感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

3、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 杜甫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这里有,你们谁愿意到前面来点击课件,向大家介绍杜甫呀?(请一个学生到前面点击课件: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保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首。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自己再读读。3.读词语:这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课件出示:迟日 泥融 沙暖 鸳鸯(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图片。喜欢吗?觉得怎么样?那咱们再读读。看图后再读“鸳鸯”,注意指导读准音调。)4.这些字词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5.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

4、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1)指名朗读。(2)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自由练习朗读。三、细读感悟,深入探究。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3.课件出示词语注释,引导学生对照理解。(1)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2)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3)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4.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前两句诗描

5、绘的画面,自由发言。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了师范读)。(请你也高声赞美吧!自由读、评读)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2)“融”什么意思?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

6、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5.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想象后两句诗展示的画面,自由发言。6.课件出示译文,学生朗读。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教师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迟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诗的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应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7.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1.看拼音,写词语,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写词语的意思。ch r( )江山丽,春风花草香。n rng( )飞燕子,yun yng沙暖睡( )。(1) (2)

7、(3) 2. 诗的前两句选用哪些景物描画春天的美景? 3.写出自己喜欢的两句诗的,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1)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2)指名学生背诵。(3)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4)集体背诵古诗。五、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1) “燕”字, “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口”左右两边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通过这样的加工,学生很快记住,也不容易写错。)(2)“融、鸳、鸯” 这类字笔画繁多,层层累积,字形较大。书写时笔画要轻细,注意笔画间的争占容让,避密就疏,做到左紧右松,

8、上紧下松,内紧外松,使其密而不挤,大而不散。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六、课外延伸,注重积累。1.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2.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3.拓展阅读: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南春 (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1.讲故事。 苏轼和惠崇都是宋代的名人。惠崇能诗善画,是宋初九个有名的僧人之一。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擅长绘画和书法。他们两人志同道合,常常在一起交流切磋。(板书:惠崇、苏轼、宋)(指导识字:惠 崇) 有一天,苏轼去惠崇住处,看见门开着就走了进去。这时惠崇正在专心致志地作画。苏轼悄悄地站在背后观看。只见惠崇只用寥寥数笔就在宣纸上画出了翠绿的竹子,粉红的桃花,茂盛的蒌蒿,新生的芦笋,还有几只在水中嬉戏的鸭子。 “妙!妙!真是好画呀!”苏轼不由得称赞道。 惠崇转身一看,发现苏轼站在身后,就指着刚刚完成的画作,谦虚地说:“你若能再题

10、一首诗,就更好了。”苏轼稍加思索,就提笔在画的空白处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看罢,拍手说道:“妙!妙!真是好诗呀!” 就这样,好画配好诗,好诗写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为一段佳话。2.导入。 惠崇画的这幅画名叫春江晚景,苏轼的这首诗是题在这幅画上的,所以就以“惠崇春江晚景”命名了。(板书:春江晚景)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幻灯片打出全诗)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通顺。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对照拼音把字音读准确。2汇报读。要求:声音洪亮、读正确。3识字教学。(1)(幻灯片出示)蒌蒿 河豚 (2)猜字义,小结识字方法。4理解词语。(1)

11、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2)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3)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江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典故。(4)上:指逆江而上。5.指导读出节奏。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6.配乐朗诵。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读百遍其义也自见。)1.看拼音,写词语,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写词语的意思。hu chng()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lu ho l y()满

12、地()短,h tn正是()欲上时。(1) (2) (3) (4) 三、再读古诗,探究诗意。1. 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看注释、问同学、问老师)我们能从诗的那一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2.诗中都写了哪些春景呢?一共七处,请全部找出来。(1)全班交流,找到景物: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2)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如:翠绿的竹子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一片竹林、粉红的桃花、三两枝桃花、微波荡漾的春水、成群的鸭子、戏水的鸭子、茂盛的蒌蒿、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新生的芦芽、逆流而上的河豚。3.低吟古诗,想象诗中的美

13、景,在朗读中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我们已经从苏轼的诗中体会到了春天的美景,若能把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拿出来,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呀!可惜,宋代距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此画早已失传。后人只能根据苏轼的诗歌,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想象画出来了。我们现在也只能借用课本中的插图了。(出示插图)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美吗?美丽的画,配上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4.图文对照、欣赏。哪些是实景?(前三句是实景。)哪些是诗人的想象?(最后句为想象。)体会:诗歌因为图画而生动形象,图画也因诗歌流传至今。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读惠崇春江晚景,完成填空练习。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句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 )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 )、( )、( )、( )、( ),动的景物有( )、( ),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 )来了,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四、归纳学法。今天,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学生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课件展示学法:1初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