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体育教学设计全册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1478471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体育教学设计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体育教学设计全册(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 学 进 度 表周次课次项目教材内容周次课次项目教材内容一1理论体育课应注意事项十28健美操少年健美操32田径障碍跑129田径耐久跑3田径障碍跑230素质素质训练二4排球双手正面垫球1十一31健美操少年健美操45排球双手正面垫球232理论篮球运动6排球双手正面垫球3、身体素质练习33篮球篮球单手肩上投篮1三7田径蹲踞式跳远1十二34篮球单手肩上投篮28田径蹲踞式跳远235篮球单手肩上投篮39田径蹲踞式跳远336田径耐久跑测试四10田径考核十三37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111体操头手倒立(男)、肩肘倒立(女)138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212体操头手倒立(男)、肩肘倒立(女)239自选自选项

2、目五13体操头手倒立(男)、肩肘倒立(女)向前滚翻成蹲立1十四40自选自选项目14体操头手倒立(男)、肩肘倒立(女)向前滚翻成蹲立241素质素质练习115体操头手倒立(男)、肩肘倒立(女)向前滚翻成蹲立342素质素质练习2六16体操考核十五43素质素质练习317田径侧向垫布推铅球144素质素质练习418田径侧向垫布推铅球245素质素质练习5七19足球脚内侧踢、接球十六46田径立定跳远测试20理论揭开科学锻炼的奥秘47田径耐久跑测试21足球正脚背踢球48理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八22田径侧向垫步推铅球复习十七492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复习5024田径侧向垫步推铅球复习51九25田径铅球测试十八52

3、26健美操少年健美操15327健美操少年健美操254体 育 课 教 案课次第1课教学内容1、 体育课的重要性2、体育课应注意事项教学任务1、 通过体育运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2、通过介绍体育课应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一、体育锻炼概念: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二、体育锻炼的作用:(一)在生理上: 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

4、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2. 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3.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4.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5.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二)在心理上: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4.体育锻

5、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5.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少年是人一生中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时你会惊异的发现,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并明显的感到,我长大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要在体育运动中茁壮成长、在运动中保持健美。三、体育课应注意事项(一)、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跳箱、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

6、有一定的讲究。(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4)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二)、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

7、区别。(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2)跳远时,必须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4

8、)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做好保护与帮助。(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做好体育课安全工作的十点措施1、 要牢牢树立安全观,体

9、育课前先要想好本节课的安全措施。2、 要仔细检查上课要使用的器械,是否有安全隐患,及时更换调整器材。3、 要求学生上课的穿着要合体,合身的服装才能便于运动,拖拖拉拉运动受影响。4、 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易受伤的关节、部位要充分活动开,预防伤害发生。5、 教师要认真做好示范动作,使学生建立稳定的动作表象,同时要规定动作方法,以防学生因错误动作而带来伤害。6、 体育课上安排练习要有层次,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动作要求。7、 体育课上要严肃纪律性,教学活动紧然有序, 教学活动无序存在安全隐患。8、 体育课上要加强保护与帮助,特别是分腿腾越、支撑跳跃等课,以防学生胆大、好胜出危险。9、 体育课

10、上要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10、 体育课上要特别注意课后段,如果麻痹大意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第 2次课 教材1、障碍跑1; 2、接力游戏。教学目标1、 学生知道跨跃垂直和一定宽度的障碍物跑的基本方法。2、 80%以上的学生能在跳动中用“踏上式”越过低高度的垂直障碍物,用“跨步式”跨过一定高度的水平障碍。3、 学生在练习中能不怕脏、不怕累,练习积极认真,能遵守纪律,注意安全。4、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 师 活 动时间学 生 活 动练习次数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

11、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二、队列队形1、 在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学生人数及服装。2、“同学们好!”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5、 安排见习生。教师讲解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并口令指挥。1、 稍息、立正、看齐、报数等。2、 二列横队四列横队还原要求:通过练习,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注意力。2分4全班成二列横队集合。组织如图一 (图一)1、“老师好!2、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等。3、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做力所能及之事。1、学生认真听讲,记住练习的方法和要求。2、根据口令进行集体练习。要求:精神饱满,动作一致。3、 组织如图: O O O O

12、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图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 师 活 动时间学 生 活 动练习次数三准备活动复习中学生广播操教师重申各节操的动作要领和注意点。8练习对形(同图二)学生成体操队形1、 学生认真听讲,牢记广播操的动作要领。2、 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练习。2次基本部分障碍跑接力游戏一、教师讲解障碍跑的方法和技术要领。重点:落地后快速跑进。难点:处理好起跳和摆动腿的动作。二、教师示范技术动作。三、组织学生练习“踏上式”越过垂直障碍与“跨步式”跨过宽度障碍。四、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以及自我保护。五、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加以鼓励。一、教师说明游戏的方法和要求1、 给学生分组(4组)并提要求。2、 鼓励学生认真投入练习。3、 注意安全与自我保护。二、游戏过程单足跳跨过1.2米宽度跳过一定垂直高度钻过栏架快速跑40米208一、练习队形如图 (高30cm)“踏上式”越过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