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1476702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归园田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预设:知识目标: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正确理解诗意。能力目标:欣赏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预设:一、导入 你喜欢哪组图片中的生活,说说你对其中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如果有这样两条人生之路:十年寒窗,金榜题名;不上大学,悠然自得如果有两种角色: 做官,名利双收 ; 做农民,自由自在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选择。选择不同,人生的境界就不同。 屈原选择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赢得了千古美名;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

2、青不择手段获得了金钱与美色,却失去了最可宝贵的生命。普通人的选择可能不关乎国计民生,但至少也关乎到到自己的幸福。选择,不可不慎。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同样的选择,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更跟他的思想有关。二、作者简介 1 陶渊明简介: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 29岁开始入仕,从此,时官时隐,曾做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到他41岁时,在彭泽县担任县令,(五斗米的故事)有一天,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

3、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辞官归田了。(农居生活)这个时期内,陶渊明依靠劳动度日。除了耕田灌园,还织过席子,打过草鞋,卖过蔬菜。由于农田常遭水、旱、虫灾,加上官府逼租催税,陶渊明一家的生活仍极为困苦,有时处于“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的困境。生活尽管困苦,但他固守穷节,不改初衷。有一次,江州刺史檀道济登门拜访。陶渊明已几天揭不开锅,饿得起床也很困难。檀道济劝他再入仕途,陶渊明仍婉言辞谢,并对檀道济派人送来的米和肉,谢绝接受。死时63岁。(过渡)这就是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他

4、为什么会时官时隐呢 他为什么会最终选择归隐呢明确:这跟他的思想有关3)出世与入世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道家思想消极“出世”。避世;柔顺因循;潜隐退守4)我们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于丹在庄子心得中这样说儒家给我们一方坚实大地,道家给我们一片自在天空,人在其中,是以心灵无疆儒家教我们承担了重任,而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用儒家思想处世,用道家思想生活。无悔的选择:归园田居 仔细听 投入读 认真品 深刻悟(一)仔细听:(二)投入读:(三)认真品:三、解题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

5、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明确: “归”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明确: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四、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

6、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2、为何归来?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情感: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3归向何处?明确: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4、归去如何?明确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情感:自由 安逸 喜悦研究 思考 讨论请找出诗中描绘田园景色的几组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先在脑海中构思这样一幅画面,近处:宅院、树木 亲切可即远处:村落、炊烟 给人以悠长

7、的遐思色彩:桃红、柳绿 黄墙 黑瓦 灰烟 环境幽雅美丽声音:狗吠、鸡鸣 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一幅美丽的乡村田野图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个场景。(根据图片提示)几张图片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土地,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听得犬吠鸡鸣。陶渊明身处其中。悠闲自在,自得其乐。那么,你对陶渊明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他,你也会这样选择吗?(四)深刻悟:探究: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选择呢?我不喜欢,因为我不这样认

8、为,我觉得他是对这个国家不负责任,因为仕途黑暗,才需要他那样的人去改变,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他那样的话,腐败不是更严重了吗?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总该有人去尝试吧?若有很多人去试着改变这种局面,那我想改朝换代的事就少了,冤死的人也少了,就像岳飞呀袁崇唤等那样的。再说他就当农民也不是个好农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你看他地里草比粮食多吧!像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他们所具有的勇气让我敬佩并不是像有的人所说他们懦弱软弱隐逸只是为了逃避现实逃避生活,恰恰相反,他们正是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勇气才会选择隐逸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关注陶渊明,是因为他的人生道路,个性人格为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提供了一种区别

9、于大众化的思考的方式,当我们走出自己狭隘的个人空间,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冷眼旁观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我们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有时候需要我们咬紧牙关,快马加鞭;有时候我们得慢下脚步重新整理行装,调整步伐,安顿心情。就像陶渊明一样,改变思想,改变态度。才能改变生活。选择一种自己适合自己的喜欢的生活。我想这就是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启示吧。六、课内拓展如果以下列作文为题,你能联系到陶渊明吗?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忘记与铭记”、“诗意地生活”、“位置与价值”。七、课外拓展风景如画的普罗旺斯(放轻音乐,看故事)这是一个人间仙境 人间胜地 令许多人羡慕也令许多人向往的一个地方。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理想的王国。那么你所喜爱的生活图景是怎么样的呢? 八、练习: 请大家认真思考,描画一幅你所喜爱的生活图景。练习:背诵课文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