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1476543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语文 必修5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江西省南康中学 黄仁福 教学设想归去来兮辞描绘了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自然风光及惬意的田园生活,表达了陶渊明饱经忧患,看透了官场的污浊、黑暗、卑鄙,不与之同流合污,而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情趣和理想。教师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要手段,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领悟作者热爱自然、返朴归真的高尚情趣,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审美境界。 教学目标1、在了解辞赋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的意义。2、体会感悟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独善其身、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3、欣赏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过

2、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陶渊明)那么,关于陶渊明你了解多少呢?在你的印象中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学生自查资料,完成作者档案,教师作简要归纳。1、学生填写作者档案: 姓名:陶潜 字:元亮 号:靖节先生 籍贯:浔阳柴桑 朝代:东晋 生卒年:365-427 个人爱好:喝酒、读书、写作、耕田 简历: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务农。29岁开始入仕,从此有

3、3个年头,时官时隐,做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 著作:长于诗文辞赋。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是咏怀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有陶渊明集。2、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

4、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三、整体感知,自主阅读让学生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自主阅读课文,完成思考题。1、一读正字音。 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轻飏(yng) 熹(x)微 眄(min)庭柯 流憩(q)出岫(xi) 西畴(chu) 窈窕(yo tio) 遑遑(hung)欲何之) 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六字句以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

5、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三读感悟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 读出语速快、中、慢; 思考题: (1)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什么?(来自骈文的运用) (2)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第二段三韵。I/UI韵:衣、微。UN韵:奔、门、存、樽。AN韵:颜、安、关、观、还、桓。第三段一韵,OU韵:游、求、忧、畴、舟、丘、流、休。第四段除

6、“曷不委以任去留”以上几句外,其余押I韵:之、期、籽、诗、疑。文章多换韵,避免单一。) (3)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4)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 惆怅”“崎岖” ,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 “欣欣”“涓涓”。与荷塘月色对比) 4、四读体验感情美 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可让学生分析探讨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 (第一段的“ 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第二

7、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5、五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点拨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字词句篇到情感意境,循序渐进地理解、感悟、探究作品内涵,提高诵读鉴别的能力。) 四、梳理思路 学生在五读的基础上,试着去理清本文的思路。第1段:归心似箭,自责自悔:辞官。第2段:天伦之乐,自安自乐:归途抵家。第3段:田园之乐,隐居之乐:家园之乐田野之乐劳作之乐出游之乐。第4段:综述情志,乐天安命:如何度过余生。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五、课后要求1、熟读、背诵课文

8、。2、依据注释,试翻译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学生翻译句子。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4)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二、梳理文言字词 1、通假字 例句 通假字 通(本字) 意 义 衡(横) 景(影) . 2、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词类 解释 携幼入室 幼 形容词作名词 幼儿、儿童 眄庭柯以怡颜 怡 使动 使愉快 园日涉以成趣 日 名词作状语 每天 策扶老以流憩 策 名词作动词 拄着 时矫首而遐观 时 名词作状语 有时 悦亲戚之情话 悦 意动 以为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 乐 意动 以为乐 乐琴书

9、以消忧 琴、书 名词作动词 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 棹 名词作动词 划 善万物之得时 善 形容词意动 以为善 3、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 义 今 义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内亲外戚 悦亲戚之情话 情话 知心话 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农事 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幽深曲折的样子 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4、一词多义: 多义词 例 句 出处 解 释 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行走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出师表 实行、做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将要 琵琶行 古诗一种体裁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 (hng)行列 引 引而不发 成语 开弓、拉弓 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

10、端起 李凭箜篌引 诗题 乐府诗体名 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 驾、乘车 乘虚而入 成语 利用、凭借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 顺着 约车骑百余乘 信陵君窃符救赵 (shng)辆 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过秦论 竹制的马鞭 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 拄着 退而论书策 权书 写字用的竹简 5、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胡、奚、焉、曷、何 6、判断下面四句话的句式特征。 A、寓形宇内复几时? (省略句,“宇内”前省略介词“于”) B、将有事于西畴。 (介宾结构后置) C、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D、既自以心为形役 (为,表被动) 7、归纳“

11、之、以、兮、而、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 之 词性 例句 释义 代词 纵江东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他们,代江东父老 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 之子于归 这、此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这样的人,这类人 结构助词 悦亲戚之情话 定语中心词之间,的 感吾生之行休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何陋之有 宾语提前标志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 中心词与补语间,得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标志 音节助词 怅恨久之 无实义 以 词性 例 句 释 义 介词 既自以心为形役 让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用 王语暴以好乐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余船以次俱进 按照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带着 连词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同

12、“而” ,表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 同 “而” ,表并列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 中丞匿溷潘以免 才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 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啊”或“呀”,如“归去来兮”、“大风起兮云飞扬”。 而 词性 例 句 释 义 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通“尔”,你的 连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表假设,如果 门虽设而常关 表转析 觉今是而昨非 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 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 表承接 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如“归去来兮”。 8、成语:欣欣向荣 9、省略句僮仆欢迎,稚子侯(于)门。 10、倒装句复驾言兮焉求(“焉”是“求”的宾语)农

13、人告余以春及(“以春及”,介宾短语后置)胡为乎遑遑欲可之?(“胡为”,应为“为胡”,“何之”,应为“之何”)乐夫天命复奚疑!(“奚疑”,应为“疑奚”)三、 课堂练习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13题。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曾不吝情去留 (4)环堵萧然 (5)箪瓢屡空,晏如也 (6)颇示己志 (7)兹若人之俦乎2、分析下列复句间的关系,选出关系相同的项() A好读书,不求甚解 B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D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参考答案: 1、(1)何许:什么地方(2)造:前往,到期:希望 (3)曾:从来(4)萧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