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1473520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故都的秋一 导语: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高歌;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这种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二 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

2、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3、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三 分析课文1 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即文眼2 既然是写故都的秋,那就必然会写秋天的景色。那课文中那些段落是写景的? 回答 311段是写景3 请学生集体朗诵311自然段, 思考:作者写

4、了秋天的那些画面?秋院、秋槐、秋蝉、秋凉、秋果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秋色:“牵牛花”作者最喜爱的是蓝色, “槐树的落蕊”它的花白里透黄,与文中描写的其他色彩格调一致。芦花、槐蕊是灰白色,碧空、蓝朵、青布是青蓝色,柳影、夜月是暗黑色,所以说故都的秋是融灰白蓝黑等多种冷色调于一体。面对这么多冷色调,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很冷清,很孤独。秋声:虫唱、钟声、蝉声、雨声、人声。“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了”,这里的“息列索落”应是风雨交加的声音,我们听到明写的雨声,还应辨出暗中的风声。“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这句,耳旁就回荡着那细微的刷刷声,所以帚声也是秋声的一种。这么多声响交

5、迭一起,“故都”究竟是闹还是静?是静。试想,在那无际的秋空下,连小虫、扫帚这些细微之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之静吗?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其实这就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以动衬静、以喧闹衬静的艺术手法。由此看来,看秋色、闻秋声,故都的秋带给人的是清、静!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你处在如此寂静的秋空之下,你会有什么感受? 答:孤独、痛苦。 越静,越感孤独。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又置身于孤寂的秋空之下,那么心里将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答:悲凉。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不过,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闹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答

6、: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 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 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 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板书: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3)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

7、追求。而这又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的体现。“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赞美、眷恋故都之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作者通过“清”、“静”、“悲凉”这共同点来处理,景是故都固有的自然景象,情是作者的内心世界,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在这部分的最后,作者再次通过文学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话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四 读文章开头两段板书 感受:清静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总起

8、 向往:饱尝、秋味 特点: 慢 润 淡江南之秋 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对比、衬托) 五 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主体 喻体 相似点南国之秋 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淡) (稀)(柔) (短) 味北国之秋 白干、馍馍、大蟹、骆驼 (烈)(厚) (刚)(长)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更突出北国秋的特点,也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板书: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总括(呼应、对比)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