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472256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剧白毛女,动画片半夜鸡叫,风靡全国的牌类游戏“斗地主”,地主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 土地私有制,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本课知识结构,一、废井田,开阡陌,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问题 1: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一、废井田,开阡陌,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井田制,问题 2:什么是井田制?,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废井田,开阡陌,1、原始社会,

2、2、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 以后,-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为主,一、废井田,开阡陌,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后,-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为主,春秋-井田制 崩溃,问题 3:崩溃的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一、废井田,开阡陌,战国-土地私有制 逐步确立,各国的税制改革: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鲁国 “初税亩” 秦国“商鞅变法” 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作用: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 加速井田制的瓦解,一、废井田,开阡陌,3、春秋战国后,-土地私有制为主,土地私有制确立(取代井田制)的步骤,第一步:春秋时期,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

3、土地。 第二步:各诸侯国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 第三步:战国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生产力水平提高,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1、土地制度的形式,2、土地兼并,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主要),自耕农土地私有,同时并存,三者可相互转化,1、土地制度的形式,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买卖,导致:土地兼并,土地集中,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2、土地兼并,问题 2:地主的土地是怎么来的?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现象出现?,(1)地主土地私有制,(2)来源,公田转

4、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买卖,(3)土地兼并,土地集中,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2、土地兼并,(1)来源,问题 2:在占主体地位的私有形式中哪一种占支配地位?它的来源有哪些?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现象出现?,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2、土地兼并,(1)来源,(2)发展概况,汉代:土地兼并 严重,宋代:,“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更激烈,明清:,日益普遍,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2、土地兼并,(3)危害,(4)抑制措施,农民失去土地 国家赋税收入减少,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威胁中央,社会动荡不安,均田、限田,北魏 均田令 隋唐:均田制,基本精神只准使用,不准买卖,今

5、天中国人对地产的追求依然狂热,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 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发展历程:,(2)、租佃关系的发展历程,战国 ,产生,比较普遍,更加普遍,普及全国,汉代:土地兼并 严重 田庄经济,汉代 ,宋代 ,明清,宋代:“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土 地兼并更激烈,明清:日益普遍,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4)评价,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稳步发展 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优点:,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4)评价,佃农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缺点:,井田制 (商周时期),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均田制,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抑 制,人身控制减弱,促 进,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