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技术进步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1472043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技术进步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技术进步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技术进步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技术进步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技术进步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技术进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课件第七章 技术进步(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技术进步,第一节 技术进步概述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革 第四节 技术选择、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 第五节 技术差距与技术转移,第一节 技术进步概述,I,I,O,劳动,资本,图7-1 技术进步,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用图形表示,技术进步是指等产量曲线的内移。(I I) 广义的技术进步 凡是影响生产函数、经济增长中不能用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来解释的任何其他因素,均属于技术进步的范围 着重分析由知识和技术因素引起的生产函数的变动。,经济学意义上,任何技术进步都具有商业应用价

2、值,都表现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促成技术进步的初始动因却不一定与商业应用价值和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 自发的技术进步,指人类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探寻精神而得到的技术成果; 引致的技术进步,指为追逐经济上的利益而进行的技术发明。 引致的技术发明往往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自发的技术成果则不一定。,引致技术进步发展的因素,需求因素。一项技术能否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将取决于需求的强度,故热门产品和新兴行业往往是技术投资的重点对象。 供给因素。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及其中间投入原料价格的变动,是引致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个社会的技术进步能否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既取决于技术进步的动因,更决定于是否存

3、在着广泛的企业家精神。,二、技术进步的类型,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影响程度的不同: 劳动节约型或资本使用型、资本节约型或劳动使用型和中性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 希克斯分类、哈罗德分类和索洛分类。 要素比例标准 设只有资本、劳动两种投入要素,且其价格比率不变。 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上升、下降或不变,则该技术进步分别称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中性型。,资本,劳动,L1 L,O,K K1,A,B,C,E,I,Ia,Ib,Ic,图7-2 技术进步的类型(要素比例标准),边际产品比例标准,设资本-劳动比不变,技术进步导致资本边际产品的增加相对地大于、小于或等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变动,则

4、该技术进步分别称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或中性型。 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的边际产品等于要素的价格,边际产品的比例变动即为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动。技术进步分类可用要素价格比例曲线斜率的变化来表示。,资本,劳动,O,E,I,Ia,Ib,Ic,图7-3 技术进步的类型(边际产品比例标准),三、技术进步的过程,研究与开发,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技术创新,是发明在生产上的应用,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技术创新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在研究与开发阶段,技术与经济仍处于分离状态;在技术扩散阶段,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业已完成

5、,正式技术创新实现了从技术到经济的质的飞跃。,技术扩散,指新的技术和知识通过一定的渠道向潜在的采用者转移,并在生产中取得广泛英语的过程。 技术扩散,从转让方看,是技术转让;从采用方看,是技术引进和创新模仿。 技术扩散是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与开发产生了新技术和知识,技术创新则将这种新技术和知识首次应用于生产,完成了技术和经济的结合,实现了技术进步过程中质的飞跃。然而质的突破只有经过量的进一步扩张才能显示出其经济意义,而这种量的扩张是在技术扩散中实现的,而且其中仍然会包含着新的部分质变,即在技术扩散过程中包含着为适应各种具体条件而进行的技术创新。,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

6、长,经济增长的两个根本途径: 一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粗放型或外延型增长) 二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集约型或内涵型增长),一、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给定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经济体的人均资本积累和人均产出将趋于长期均衡点,而一旦达到长期均衡点,更进一步的资本积累就会停止,因而人均收入增长也会停止,经济停止增长。 若提高储蓄率,虽然能使长期均衡收入提高,并且在经济体迈向新的长期均衡点的运行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增加;然而,一旦达到新的均衡点,增长又会停止下来,要想再提高经济增城速度,除非更进一步提高储蓄率。 储蓄率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仅

7、仅依靠资本投入而无技术进步,不可能维持长期的经济增长。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受资源稀缺的约束而停滞下来,而且市场竞争也必将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地失去活力。,没有技术进步的世界,是一个收益递减的世界。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时,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总产出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资本的平均效率即资本的生产率(Y/K)递减。 在规模收益递减时,在劳动、土地和技术知识等不变的绝对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的投资最终会用完所有的投资机会,之后的投资将不会再增加经济产出的总量,因而经济增长将会停止。 当今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被归因于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新古典主义

8、理论的观点,r r3 r2 r1 O,K1 K2 K3 K,MEC3,MEC2,MEC1,MEC*,二、技术进步贡献的衡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通过生产率来衡量。 生产率是指产出与投入要素之比或投入要素的单位产出,通常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等,又被称为单要素生产率。 单要素生产率衡量指标的主要缺陷在于,既包含了非技术进步的因素,也包含了重复计算的过程: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依赖于资本的数量,资本生产率的高低又要依赖于劳动要素的数量等。,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即总产出量与全部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投入量之比。其计算以生产函数理论为基础。 不含技术因子

9、的C-D函数 P141 含有技术因子的C-D函数 P142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余值增长,它表明,如果扣除单纯的资本与劳动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国的经济是否还有一个额外的增长率:如果没有,该国的经济增长属于要素投入型;如果有并且还很多,该国的经济增长属于技术增长型。,三、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结论: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三类,即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 表7-1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P143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相对地分为两类:一类属于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的经济增长型;另一类属于高

10、投入、低效率、低产出的经济增长型。 第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变动关系。,贡献份额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与总产出的增长值之比,或投入要素导致的产出增长与总产出的增长率之比。 贡献份额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存在显著差异 表7-2 增长因素的贡献份额 P144 一般来说,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或工艺上的变动,劳动力和资本素质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改善,以及规模经济等。 各种因素对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概括起来看,教育和经济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为重要。,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革,一、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结构是一个经济时代区别

11、于其他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它表征着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资源在各个产业中的合理配置,是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的主导地位是依次转移的。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演进,是由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导转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导的过程,是实现经济工业化的过程,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由以第二次产业为主导转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导的过程,在本质上则是实现经济知识化、信息化的过程,是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技术进步是推动和实现产业结构变革的主要动力。 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次产业的产品需求收

12、入弹性呈下降趋势,在需求的拉动下,技术创造活动必然转向产品需求收入弹性高的工业部门,并在工业技术进步中实现投入、产出结构的变迁。 或者在缺乏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因而农业生产尚不能保证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大幅度地减少对农业的投入,人为地加快第一次产业比重下降的过程,以此推进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由传统的以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重工业化和高度化阶段,进入到知识和技术密集化的新阶段,即实现了工业结构向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转换。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知识和技术作为独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的表露出来。在一些发达国家,这种以知识为基础

13、的经济,即知识经济已经开始代替工业经济。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如教育、通信、信息等产业的发展更为迅速。,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变革的途径,技术进步通过刺激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演进产生诱导力量。 技术进步促使新产业的兴起,改变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通过改变产业间的资本存量比例和增量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变革。 技术进步通过产业间的技术关联,影响产业结构变革。,第四节 技术选择、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进步战略,首先必须进行技术选择和制度创新。 技术选择是依据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依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技术和知识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而有效的技术进步路径; 制度创新则能够为发展中国

14、家的技术进步提供制度前提和动力。,一、技术选择与比较优势,经济学家们通常假设,为生产任一既定的产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每一种组合方式代表着一种特定的生产工艺或技术。 为使产量最大或成本最小,生产者将根据要素的相对价格予以选择。 因此,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根据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或比较优势,选择最优的要素投入比例。,K K O,L L,I,II,Q,Q,C,D,图7-5 技术选择,技术的选择原则就是最优化的生产决策。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经济中,技术的产生和选择将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是寻求产量最大、成本最小的必然结果。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相对充裕,在经济发展中应当趋向于

15、选择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但实际中,上述趋向并不明显,对于同一产品的生产方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看来并无重大的差异。,发展中国家技术偏向的原因,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供选择的要素组合方式越来越少,并且每一技术进步都意味着更为密集的资本投入,它使得原有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变得无利可图。 要素的市场价格并不反映各自的相对稀缺或丰裕。 劳动密集型技术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而初期的资本密集型生产则可用一般熟练的工人代替。发展中国家丰裕的是熟练工人而不是技术工人。 发展中国家缺乏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机器制造业很不发达,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引进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技术和资本品。另外,示范效应和跟进效应也促使发展中国家

16、引进一代又一代西方的先进工艺和产品,发展现代工业部门。,资本密度的本身并不能成为技术选择的标志,一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开发适用技术,因而提出了“适用技术”的概念来总括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问题。 适用技术不等于落后技术。即使是适用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也并不意味着技术水平的落后,它往往需要科学技术更高水平的发展。,二、技术选择与就业,如果经济增长不能提供足够的劳动力需求,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现象就不能从根本上予以消除。若加上经济增长中偏向于较多地使用资本,以机器代替劳力,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现象将更趋恶化,从而引起种种社会经济问题。 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往往需要提高每个劳动的资本装备量,在很多情况下,资本密集型技术也是唯一可行的技术手段。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人为压低资本的价格,以鼓励资本品形成。 如何规定资本的价格应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替代弹性的差异。,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是指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对其价格比例变动的反应程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