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453491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江苏)材料: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经济因素: 洋务企业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2,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

2、:鸦片战争后,不断瓦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2)官办经济:包括洋务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 (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三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官办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3,(2012安徽)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

3、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D,4,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概况,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5,(2012江苏)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 B. C. D.,6,(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

4、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A,7,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概况,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8,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3)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

5、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9,(4)分布结构:“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专制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10,(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明中叶以后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

6、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1.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11,(2011山东)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A.2 B.31 C.72 D.193,12,(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城市。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很落后。 (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看,中国民族资本企业深受外国资本主

7、义和本国专制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1.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13,(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是指导思想。政治近代化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教育近代化开始。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14,(2)初步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是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从政治上

8、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新派领导变法、立宪派领导保路运动、革命派发动革命、中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 (3)曲折发展阶段(1927年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出现却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抗战胜利后,美国独,中国近代化无从谈起。,15,(1)积极: 经济:改变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民主改革和革命准备物质基础; 政治:激发中国

9、人的爱国精神,打击专制; 思想:促进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以及近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2评价中国近代化:,16,(2)消极: 很少顾及到农民利益,所以其前进的过程十分艰难和缓慢,即使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方面,都存在片面性和弊端。如洋务运动过程中只重视军事工业,辛亥革命前后只重视轻工业等,使我国近代化的发展从一开始便出现发展畸形。,17,二、社会生活的变迁,18,二、社会生活的变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提高国民素质,19,(2011江苏)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

10、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乡民收入减少,20,(2011江苏)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 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

11、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21,(2011江苏)材料二: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依据上述材料,指出

12、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对世风日下的感慨,22,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一条主线:一条主线是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 (2)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23,(4)四大表现: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二是社会风

13、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 (5)结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外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专制社会的特点。,2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是物质生活、交通、通讯、大众传媒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学习时可以运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不同的史观,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理解。 (1)从革命史观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是伴随着外国入侵而来的,也破坏了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吸收西方优秀、健康的文明成果,保留优秀

14、的中华民族传统物质生活和文化特色成为重要的话题。,1. 运用多种史观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25,(2)从文明史观看,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的发展都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文明的发展。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都在近代以来不断地走向先进和文明,反映了中国文明的扩展。 社会习俗上,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礼俗;报刊、电影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推动着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和视野的不断开阔。这一切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表明了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近代化。,26,(3)从近代化史观看,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和习俗变迁表明中国近现代生活的逐步近代化。 近代以来服饰从长袍

15、马褂发展到今天的西装、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说明了服装发展以休闲、舒适、保健为主流,表明现代化的潮流。 中国的饮食从传统饮食引进西餐,到今天中西餐相互并存局面,反映出现代化的气息。 中国社会习俗、社交礼仪的变化,深受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也表明人们思想走向近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和飞机、邮政、电报和电话等工业革命的产物,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进程,表明了中国逐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27,(4)从全球化史观看,近现代中国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大大促使近现代中国更快地融入全球,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

16、车、汽车和飞机等新式工具,大大缩短了与世界的距离。 邮政、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发展,大大加强与世界的联系,特别是新时期,中国积极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同世界各国、地区加强经贸文化的交流,逐步融入了世界。,28,(5)从社会史观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统治者上层到平民阶层、从个人到群体,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都发生了变化,逐步接受了近代文明的事物,这是社会的进步。自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人与环境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6)从生态史观看,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促进了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破坏等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