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45029 上传时间:2017-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文化管理模式浅析第 1 页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浅析一、引言企业已存在数百年,现代企业则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20 世纪,企业竞争逐渐达到白热化。到 21 世纪,企业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竞争不光表现为经济实力的较量,还表现为智慧和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具有超强的持久力,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提前控制,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灵魂。本文将对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特点及价值进行阐述,进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述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二、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是 80 年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产物,并被公认为现代企业

2、管理的有效模式。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20 世纪 70 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能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组织行为学家等都从自己的学术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和解读。因此,在实践中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存在诸多的分歧。据统计,目前学术界有关文化的定义有四五百种之多。

3、文化定义的多义性必然导致企业文化概念的多样性。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最广泛使用的、具有权威性的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爱德华沙因(schein)的定义。沙因教授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否认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文化管理模式浅析第 2 页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是把现代企业当作一个综合的文化现象加以研究的科学。企业文化的内容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主要是指

4、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它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竞争、发展与壮大的精神财富。1.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 2.价值观念 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

5、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它表达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内容,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所谓企业精神,主要是指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在美国称之为“企业哲学” ,在日本称之为“社风”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4.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在企业这一特定的社会经济组织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

6、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推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综合。企业道德既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道德原则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人格化了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自然求索社会交往中,所应遵循的旨在调节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他企业企业与他单位企业与竞争对象企业与服务对象以及企业内部各方面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文化管理模式浅析第 3 页 可和接受后具有

7、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 5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三、企业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一)企业文化的特点 1企业文化作用范围主要是在企业共同体内企业文化是在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约束和规范企业内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企业行为为主的亚

8、群文化。作为一种集团文化,它一般不参与约束和影响企业以外的社会成员的思维和行动,但是企业文化中那些作为人类道德意志、价值判断、精神境界、思想修养的永恒的闪光的东西,那些代表和蕴含着精神、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未来的积极因素,也会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变革发生重大影响。2不同那个的社会文化环境场,对企业文化的约束力不同,从而企业文化的新能力和创新可能性空间随背景场不同而有异一般说来,保守、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场较之现代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场,对企业文化受制约程度高,创新活力不足。要突破那些制约企业文化创新的桎梏,为企业文化创新开辟通道。3企业文化是一种追求可见实效、追求直接经济成果的务实文化这种文化强调

9、效益、组织的连续性、积累性,讲究由现在发展到未来,意即不允许断裂、跳跃和把命运单纯地寄托在未来。虽然产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结构完善都必须指向未来,但对企业成长来说,这是必须连续的。许多公司成长连续与超前协调的条件极为苛刻,那些以往成就斐然的公司在新时期的文化浪潮中未能适时调整,结果遭致灭亡。4企业文化是一种投资文化,是一种投入产出变换文化它强调回收,强调承担风险并相应获得报偿。时间、机会、人才、资金、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文化管理模式浅析第 4 页 信息、智慧、物资,等等,一切因素在此都转化为、都换算成投入要素,从而都换算成成本和机会成本,经重新组合变换和社会市场验收,转换成更多的

10、资本,形成更大的生产力。这表明企业文化推崇成就感,推崇那无穷的换算、组合可能和谈判的智力“游戏” ,吸引力众多的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它的形成与建设上来。5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管理是一种集合力,是推动他人、激励他人去协调一致地行动,企业文化共同体的成就是以企业整体成就、企业形象为衡量标准的。(二)企业文化的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纽带和道德纽带,从各个环节调动积极因素,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的价值主要表现在:1企业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力可以转换为经济力。文化力的表现形态为价值

11、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传统、习惯等精神产品,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企业增强竞争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审时度势,引导企业按照经济规律运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落后的企业文化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第二,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成功的经营管理特色,以诚信为本,形成企业的商誉,的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走向繁荣;如果企业失去信誉,就会走向衰落。第三,优秀的企业文化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代表着员工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着员工的共识,具有凝聚力,使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提高效率,最终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第四,优秀的企业文化反映了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形成

12、合力的组织结构,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2企业文化的社会价值企业要服务于社会,具有社会价值。企业文化不仅是对先进的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有所创新,结合企业实际,曾谈了丰富的新内容,甚至可以引领时代潮流,创造新的文化形式,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第一,企业文化是优秀的社会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弘扬。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文化管理模式浅析第 5 页 第二,企业文化是新的社会文化的“生长点” 。企业文化创造的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走在时代的前列,为社会文化的发展 输送新的营养。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征,富有创新精神,对企业员工和社会成员都有熏陶作用和感染力,发挥出社会功能。3企业文

13、化的人文价值企业文化的人文价值表现为尊重人、关心人,为人服务。这种人文价值是通过对人的培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形成的。四、中国企业文化及其管理模式(一)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是基于各种文化系统之上的,它的存在不能够游离在大的文化系统之外,因此企业文化构建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文化的基础格调及基本思想根源,通常称为企业文化基石。中国企业文化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东方乃至全世界,更对中国企业的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传统文化中近代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主要涉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问题。在民族资本主义大众时

14、期,企业广泛应用近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组织机械化的大生产,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些生产行为,反映了处在当时社会中的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现代企业文化中倡导采用先进技术、重视科技人才、走科学发展的经营之路都起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二)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前,受外国资本和封建官僚买办控制的企业中,劳动者处于被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平等,有的只是愤怒和反抗。在旧中国,具有一定代理性的中国企业文化只有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才存在,由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先生于年所倡导的“民生精神”就是一例。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企业文化也如同

15、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的道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因素。所谓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文化管理模式浅析第 6 页 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体现企业的社会主义共性,形成注重国家利益的大集体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如年代出现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和“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 ,就是这种观念和精神的代表。所谓消极的一面,是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强化了“官本位”观念,管理活动行政化,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民主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显得无力。特别是在极“左”思潮的干预下, “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政治挂帅绝对化,严重阻碍了企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监督制度的形成。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开始转变,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建立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本章中所列举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