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课-第三章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和创造性人格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1420798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课-第三章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和创造性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次课-第三章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和创造性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次课-第三章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和创造性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次课-第三章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和创造性人格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次课-第三章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和创造性人格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次课-第三章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和创造性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课-第三章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和创造性人格(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课堂提问,一、创造性活动如何进行分类?,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2,二、创造活动有什么规律性?,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3,三、创造活动有那几个过程?,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4,四、创造活动的新颖性有哪些层次?,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5,第三章 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及创造性人格,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6,创造性主体在创造活动中站非常中要的地位,没有创造性主体就没有创造活动。创造性主体在创造活动中是第一位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章就是对创造性主体进行研究,阐述一般创造性主体共同具有

2、的特征、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人格的测试问题。,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7,第一节 创造性主体的特征,首先:要对创造性主体进行分类; 其次:抽象出创造性主体的一般特征; 最后:揭示创造性主体的社会结构和能力结构。,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8,一、创造性主体的分类,创造性主体分11类: (1)理论创新活动创新主体 (2)政治创新活动创新主体 (3)科学发现活动发现主体 (4)发明创新活动创新主体 (5)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创新主体 (6)管理主体创新活动创新主体 (7)教育创新活动创新主体 (8)文艺审美创新活动创新主体 (9)新闻出版精品创造活动创新主体 (10)体育活动新

3、记录创造活动创新主体 (11)生态创新活动创新主体,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9,二、创造性主体的特征,所谓创造性主体的特征就是指创造性主体区别于非创造主体的内在的特殊规定。 三个基本特征: 1、属人性 2、后天性 3、创造性,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0,三、创造性主体的能力结构,创造性主体的能力结构是指创造性主体的整个能力系统包含那些要素: 1、生理因素:主要是体力,身体状况; 2、知识因素:专业、文化等; 3、创造性人格因素:道德、性格、努力程度; 4、创造力因素: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5、智力因素:,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1,

4、第二节 主体的创造性人格,一、创造性人格的定义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合。,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2,二、创造性人格的作用,1、导向作用 创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个人成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2、内在的动力作用 为人类、为人民做出贡献,牺牲一切的高尚人格,会化成无穷的动力,激励创造主体进行创造活动。,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3,3、长期坚持,最后成功的作用 在科学历史上,有一些重大

5、成果,需要创造者长时间的奋斗,10年甚至更,才可能有结果。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创造性人格,对创造性活动起到了促使最后成功的作用。,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4,三、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素质,1、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2、对祖国、人民和亲友赤诚的爱心 3、善于与他人交流互补、合作的精神 4、善于批评继承、综合创新的精神 5、勇于反思、质疑、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6、敢冒风险的大无谓精神 7、重实验、重实效的求实精神 8、百折不扰,能承受失败和委屈压力、持之以恒的精神 9、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10、 对立思考、敢为人先、敢争第一的开拓精神 11、热爱事业、创一流业绩的敬业精神 12、知难而进,自信自强的精神 13、扶贫助贫、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2019/1/20,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5,第三节 创造性人格的测试,创造学家们编制了各种创造性人格的测试方法。 一、托拉斯测试法 二、尤金、劳德塞测试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