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14038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目 录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第四课时有关 0 运算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位置与方向课题:画方位图课题: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三课时)课题二:乘法分配率课题:简便运算简便运算(二)教学设计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课题:营养午餐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题一: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教案第四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五单元 三角形课题:三角形的特征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分类(第

2、三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一课时)第五单元:图形的拼组(第一课时)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第七单元 统 计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题: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5 页一、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2、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 教学重点、难点:1、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 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三、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 练习本四、 教学过程(一) 创

3、设情境,导入新课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 (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1、 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2、 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二)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 72 人,中午有 44 人离去,又有 85 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下午有多少人?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

4、生共同总结。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 天接待 987 人,照这样计算,6 天预计接待多少人?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 表示 6 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 6 表示 6 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3、 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4、 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三)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1、 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2、 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5、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3、 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课后作业:练习一第 1、2、5 题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 6、7 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 5、6、7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级运算由高到低。2、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教具准备: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媒体演示复习题1586 293421 7286 645658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2、冬天

6、你最喜欢什么运动?二、教学实施1、学习例 3(1)多媒体出示例 3 的挂图(2)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3)师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购买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4)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组内说一说。(5)放开让学生独立解答。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买 3 张成人票,付 100 元,应找回多少钱?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3、较这个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不同?三、达标测评:1、完成教材第 7 页的“

7、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 5 题。四、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一第 6、7 题。板书设计: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算法一:2424242 算法二:242242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新课标第一网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混合运算 P10-12 例 4、例 5。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2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难 重 点:四则运算顺序教 具

8、:挂图教学教程: 一、 复习 24 点游戏,引入新课。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 24 点”游戏,分组竞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 为胜。2、有 24 个苹果,每 6 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二、 学习新课1 出示挂图及例 4(板书后)1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尤其是每 30 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 位游人需几名?90 位游人呢?2 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3 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 2 种解法) 。4 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

9、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 练习 P11 做一做。3 出示例 5。 (板书后)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 (板书后)4 练习 P12 做一做 1、2 题。5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 书例 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 180 位,下午有 270 位,如果每 30 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270

10、30=9(名)18030=6(名)9 6=3(名)2703018030= 9 6=3(名)270 180=90(位) 9030 =3(名) (270 180)30=9030=3(名)答:下午要比上午多派 3 名保洁员。 例5、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1 42+6(12 4)=2 42+612 4=总结四则运算第四课时有关 0 运算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 0 在四则运算的特性2、理解 0 为什么不能做除数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 0 在四面八方则运算中的特性。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进一

11、步对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 0 在运算中的作用。重点难点2、掌握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3、理解 0 为什么不能做除数。4、教具准备口算卡片5、教学过程i. 导入1、 出示口算卡片150+90= 43-0= 52-25=0 +50 = 0135= 012=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 0 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 0 的算法进行归纳。“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 0 或 0 加任何一个数和 0 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 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 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 0 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

12、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如果要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我们以前学习的含有 0 的减法只说了任何数减 0 得任何数,但如果是 0 减任何数还得任何数吗?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行探讨。 ”同时并夸讲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好。2、 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28+57032 112-472ii. 教学实施1、 回忆你知道哪些有关 0 的运算?(1) 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2) 全班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一个数加上 0,还得原数。例 5+0=5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5-5=0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05=00 除以任何数都得 0 05=02、 质疑(1) 老师提出问题

13、:如果用 0 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板书:50= 00=(2) 引发思考(3) 小组交流(4) 举例说明观点观点 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 0,如 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 0 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 5。观点 2:我们来讨论“00” ,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00=0”。也有的同学认为“00=1” (相同数相除,商是 1) 。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 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观点 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 0 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 0 不能作除数。3、 拓展练习(1) 教师让学生先明确

14、题意。(2) 分组探究(3) 交流反馈iii 课堂作业设计计算0+8= 22+170= 0+7+7=08= 56270= 74-74+19=iv. 思维训练巧算330025= 1320500250v.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新 课 标 第 一 网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718 页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能根据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教具:“公园定向运动图”挂图和指南针;每生准备一个量角器、拼图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春节刚过去,在春节期间,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些地方?生:到过姑姑家。生:到过一二三团。生:到过乌苏市。师:像刚才同学们回答,到姑姑家、一二三团、乌苏市等,这些过程就是定向运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挂图。图上画着什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图上有师:从起点到 1 号点,我们应该怎样走?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本领?生:我们必须会看地图、识别方向。师:对,我们必须具备识图的本领,从图上找到每个目的的位置与方向。二、板书课题 位置与方向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挑战一次公园定向越野赛。自己探究:这次探究公园定向越野赛,第一赛段是从起点到 1 号点,那我们如何去找 1 号点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