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39971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专业建设调研报告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效市场经济的蓬勃兴起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各类职业学校约 21 299 所,其中普通中专约 3 234 所,技工学校约 4 395 所,职业高中约8 602 所,成人中专约 5 068 所。普通中专学校在校生平均人数在 1 200 人以上,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在校生平均人数约为 500 人。全国有财经类中职教师 10 万人左右,专业教师中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的分别占 16%和 42%。据估算,全国 5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均开设有会计类专业,已成为一项巨大的财经教育资源。我国现有在职会计人员中,约 57%的人在国

2、有企事业单位和县一级以上的集体企业工作。其人才构成情况见下表:项目 研究生 本科 专科 中专 中专以下 合计人数 3 349 91 789 685 783 1 264 508 2 603 8874 649 316百分比 0. 07% 1. 97% 14. 75% 27. 20% 56. 01% 100%透过上表,不难看出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的国有和集体经济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已成为我国会计队伍中的主体力量。在长期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

3、人才的办学方向。特别是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对中等财经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中等财经人才。2. 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的特色。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在会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专业实习的比重,初步建立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专业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了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3. 坚持实施规范化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与规律。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在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模式、教育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活动,为实行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准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4、。4. 确立了对专业教师实行“双师制”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向。在一部分基础较好的财经中专学校,双师型教师已占到教师队伍的 30%以上,初步形成了一支适应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中坚力量。5. 对学生实行“双证制”和会计基本技能达标的质量考核标准。通过对“财政行指委”成员学校的调查,100%的学校都对学生提出了“双证”考核要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结构需求的新变化,以及国家对会计工作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 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普遍面临着招

5、生难、分配难的困境。近年来的“普高热”使全国许多地方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等专业出现招生难。据统计 1997 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比 1996 年增长了 14%,1998 年比 1997 年又增长了 10%。1998 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 938 万人,远远超过了实施意见所确立的,到 2000 年普通高中在校生数达到 850 万的规划目标。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为 54.91%,离纲要要求的到 2000 年全国平均达到 6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达到 70%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以武汉市为例:1999 年武汉市高校扩招近四成,财经、政法、医药类院校的扩招在 40%以上;城区超过 80%

6、的初中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进入普通高中,普高招生人数比 1998 年增长 21%。受此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持续降温,招生人数比 1998 年下降了 19%。与此同时,财经中职学生就业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不到 50%。毕业生就业受到国家政策、学历层次、专业方向、市场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 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对财经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力度不够,各地、各类职业学校不论条件可否一哄而上办财会,致使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开办过多。行业、企业办学受到削弱,总体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在政府统筹下

7、,由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个人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学校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办学的机制。学校规模效应尚未形成,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办学的综合效益亟待提高。3. 专业设置过窄、过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对会计专业的命名五花八门,缺乏基本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随之而来的是专业适应面狭窄,重复交叉内容过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建设必须体现出“宽基础”、“活模块”的基本特征,现行的专业设置难以体现这些特征。4. 教学内容仍以学科为体系、知识为本位,与生产和生活

8、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陈旧和老化的问题。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职业能力培养特色不突出,与专科教育的区别尚不充分。在学时安排方面,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专业课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安排不尽合理,存在着淡化文化基础课的倾向和实践课比重过小的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潜力,影响了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形成。5. 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教学管理缺乏创新,实施因材施教、适应素质教育缺乏有效的途径。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管理还不能做到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面对当前学生基

9、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学改革缺乏力度。6. 面向 21 世纪,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能力要求的定位尚不是很清楚。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岗位面向和职业层次过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曾经培养了一大批至今仍活跃在经济建设各条战线的专业骨干人才,由此形成了一种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惯性思维方式;二是不能准确把握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结构的要求与现有生源质量下的能力培养方向。7. 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占据主导地位,应用现代职教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进程还非常缓慢。三、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的地位上述问题的存在使许多人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10、是否仍然需要中等会计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中等会计人才?我们认为,如果从我国现有在职财会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分析,从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分析,中等会计人才有其广泛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人才市场定位。(一) 现有在职会计人员的结构分析对我国国有、集体企业的在职会计人员的结构作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多达56.01%的在职会计人员为中专学历以下层次,大部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较低或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这说明,即使要求现有会计人员全部达到中专以上程度,也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广州市,170 000 会计人员中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仅 299 人,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的也不过 9 900 余人,

11、具有初级会计师职称的为 53 700 人(其中助会 29 700 人,会计员 24 000 人) ,其余 100 000 余人不具备任何会计专业技术职称,仅凭会计上岗证从业。项目 1995 1996 1997 1998毕业生数 6 533 7 624 38 708 38 260招生数 38 765 36 766在校生数 45 967 55 826 126 243 125 856注:本表根据中国会计年鉴(1997) 、中国会计年鉴(1998) 、中国会计年鉴(1999) 相关资料整理。虽然近年来会计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其毕业生人数来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问题。199

12、5、1996、1997、1998 年全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统计如上表。上表说明,即使 19951998 年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全部留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也不过 91 125 万人。这对会计人员总体结构产生不了实质性影响。这就是我国会计队伍的现状。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还能说中等会计人才没有存在的必要吗?(二)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中等会计人才的应有地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21 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

13、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会是单一的,大量具有熟练专业实践能力的会计核算员队伍是财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为了准确把握用人单位对中等财会人才的能力要求。课题组各成员学校立足于本地区采取走访和发放问卷表的形式对社会有关单位进行了调查。综合各方面的调查结果,体现出如下趋势:1. 来自互联网的信息显示,未来十年中,社会对专门人才需求量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营销企划人员、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社

14、区服务管理人员、装饰装潢人员和会计人员。可见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仍然位居前列。2. 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中等会计人才则越来越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活动越来越难以把握,另一方面也缘于能够供用人单位挑选的中高级财会人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基本素质却越来越低。这种现状已成为困扰中等财会职业教育人才规格定位的主要因素。它反映出,中职学生没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将难以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3. 从中等会计人才的就业方向看,目前更多地集中于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领域。4.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

15、业毕业生能够大量参与的会计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局限在以熟练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为特征的某些岗位,如企业收银。这类岗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低层化。这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如果丧失了基本技能特色,也就将失去其人才市场号召力。5. 在中职学生动手能力中,计算机操作能力正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三) 中等会计专业人才的市场定位来自广东、浙江、湖北、山东、辽宁等省份的调查资料显示,中等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逐渐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征。1. 进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毕业生将越来越少沿海地带的毕业生就业于国有、集体企业的比例在 50%以下。随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抓大放小”策略的逐步实

16、施,现有中小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将采用出售、租赁和参股等形式转为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小型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业务相对简单,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对会计人才规格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为中等会计人才的渗透提供了极好的机会。2. 进入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我国加入 WTO 后,大量国外资本将涌入我国,国内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将会出现一个大的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其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相比而言,外资企业更注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相应能力的考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标准。这就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中的一部分人提供了竞争的机会。位于各中心城市的学校,这一趋势更为明显。3. 农村经济理财将会出现较大需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 85 947 万人,占总人口的 70.96(中国统计年鉴1996 年)。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说到底要归功于解决了农民的生活和富裕问题。1995 年初到 1999 年末,我国乡镇企业以平均每年 14%的速度增长。近年,国家又进一步提出农业产业化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