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 第二部分 第六章蕨类植物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394519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物学- 第二部分 第六章蕨类植物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植物生物学- 第二部分 第六章蕨类植物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植物生物学- 第二部分 第六章蕨类植物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植物生物学- 第二部分 第六章蕨类植物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植物生物学- 第二部分 第六章蕨类植物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物学- 第二部分 第六章蕨类植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物学- 第二部分 第六章蕨类植物(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地 衣,一、 主要特征 二、 分类与分布 三、 主要代表类群,一、 主要特征,1 地衣的形态 地衣的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壳状地衣,壳状地衣:地衣体是彩色深浅多样的壳状物。与基质(石头、树干或地皮)连接的紧密,难以剥离。,茶渍衣属(Lecanora),文字衣属(Graphis),叶状地衣,叶状地衣:地衣体扁平似叶片,以假根固于基质上, 易于采下。,地卷衣属(Peltigera),脐衣属(Umbilicaria ),枝状地衣,枝状地衣:地衣体直立或下垂,多分枝, 仅基部附着在基质上,石蕊属(Cladonia),松萝属(Usnea),2 地衣的构造,地衣是多

2、年生植物,是由1种真菌和1种藻组合的复合有机体; 地衣的构造,可分为:上皮层、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均由致密交织的菌丝构成。藻胞层是在上皮层之下由藻类细胞聚集成1层。 髓层介于藻胞层和下皮层之间,由一些疏松的菌丝和藻细胞构成,这样的构造称“异层地衣”。 地衣的各种彩色,主要是上皮层内部含有大量的橙色、黄色或其他色素而形成的。,地衣的构造,同层地衣:藻菌分布在同一层。 异层地衣:藻菌分布在不同层。 叶状地衣一般为异层地衣,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也有异层地衣。,3 地衣的繁殖,地衣的繁殖包括: 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地衣的繁殖,营养繁殖 是最普通的繁殖形式,主要是地衣体的断裂。粉芽

3、、珊瑚芽和碎裂片等,都是用于繁殖的构造。,地衣的繁殖,有性生殖 为地衣体中的子囊菌和担子菌进行的,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前者称子囊菌地衣,占地衣种类的绝大部分;后者为担子菌地衣,为数很少。子囊菌地衣大部分为盘菌类和核菌类。盘菌类在地衣体中有性生殖产生子囊盘。子囊盘裸露在地衣的表面并突出,称裸子器。子囊孢子放出后,落于藻细胞上,便萌发为菌丝,形成新的地衣体。如子囊孢子落到没有藻细胞和无养料的基质上,也能萌发为菌丝,但不久即死亡。,二、分类与分布,1 分布 地衣生长在峭壁、岩石、树皮上或沙漠上。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极、北极,常形成广阔的地衣群落。 组成地衣体的藻类主要为绿藻和蓝藻中的20几个属的种

4、类。,2 分类 地衣门全世界有500余属,25000余种,通常分为3纲: 子囊衣纲(Ascolichens),本纲地衣的数量占地衣 总数量的99%; 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 半知衣纲或不完全衣纲(Deuterotichens),三、主要代表类群,生长于峭壁和岩石上的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为以后高等植物分布创造了条件,因此,认为地衣是植物分布的先导。,地衣体中含有淀粉和糖类,多种地衣可供食用,如石耳、石蕊、冰岛衣等。 在北极和高山苔原带,分布着面积数十里至数百里的地衣群落,为鹿等动物的主要饲料。北欧一

5、些国家用地衣提取淀粉、蔗糖、葡萄糖和酒精。,药用地衣:主要有松萝、石蕊属等。 香料地衣:扁支属、树花属、梅衣属、肺衣属中的地衣中提取的某些芳香料可用作配制化装品、香水和香皂原料。,松萝,松萝,地衣体丛枝状,直立、半直立至悬垂。 药用:用于疗痰、治疟、催吐和利尿。,松萝(Usnea longissima),松萝,除可作药用外,还是金丝猴的主食。金丝猴、松萝与冷杉三者构成一个互利互约的稳固生态系统。,松萝(Usnea longissima),金丝猴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上一共有四种金丝猴,它们分别是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以及越南金丝猴。主要生活在云贵川三省的这三种金丝猴又是我国特有的。均

6、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石蕊属(Cladonia ),药用:石蕊可以生津、润咽、解热、化痰。 石蕊属在医药和化学试剂方面有重要价值。其中有些种类可以提取石蕊试剂。,天然染料地衣:石蕊属在医药和化学试剂方面有重要价值。 指示和监测环境的地衣:地衣生长缓慢,对空气中某些成份的变化非常敏感,尤其对SO2中氟化物、过氧化物和臭氧等的浓度变化敏感。适合作为对环境状况进行长期变化分析的指示生物。,科学未解之谜,为什么地衣能在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中生存? 欧洲航天局“光子M2”实验卫星在2005年5月31日发射升空进入近地轨道,共搭载两种地衣样品,它们在太空中“旅行”了14.6天后返回地面。当“光子M2”实验卫

7、星达到所需高度时,打开“生物舱”表面舱盖以便使放在舱内的地衣样品经受像真空一般开放太空的作用,太空中温度变化大,太阳紫外线和宇宙辐射很强烈。在完成飞行任务之后,“生物舱”舱盖重新关闭,以保护地衣免受返回时稠密大气层的作用,着陆后“生物舱”被运往设在荷兰诺尔德维克欧洲航天局研究中心。 据欧洲航天局官方网站报道,实验结果表明,地衣能够抵御开放太空的全部负面因素,特别是能够耐受开放太空中紫外线辐射水平。正是这一实验打开了未来研究行星际运送活生物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还证实,地衣可以在火星表面上存活下来。地衣的这种特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第五章 苔 藓,一、苔藓植物一般特征,小型非维管高等植物 有类似

8、茎、叶的分化 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具不育壁层 受精卵发育为胚 生活史中具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 大多生活在阴湿陆地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配子体 小型、绿色、单倍体 叶状体:有背腹之分,有或无组织分化,具单细胞假根 茎叶体:有类似茎、叶的分化,单或多细胞假根,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 孢蒴:生蒴柄顶端,结构复杂,产生孢子 蒴柄: 基足:伸入配子体组织内,吸收养料,苔藓配子体及孢子体,苔藓孢子体,苔藓孢子体孢蒴,苔藓孢子体孢蒴蒴帽,二、生殖器官与繁殖,多细胞结构,具多个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壁层 精子器:棒状或球形;精子长形弯曲,具2条鞭毛 颈卵器:瓶状

9、,由细长颈部和膨大腹部组成,钱苔颈卵器,钱苔精子器,藓类精子器,藓类颈卵器,有性生殖和胚的形成,卵式生殖:受精时精子需在有水的条件下游至颈卵器,从颈沟进入,与腹部卵融合 受精卵首先发育成胚孢子体,生活史,孢子减数分裂,配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 孢子萌发产生绿色的丝状体原丝体配子体,地钱生活史,真藓生活史,三、分布与生境,23000种左右,遍布世界各地 多陆生,极少水生 多生阴湿环境,树干、树叶,有些生裸露岩面 南极大陆非常繁茂 对SO2敏感,可作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四、苔藓植物三纲的主要特征比较,项 目 苔 纲 角 苔 纲 藓 纲,配 子 体,形态 假根 中肋 叶绿体数 蛋白核,叶状体或茎叶体

10、,叶2或3列,有背腹之分,两侧对称,叶状体,茎叶体,叶多螺旋 排列,辐射对称,单细胞 单细胞 多细胞,单列,具分枝,多数 少,1至数个 多数,无 无 绝大多数叶具中肋,无 有 无,不发达,1原丝体生1配子体 同苔纲 发达,1原丝体生多配子体,原 丝 体,孢 子 体,组成 蒴柄 孢蒴裂式 孢蒴中轴 蒴盖 蒴齿 环带 弹丝,孢蒴、蒴柄、基足 孢蒴、基足 孢蒴、蒴柄、基足,在孢蒴成熟之后伸长 无 在孢蒴成熟之前伸长,多为纵裂 自上而下二瓣裂 多为盖裂,无 具纤细中轴 多具中轴,无 无 有 无 无 有 无 无 有,有 具假弹丝 无,1 苔纲(Hepaticopsida,Hepaticae)的代表种类,

11、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群体,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群体,地钱配子体的背腹面,地钱配子体剖面观,具生殖托的地钱雌雄配子体,地钱雄生殖托雌纵剖面,地钱精子器,地钱雌生殖托纵剖面,地钱颈卵器,地钱成熟孢子体,孢蒴切面局部,地钱胞芽,毛地钱的成熟孢子体,蛇苔雄配子体,光萼苔的配子体,2 角苔纲(Anthocerotopsida,Anthocerotae)的代表种类,角苔(Anthoceros punctatum),3 藓纲(Bryopsida,Musci)的代表种类,葫芦藓(F

12、unaria hygrometrica Hdew.),葫芦藓雌雄枝,葫芦藓雄枝顶端压片,葫芦藓雌枝顶端压片,葫芦藓成熟孢子体孢蒴,葫芦藓孢蒴蒴齿,葫芦藓孢子萌发形成的,原丝体、芽体及假根,藓纲其它代表,镰叶泥炭藓,大 金 发 藓,波叶提灯藓,珠 藓,大叶藓,万 年 藓,悬藓,五、苔藓植物的起源,起源于绿藻:依据苔藓植物的叶绿体和绿藻的载色体相似,具有相同的叶绿素和叶黄素;角苔具有蛋白核,储藏物为淀粉;孢子萌发经原丝体阶段,代表植物的原丝体类似丝藻;生殖时产生双鞭毛精子,精卵结合产生合子。 起源于裸蕨:依据裸蕨中角蕨属(Hornen)和莱尼蕨属(Rhynia)无真正的叶与根,只有茎生假根;角苔属

13、具有类似输导组织的厚壁细胞,蕨类植物也有输导组织退化的现象;主张配子体占优势的苔藓植物是由孢子体占优势的蕨类植物演变而来的,是孢子体逐渐退化,配子体进一步复杂化的结果。证据是裸蕨出现于志留纪,苔藓植物发现于中泥盆纪,从地质年代上看,苔藓植物比蕨类植物晚出现数千万年。它是植物演化中的一个盲枝。,六、经济意义,自然界中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 具有很大的吸水和适湿特性,对防止水土流失和对植物群落的初生演替具很重要的意义 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常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 近年在日本的寺庙或庭院栽种苔藓构成翠绿的苔地(moss carpet)或结合造园技术,配以假山、砖石,构成苔园(moss garden)供观赏已极为流行 另外,在医药和园艺等领域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