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精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39369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精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第一节 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一、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的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

2、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二)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对认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再者,情绪与意志也密切相关。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三)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变动不已,也不像心理

3、特征那样稳固持久。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人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四)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将人的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

4、面,只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着的。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是互相作用的。人没有无缘无故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他们的心理过程总是在某种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心理过程。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第三,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状态既稳定又可变,是介于流动的心理过程与稳固的心理特征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二、个体心理与行为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任何行为总是在一定的

5、情况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各种因素叫刺激。刺激既可以是来自外部的物质世界或社会环境,也可以是来自内部的生理与心理因素。在人类行为中,语言刺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个体通过语言发布命令,既可支配别人的行为,也可进行自我调节,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预定的目的。行为和心理密切相关。人的行为的复杂性缘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人总是以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去处理各种刺激,然后作出恰当的行为反应。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根据给予的刺激不仅可以预测人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根据表现出来的行为推测人的心

6、理活动。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既要客观地观察和测量人的行为,还要通过心理与行为的关联性来全面、准确地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正是因为人具有意识,人才能够觉察到作用于感官的外部世界,人才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联系,并能动地去改造客观世界;人也才能够觉察到自己的主观世界,明确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内心需要,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及情绪状态,知道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

7、点。由于人具有意识,因而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对环境和自身能动的改造。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人在清醒的时候,也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无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并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四、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人是社会的实体,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并与其他人结成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由于社会群体的客观存在,便产生了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群体与个体一样,存在

8、着群体需要、群体价值、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群体目标等心理特征。一个群体由于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征而区别于其他群体。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群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它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一、心理学产主的哲学背景(一)唯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儿。他的思想本质是唯心主义的,他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他又表现出了唯物主义的倾向。如

9、关于身心关系问题,他承认灵魂与身体有密切的关系,认为某些心理现象离不开身体的活动。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他认为心理活动既有身体的原因,也有灵魂的参与。这样,他就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是依赖于身体组织的方面,二是独立于身体组织之外的方面。笛卡儿还相信天赋观念,即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由人的先天组织所赋有的。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作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二 )经验论 。代表人物是 17 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洛克坚决反对笛卡儿的 天赋观念,主张白板说。认为人的

10、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洛克把经验分成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两种。外部经验叫感觉,它的源泉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内部经验叫反省,它是人们对自己内部活动的观察。洛克重视外部经验,承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这是唯物的;但他同时认为反省和感觉一样,是观念的独立源泉,这是唯心的。二、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一)构造主义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

11、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认为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二)机能主义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土,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三)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特征: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

12、观察到的行为。行为主义直接影响了 20 世纪上半叶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四)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的德文意思是“整体”他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精神和宗旨。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这些实验资料至今仍是心理学的重要财富。(五)精神分析学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

13、意识现象。精神分析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三、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一)认知心理学1967 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 现代认知心理学合理接受了行为主义对客观方法的重视;重视对人类智慧行为的研究,并用精密的客观方法研究了这些过程;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进而丰富了这些成果。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现了当代心理学互相融合的新趋势,它的影响已遍布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14、,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用整体分析法对人作出完备的描述。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与心理学教育过程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过程,既有培养者、教育者,也有被培养者、被教育者,他们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才能完成教与学这一双向活动。第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每一单元、每一学科的教学目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行为目标。第二,分析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分析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和主要策略。为此,教师要运

15、用心理学知识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中的心理成分一一加以分解并显示出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三,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测量工具,评定学生受教育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的水平。这是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出发点。第四,设计课程: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法,以便教授在任务分析中所确定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能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步骤。第五,实施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教师要运用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授活动。一般的模式是:呈现教材、学生反应、强化和校正反馈。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六,评定学绩:按照教学目标来

16、确定教与学的效果。心理学可以提供各种常模和测量工具,使评定在效度和信度上得到适当的保证。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作为一门着重研究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它不同于纯自然学科,更为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交往,但也强调数量化的客观科学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首要任务就是揭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体力,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条件和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的著作是由旁宗岳在 1908 年翻译的日本小泉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于 1924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 。 从 1949 年到 1956 年为教育心理学的改造期。同时,也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认识和清理批判。从 1956 年到 1966 年是教育心理学的繁荣期。 ,1963 年出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