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392106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册课内古文讲读课文复习提要 上海教材(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 代表,被人们称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 著作之一。,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民为贵,君为轻”,提倡“仁政”。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孟子生于何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的说法,较为合理。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

2、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主张,对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起了进步推动作用的。他的仁政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封建社会历史上,对于反对暴政,反对横行暴敛,要重视人民的穿衣吃饭问题,有好的影响。他主张尚贤,重视修养,提倡为臣的要以仁义规劝君主,反对阿谀奉承,这有益于培养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骨气,有益于澄清吏治、限制朝廷的胡作非为。他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被人们发展为不迷信任何权威的主张。他的“井田制“理想,为后来进步思想家作为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依据。他的仁战思想,启发人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他的教育思想和

3、教育方法也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所想要的,同时得到 舍弃 表并列,正义,重要 比,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厌恶的,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 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 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 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 勿丧耳。,假使没

4、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什么不可使用呢,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用来逼祸的手段,因此(有的人)明知某种手段能够生存却不使用,这是因为(他们)所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不仅仅 丢失,一箪食,一豆羹gng,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c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吆喝 给 饥饿的过路人不接受,踢过去 不屑(接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 之谓失其本心。,很多的俸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

5、仪对于好处,为了 侍奉 贫穷的人感谢 从前,宁可失去生命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丽而做了 这样的事,这 停止,叫做失掉了他们的本性,鱼我所欲也(第二小节),举例证明: 1,不屑嗟来之食的平民: 说明义比生命更重要。 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者: 以三个对比批判了这种不义的行为。 对比论证: 说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一中心论点。,1、孟子在文中论述了什么观点?,舍生取义-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2、孟子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又是怎样 论述观点的?,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论述, 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舍生取义,鱼和 熊掌 设喻,正面:不为苟得 患有不辟 反面:何不用也? 何不

6、为也?,事例一:不接受施舍 事例二:不受“万钟”,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设置比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文笔的特点。,总结,与论语相比较,舍生取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嗟来之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万钟于我何加焉?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两篇思想完全相合,孔孟一脉相承,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义与气关系的句子: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说明气一定要得到义与道的配合辅助) 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说明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动)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浩然之气”重在内在培养,最重要是在内心积累和培养“义”,而非用外力的作用来得到它),义与气的关系:,气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不要停止,不要忘记。 内心真正有了“义”,才可能有浩然之气。,子 路 曾 皙 冉 有 公 西 华 侍 坐,

8、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

9、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孔

10、子,名_,字 ,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论语是 体散文,是 记录的 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世;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走近孔子,论语简介,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论语大概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主要记载孔子与相关人物的交

11、往及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等方面,但其核心思想是孔子的“仁“;论语全书二十篇,一篇包括若干章;文字都很简短,但精练质朴。,俟,音 莫,音 甫,音 哂,音 相,音 铿,音 沂,音 喟,音 雩,音 冠,音,s,m,f,shn,xing,kng,y,ku,y,gun,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写孔子评志。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把握文意 划分层次,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并分析他们

12、的性格特征。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研讨,弟子言志,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鲁莽直率,爽快自信,冉有:,可使足民,-谨慎谦逊,不卑不亢,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委婉谦恭,善于辞令,曾皙:,暮春者“浴”“风”“咏”,-从容洒脱,机敏好学,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 子路:鲁莽直率,爽快自信 哂之 冉有:谦虚(谨慎谦逊,不卑不亢) 叹之 公西华:更谦虚(委婉谦恭,善于辞令) 惜之 曾皙: 洒脱(从容洒脱

13、,机敏好学) 与之,3、结合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形象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孔子问志,谦虚温和、循循善诱、温柔敦厚,师长风范,思考

14、探究:,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关于“与点” 的一些说明,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这是一个很难让同学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全文的理解会有一定帮助的。 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点的回答吧。 “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

15、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的治国抱负就是通过春风祈水的描叙表现出来的,突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理想。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仪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而儒家的政治理想是“礼治”,即以礼治国。曾描绘的师生一起出外郊游的快乐情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缩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