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海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39021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海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海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海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海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海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海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海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一、简要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如何评价整个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出现于 16 世纪初期,它的出现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1、初步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2、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为唤醒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3、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资料。尽管空想社会主义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却仍存在自身的缺陷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仍为唯心史观,过分强调了道德的力量。2、它们还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依靠力量。3、否认武装斗

2、争和暴力革命,不清楚积极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二、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所依据的两大基石1、唯物史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马、恩于 1844 年合著神圣的家族,明确提出“物质决定意识”,同时适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845-1846 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六大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唤醒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精神基石。2、剩余价值理论1847 年,马著有

3、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书中阐述了在接受大卫李嘉图合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根本经济利益的冲突,不可调和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才能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状况,成为社会的主人,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第二块基石。三、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可以满足整个社成员的需要;2、生产资料全社会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3、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共产主义社会将消除诸多重大差别,如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

4、别;5、人们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不再是谋生的手段;6、国家消亡,但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还存在,不过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了阶级性。四、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建党理论的要点建党实践:1、1847 年 6 月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组织;2、1864 年 9 月建立第一国际,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同盟;1875 年 5 月,建立德国社会民主党。建党理论:1、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根本区别;2、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政党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共产党的纲领是一面公开的旗帜

5、,它表明了党的性质,对工人阶级有着重要的意义。4、共产党要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长远的利益而斗争;5、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6、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成熟的领袖担任领导,如果没有这样的领袖,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7、共产党必须善于党内斗争,以保持党的健康发展;五、试述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是如何评价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和经验教训的创举:1、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是无产阶级的政权,无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而且要在政治上获得解放;2、公社体现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民主本质,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共和国形式;23、体现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清廉本质,公社规定限制高薪,政务公开,公社的所有领导成

6、员都是社会的公仆,规定教育是一切问题之母;教训:1、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它为无产阶级政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2、公社证明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获得胜利的必要条件;3、公社的失败证明,必须发扬彻底革命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终胜利;4、公社丰富和发展了不断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第二章 社会主义理论到现实一、用“十月革命”的胜利论证列宁“一国胜利”理论的正确性1、根据:(1)资本垄断会发生利益的激烈竞争,从而形成不同的军事集团并引发战争;(2)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市场发生的战争会造成彼此力量的削弱,其中必定有更为薄弱的环节;这个薄弱环节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点。(3)战争会唤起人们的觉醒,引发斗争,以新制度代替旧制

7、度。2、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点必备的三个条件:俄国(1)该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反动派已无法统治下去;(2)该国的被统治阶级已经活不下去了;(3)广大群众的革命觉悟和积极性已经极大的提高,并且表现为革命行为了。3、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的三个因素:(1)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残余比较严重,政治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一战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屡遭惨败,人民纷纷反抗;(3)俄国已经有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并且有了成熟的领袖列宁二、简述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内容:1、协调工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工农联盟;2、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把国家无力经营的企

8、业矿山租界给外国资本家,实行租让制;3、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以及在企业中引进竞争机制;积极作用:1、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好转;2、改善和巩固了国家的经济地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为苏联尽快步入工业化时代创造了条件;三、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1、历史功绩:(1)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想变为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它使苏联迅速变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它抢在战争爆发前使苏

9、联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作用:(1)使苏联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的状态;(2)导致了权利的过分集中,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的不到应有的发挥;(3)导致了国家机关的严重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低下;(4)导致了长期的个人崇拜和个人威信,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5)导致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并产生了许多不良倾向;第三章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一、简述当代世界对现实社会主义提出了哪些严峻挑战挑战:1、来自发达资本主义的挑战;2、来自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挑战;3、来自亚洲四小龙的挑战;34

10、、来自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国家的挑战;二、现实社会主义面对严峻挑战导致了哪些严重后果,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后果的?严重后果:1、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没有成为最发达的国家,反被资本主义国家越抛越远;2、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难以医治的信仰危机;3、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成绩突出,也使科学社会主义国家自愧不如;4、社会主义阵营里出现了倒戈现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二、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根本原因:(1)它割裂了社会主义国家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使自己陷入了孤立封闭的状态;(2)社会主义在“一球两制”的赛跑中缺乏足够的“体能”;(3)社会主义企业否认个人利益的多元性和独立性,使人的价值的

11、不到确切的体现,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影响了物质财富的生产;(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无力使自然经济迅速解体,无法抵抗封建意识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使社会主义国家背者封建包袱艰难的前进,也减缓了社会发展的进程;2、直接原因:(1)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2)经济发展不好,各国负债累累,导致了一场政治交易;(3)东欧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全盘否定党和国家的历史,使人民丧失了对党和国家的信仰;(4)苏联的改革选错了突破口,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由此导致了由“改革”转向“改制”;3、教训:(1)社会主义的各种关键性决策一定要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不要搞光荣的孤立;(2)必须坚持对外

12、开放,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以便获得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3)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出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内部条件,才能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强劲的动力;(4)必须重视人的价值,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把人仅仅看作一种生产工具;(5)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命线,一定要慎重对待。(6)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邓小平理论一、简述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经历过哪些重大失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1、 照搬苏联模式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2、 1956 年,党的

13、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57 年被毛泽东轻易的改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因而将主要精力转向抓阶级斗争,造成了1957 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3、 1958 年违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先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使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再次泛滥,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4、 1966 年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是完全错误的。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总的损失达 5000 亿元,使我国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教训:最深刻的教训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立即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去,努力发展社

14、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努力增强综合国力 o二、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挥的重要作用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也创造了重要条件;3、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党的经验教训,并在次基础上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命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三、试述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及特点4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不存在各国普遍适用的模式,各国应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关于社会主义的发

15、展阶段: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存在若干发展阶段,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4、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动力:改革的深化和推进。目标:经济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文化上,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关于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坚持对外开放(3)积极吸收一切国家文明成果;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基

16、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8、关于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军队;9、关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理论特点:1、理论体系的成熟性,该理论(1)完整地提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初级阶段理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2)成功地把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前进;(3)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保持了国内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定团结。2、理论体系的时代性。邓小平理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且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邓小平理论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各国的竞争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竞争;3、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1)它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几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2)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它是当代中国近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4、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开放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指这一理论已经作为一个规律体系近乎全面的揭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