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误用成语例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1378985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误用成语例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常误用成语例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常误用成语例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常误用成语例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常误用成语例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误用成语例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误用成语例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误用成语例析,成语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稳定的试题,对该知识点的复习,除了加强识记外,掌握必要的辨析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介绍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从中我们可以寻找一些整体的方向。,例(1)令人欣喜的是,在解放思想打破禁区的年代,“喉舌”终于开始说“性”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当其冲创办了性教育专题节目悄悄话。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例(3)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例(4)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堪称不刊之论。,分析下列句中成语的使用情况,找出规律,“首当其冲”现在一

2、般用来比喻最受到对方的攻击或最先遭受灾难。将此一一代入原句中就不难发现与句子要表达的意义不相符。这是不明此成语的整体意义所致。 “差强人意”是指还能使人满意。“强”是“振奋”的意思,引申为符合。很明显,“我”不熟悉那里的情况,却硬派我去,这是“强人所难”,怎么能说还使人满意呢? “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而原句中如屏之苍山,似镜之洱海,均是自然的造化,并非人工所为,怎能用“巧夺天工”来言其奇妙呢 据文意可知作者把“不刊之论”理解为不可刊登的文字,这是今义释古义。“刊”本意是削除,引申作修改,“不刊之论”是不容删改的言论,即正确的言论,例句显然不明词语的整体意义,以今律

3、古造成误用。,误用规律总结之一: 不明成语的整体意义。 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当然或一知半解。否则,就会误解词义,使用错误。,例(5)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错误。 在这个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文不加点”意为文章一气写成,不需要修改一个字。例句中把“点”当作标点来使用,这也是以今律古,像这类成语较多,在考查中也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用。 例(6)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 “目无全牛”喻技艺高超,文中误用为“没有整体把握”。 例(7)当今时代是知识经

4、济的时代,如果胸无点墨,身无长物,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长物”指多余的东西,文中误用为“特长”的意思。 例(8)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度过了难关。 “爽”指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文中误把“不爽”理解为“不成功”。,例(9)一个成年人做出如此荒唐的事,真让人不可理喻。 “不可理喻”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文中误作“不可理解”之意。 例(10)为了等他的朋友,他一个人茕茕孑立在那儿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茕茕孑立”指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文中误为“一个人孤独站着”。 例(11)歌咏比赛成绩公布后,小莉听到自己惨遭淘汰的消息,如醍醐灌顶,

5、站在那里憋了半天。 “醍醐灌顶”指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悟。文中显然把它与“如雷轰顶”混同。 例(12)美国国会某些人指责中国盗窃美国核机密,显然捕风捉影,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文中显然误解了“空”的意思,用反了,例(13)编辑甲对编辑乙说:这篇文章太差劲了,真是诛心之论。 析 “诛心之论”指只推究其用心而定罪,亦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文中显然望文生义,误以为“不好的言论”。 例(14)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析 “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文中误为“迎着春风,不识春风比喻义。 例(15)运动会

6、上,他借的一身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析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或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文中误为衣服不合身。,例(16)随着晚会帏幕的拉开,那美仑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析“美仑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句中误以为“非常美”的意思。 例(17)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析 “然”是“对”的意思。“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意思,表示不同意。文中误认为“不重视”之意。 例(18)贪官污吏们在受贿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蹚惯了浑水,很快也就心无顾忌,厚颜无耻了。 析 “心有余悸“指事情虽然过去,但

7、心里还感到害怕”,文中忽视了对“余”的推敲,当作“害怕”来理解。,例(19)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例(20)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例(21)王川荣获大赛冠军后,他的家长和朋友欢天喜地,弹冠相庆。 例(22)谭嗣同是变法维新中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分析下列句中成语的使用情况,找出规律,例(19)析 “无所不为”含贬义,是“没有什么坏事不干”的意思,与褒扬科学家的句意不协调。 例(20) 析 “半斤八两”含有贬义,与原句流露出的赞美之情不相吻合。 例(21)

8、此原意指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互相贺喜,现用于贬义,形容坏人得势,而例句用于褒义,显然感情色彩不当。 例(22)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人。“始作俑者意为开始发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有极强的贬义色彩。,误用规律总结之二:不辨成语的感情色彩 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运用时要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否则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例(23)一位普通市民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在一年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析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显然是贬义,应改为“单枪匹马”。 例(24)

9、他勇斗歹徒的事迹现已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 析 满城风雨:原形容秋天的景物,现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起来,议论纷纷。含贬义。 例(25)参加冬季越野长跑的上千名运动员,像过江之鲫通过了大桥的涵洞。 析 “过江之鲫”现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连续不断,含贬义。 例(26)这么多的事情都要他一个人处理,使他心劳日拙,极度疲惫。 析 心劳日拙:做坏事的人费尽心机,即越来越无法得逞,处境一天不如一天。含贬义,可用“心力交瘁”。,例(27)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美好感觉。 析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厉害,多含贬义,用它来对新面貌的美好感觉,不当,可改为“今非昔比”。 例

10、(28)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内部做情报工作,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析 “东窗事发”指罪行暴露,贬义,用来指正面人物不当。 例(29)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析 “道貌岸然”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的样子,多用于讽刺。 例(30)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回想往日的艰辛,怎不沾沾自喜呢? 析 “沾沾自喜”,指“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得意,表现一种轻浮的样子”。含贬义,不能用它形容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例31)蒋雯丽因饰演了牵手里的夏雪而煊赫一时,不但获得了“金鹰”奖,最近又荣膺“飞天”奖最佳女主角。 析“煊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声名或气势很盛”,多用于贬义。这里与

11、语境不合。 例(32)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析 “推波助澜”比喻推动了坏事物的发展,并帮助它制造声势,含贬义,显然不合语境。 例(33)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却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 析 “从容不迫”指不慌不忙,非常镇静。褒义,文中用于坏人身上显然色彩不当。 例(34)敌人是“瘌蛤蟆剥皮眼不闭”,我们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防止敌人重振旗鼓。 析 “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组织力量。褒义,用于敌人显然不妥。,例(35)我军识破了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消灭对岸的敌人。 析“神机妙算”是形容计谋高明,褒义,显然不能用

12、于敌人,可改为“阴谋诡计”。 例(36)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析 “邯郸学步”指学别人的东西没学好,反倒把自己的东西忘了,含贬义,不合语境。 例(37)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上,紧握着钢枪,虎视眈眈地望着敌营。 析 “虎视眈眈”指形容恶狠狠地盯着,将要动手攫取什么。贬义,用来形容“战士们”显然不当。 例(38)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析 “如丧考妣”指“好像死了父母一般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以上都是由于色彩不当而造成的成语误用。要注意的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属此列,它是作者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故意用

13、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情况下,往往加“引号”以加以区分。 例:这个政府(国民党政府)“专心一志”打内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 “专心一志”形容非常专心,褒义,这里是作者故意褒词贬用,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例(39)小王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当时我们像兄弟似的在一起玩。 例(40)研究生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见面寒暄后说:“老师,我不耻下问,请教您一个问题,好吗?”老师听后不出声。 例(41)这些豆蔻年华的小青年,也许他们在没有喝酒前连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分析下列句中成语的使用情况,找出规律,例(39) 析 “青梅竹马”原是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而句中却说“

14、像兄弟似的”显然不明成语的指称。 例(40) 析 “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句子用于向老师请教,显然对象所指不当。 例(41) 析 “豆蔻年华”指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子,句中对象显然用错了。,误用规律总结之三:不明成语指称对象 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例(42)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质量的好建议。 析 “抛砖引玉”只能用于谦称自己的发言,不能用于别人。 例(43)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析 “鼎力相助”只能用于敬称对方,希望对方给予帮助,不能用来说自己。 例(44)他一家十口

15、人,在战乱时期劳燕分飞,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析 “劳燕分飞”适用的对象是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不是一家人。,例(45)这支钢笔是我的好朋友赠送给我的,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我一直敝帚自珍着。 析“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惜,句中用于指好朋友赠送的东西,非常珍惜可以,怎么能说不好呢?显然该成语不能用于别人赠送的东西。 例(46)二十多年未见面了,在这次会议上两人终于萍水相逢,真是说不出的感慨。 析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文中两人过去显然是相识的,这里用错了对象,可改为“不期而遇”。 例(47)他们两家是多年的老邻居了,这么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关系和睦。 析“相敬如宾”是指

16、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句中用来指邻居显然不当,类似的成语还有“举案齐眉”。,例(48)葛非、顾俊两人配合默契,多次获得女子双打世界冠军,真是一对天作之合的双打组合。 析 “天作之合”是祝颂夫妻姻缘美满的。句中用错了对象。 例(49)张师傅三两分钟就修好了我的自行车,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析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使病危的人痊愈。 例(50)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析 “涣然冰释”是比喻疑团消除,这里用来指“烦恼”,显然用错了。,例(51)他父亲思想开朗,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析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句中用于对女儿和儿子,系用错了对象。 例(52)总之,覃明的文人朋友,汗牛充栋,限于篇幅,难免挂一漏万。 析 “汗牛充栋”是形容藏书多,句中意指“朋友多”用错了。 例(53)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断,使这位经历了思想波折的莘莘学子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析 “莘莘学子”,“莘莘”是形容众多,显然该成语不能用于某一个人。 例(54)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