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打印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32542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打印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2 页)绝密启用前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卷第卷(选择题共 36 分)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绚(xun) 丽 丰腴(y ) 倩(qi n)影 乳臭(chu)未干B赦(sh)免 嗜(sh)好 逡 (qn)巡 弱不禁(jn)风C游说(shu) 愤懑(mn) 逶迤(y ) 不见经传(chun)D泅(qi) 渡 坍圮(p ) 恐吓(xi) 否(p )极泰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风靡 吻颈之交 自诩 一筹莫展B寒碜 礼尚往来 偿试 杀一儆百C端倪 改弦更章 虐杀 原形毕露D肆意 淋漓尽

2、致 编撰 理屈词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

3、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C10 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第 2 页 (共 12 页)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

4、以用数学来表达的A B C D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它集 竞技、宗教庆祝、胜利游行、血腥表演为一体,是几百年间最为流行的全民 娱乐方式。为罗马辩护的学者试图把竞技庆典中的血腥表演归结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献祭的宗教行为。然而,史料显示,罗马社会中使用人牲的现象比较罕见,通常只用牛羊献祭,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明显威胁时,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处死少数异族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罗马人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以此作 为自身 “文明性”的反衬。公元 2 世纪至 5 世纪罗马人与基督徒的论战也从反面

5、证明了罗马人憎恶人牲的立场。在论战中,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将对方钉上野蛮人的耻辱柱。如果说罗马人的部分屠杀行为具有某种宗教色彩,那也是与 军国主义捆绑在一起的。作 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开处决战 俘的确有向庇佑罗马的诸神感恩的意味,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正如普拉斯所断言, “竞技庆典从本 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 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 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但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罗马的所有阶层 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

6、文的城市 贫民,都 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这些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称为“ 有害之人 ”,换言之是罗马帝国的害虫。因此,他们的死在罗马观众心中激不起任何同情,按照塞内加的说 法,屠 杀他们只是出于“ 游戏和 娱乐”的动机。正因为这样的屠杀没有触 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他们才毫不掩饰、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马赛克艺术中加以描绘。虽然仁慈一直是罗马人崇尚的道德准则,罗马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大 规模的抵制血腥表演的运动。更令人惊讶的是,扮演社会良心角色的知 识分子同样没有在原 则上否定这样的血腥表演。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技庆典,但他只是 轻描淡写地

7、表示,这样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塞内加是 竞技庆典最严厉的批评 者。但他并不是从根本上反 对表演性的屠杀,只是反对以娱乐为唯一目的的屠 杀。他 认为残酷的集体 处决是绝对正义的惩罚。他真正担心的是如此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 对观众道德的腐蚀作用,所以他强调,竞技庆典中的死亡一定要体现出勇敢的品质和道德的警戒效果。另外一些哲学家甚至称 赞此类表演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选自李永毅、李永刚死亡盛宴: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竞技庆典”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B竞

8、技庆典本质上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而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C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 三项血腥表演构成。D竞技庆典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第 3 页 (共 12 页)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娱乐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

9、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罗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并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表现,这就表明罗马人已经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B罗马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把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当作娱乐节目,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则。C罗马社会通常只用牛羊献祭,而且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因此,很难将竞技庆典中的屠杀理解为一种宗教行为。D罗马知识分子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对此称赞有加,可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良心。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一 l2

10、 题。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 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 败。 ”于是又请以所 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 斩!”公亦令日: “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 至阵,士卒帖 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日:“王氏有儿矣!”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日:“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

11、军 人必大受其侵。 ”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 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日:“ 是尝 害公者,今死矣。 ”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

12、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注】 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 护:统率。 帖:安定,顺从。按辔:扣紧马缰缓行。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第 4 页 (共 12 页)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拔剑切而啖之B武康为公令于军不求闻达于诸侯C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均之二策,宁许以

13、负秦曲D惜乎朝廷无一忠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王德用“善治军旅”和“坦荡无私”的一组是A至阵,士卒帖然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B及归,公又请殿将与人不疑,不诘小过C至阵而乱行者,斩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D左右皆望公,莫敢近士大夫亦多服其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 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

14、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答案第卷(共 114 分)四、(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 制,后不可复治。(3 分)译文:_ _第 5 页 (共 12 页)(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4 分)译文:_ _(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3 分)译文:_ _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 分)答:_ _(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 分)答: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1)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与_,并列称为小说的 “四大家族” 。玛蒂尔德是小说_中的女主人公。(2)岂日无衣?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