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182484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产品开发与设计(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产品开发与设计 第一节 产品开发过程 一.产品开发的涵义 产品开发指研究选择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产品投入设计、工艺制造设计、投入正常生产的一系列决策过程。包括新产品的研制和老产品的改进和整顿。 产品开发主要目的:研究和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保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1. 产品寿命周期规律的必然反映,2. 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要求 3.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1) 竟争地位的维持 (2) 增加营业额和提高利润 (3) 法令法规的约束,三.产品开发的程序和内容 1. 调查研究阶段 提出新产构思和新产品的原理、结构、功

2、能、材料、工艺方面的开发设想和总体方案。 2. 设计试制阶段 进行产品的设计、试制和鉴定、评估 3. 生产技术准备阶段 完成全部工作图的设计、确定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完成所有工艺文件、完成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4. 正式生产和销售阶段 生产计划、劳动组织、物资供应、设备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四.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开发 1. 产品引入期 市场需求与有关技术尚不明确产品开发着重于改进产品的功能和特征 (1) 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确定最有竞争力的型号; (2) 消除设计中的缺陷; (3) 缩短生产周期; (4) 完善性能。,2. 产品成长期 从产品创新向工艺创新过渡的阶段。 (1) 产品工艺改进

3、; (2) 降低成本; (3) 产品结构标准化与合理化; (4) 稳定质量。,3. 产品成熟期 成本竞争力是关键产品开发工作集中在技术服务和工艺改进方面。 (1) 产品系列化与标准化; (2) 提高工艺稳定性; (3) 创新服务与质量创新; (4) 产品局部改革。,4. 衰退期: (1) 很少进行产品的细分; (2) 精简产品系列; (3) 决定淘汰旧产品。,五.产品开发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影响产品的开发周期、成本、质量和制造的效率。 (1) 产品设计和工艺费用只占整个产品费用的6%,却影响了总费用的70%以上; (2) 一般产品成本的83%以上由产品设计阶段决定,而这一阶段本身所占有的费用仅为

4、产品全部成本的7%以下; (3) 制造生产率的70%80%是在设计和工艺阶段决定的; (4) 所有质量问题的40%可以归因于低劣的设计和工艺。,第二节 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一.新产品的概念 新产品在产品性能、结构、材质、用途或技术性能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或独创性。原理、结构、技术、材料等。 先进性:由新技术、新材料产生的先进性,或由已有技术、经验技术和改进技术综合产生的先进性。 独创性:由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引进技术所产生的全新产品或在某一市场范围内属于全新产品。,1. 全新产品 具有独创性 2. 改进新产品 3. 换代新产品 部分采用新技术,二.新产品的开发方向 1. 高效化、多能化。 在提高

5、产品的效率和精度的前提下,增加同一产品的功能和扩大其使用范围 2. 复合化 把功能上相互关联的不同单体产品发展为复合产品。 3. 小型化、轻便化 改进产品结构,减少产品的零部件,缩小产品的体积,减轻其重量,使之便于操作、携带、运输以及安装。,4. 智能化、知识化 把一般人需要长期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转化到产品中去,使产品操作“傻瓜化”。这可使许多专业性产品发展成大众产品,从而大大扩大这些产品的市场。 5. 艺术化、品位化 从产品的造型、色彩、质感和包装等方面使产品款式翻新,风格各异,体现独特的艺术品位。,三.新产品的动力模式 1. 技术导向型 以技术为先导,从最初的科学探索出发开发新产品,

6、以供给的变化带动需求的产生和变化。技术、生产、市场的模式,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 2. 市场导向型 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新产品开发。市场、研究与开发、生产、市场,将市场需求带入研究。 技术导向型创造市场,市场导向型适应市场。新产品开发的主流动力由技术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四.新产品创意 1. 产品构思 产品构思是在市场调查和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产品的构想或有关产品改良的建议。 (1) 需求构思 充分掌握消费者潜在的和现实的需求以及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准确规划和确定新产品开发的构思和设想,使新产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2) 技术转移构思 将新的技术发明、技术成果转化为能

7、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构思设想。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3) 专利构思 用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知识和信息来构思新产品。 2. 构思筛选 (1) 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 (2) 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积极效益。,3.产品概念的形成 产品概念:构思基础上建立的、针对特定顾客的产品定义。 产品形象:顾客获得产品时的主观看法。,五.产品选定 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细分对所确定的目标市场,选择和确定满足市场用户需要的、具有一定竞争能力、能占领部分市场并获得盈利的产品。 1. 用户对产品特性的要求 产品必须具有满足用户需要的使用价值。 2. 目标市场的需求量 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基本需求、最高需求

8、。,3. 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 4. 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 选择有优势、特色的产品 5. 资源供应状况 6. 销售渠道 7. 目标市场的社会环境 8. 企业实力,第三节 产品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一.产品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1. 总体设计 在调查研究、产品选定的基础上,具体确定产品的技术藏书、基本结构和使用范围,并论证开发改产品的依据,确定产品的总体设计方案,编写技术任务书。,2. 技术设计 将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所确定参数、结构进一步细化,绘制总图、编写明细表、说明书等文件。 (1) 达到技术任务书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 提高结构工艺性,贯彻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原则。 (3) 进行功

9、能成本分析 3. 工作图设计 进一步作结构的细节设计,逐步完善,绘制全套工作图样和编制必要的技术。,二.产品设计方法 加快设计速度,提高设计质量。 1. 模块化设计 2. 可靠性设计 3. 面向顾客的产品设计; 4. 面向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的产品设计; 5. 计算机辅助设计 6.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三.现代设计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开发新特点:产品寿命周期短、消费需求多样性、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投入。 1. 成组技术 (1) 成组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20实际50年代,随着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何提高运用通用装备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2) 成组技术的概

10、念 成组技术:为了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将具有工艺结构相似性的零件(形状相似、尺寸相似、加工过程相似),按照相似性原则进行分类编组,并以“组”为对象进行组织和管理生产。 利用相似性带来的“重复使用”手段,重复使用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工艺设备、生产和作业计划。 成组工艺扩大到产品设计、生产计划、设备布置等整个生产系统。凡是存在有相似性的工作领域,都可以采用成组技术。,(3) 成组技术的内容 a. 按相似性原则划分零件组 几何形状、尺寸大小、加工工艺、精度和光洁度、毛坯种类的相似性 b. 按零件组的形式建立成组生产单元和成组生产流水线 c. 按照零件的分类编码进行产品设计和选用零件 按照通用化

11、和标准化的原则进行产品设计与零件的选择;按照成组工艺编制工艺规程;按照成组工艺规程和成组生产单元安排零件的加工和产品装配。,(4) 成组技术(零件的分类编码)的可能性 a. 任何类型的零件都可以分为标准件、相似件和专用件 b. 同类产品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分布具有相对稳定,(5) 零件分类编码技术 零件编码反映零件的主要特征,按结构特征分类、按工艺特征分类、按零件结构和工艺特征分类。 a. Opitz(奥匹兹)分类系统 每个零件9位数表示,每位有09十个数。 第一位:零件的类别:05代表回转体零件;69代表非回转体零件; 第二位:外部主要形状结构; 第三位:内部形状和回转面加工;,第四位:平

12、面加工; 第五位:辅助孔、齿形和成型面加工; 第六位:零件的最大外轮廓尺寸; 第七位:材料(种类、强度、热处理); 第八位:毛坯; 第九位:加工精度。,b. 我国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6) 零件成组的方法 a. 目测法 具有生产经验的人员通过对零件图纸的阅读和判断,把具有相同特征属性的零件分在一组。零件简单、效率差、质量差 b. 分析法 分析全部加工零件的工艺路线,从工艺路线的相似性进行分类。不改变零件原有的工艺,只考虑制造方法,不考虑零件设计特征的相似性。,零件工艺路线表,分析整理后的零件工艺路线表,c. 编码法 利用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对企业生产的零件进行编码,然后按照一定的准则,将代码相似

13、的零件归并成组。,d. 编码的分类方法 特征码位分类法 码域分类法 特征位码域分类法,码域分类法,特征位码域分类法,(7) 成组技术的经济效果 a. 促进产品结构及其零部件的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 b. 减少工艺过程设计和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c. 减少设备调整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d. 有利于发挥人员和设备的潜力 e. 简化生产管理工作,2. 计算机辅助设计 (1) CAD的概念 CAD泛指设计者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产品进行设计、绘图、工程分析与编撰技术文档等设计工作的总称,是一项综合性技术。 工程分析泛指包括有限元分析、可靠性分析、动态分析、优化设计及产品的常规分析计算等内容

14、,亦称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2) CAD的功能 a. 几何建模 b. 工程分析 c. 模拟仿真 d. 自动绘图 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基础上从事产品的几何造型分析,完成产品几何模型的建立,然后抽取模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工程分析、计算和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对设计结果进行修改,修改满意后编辑全部设计文档,输出工程图。,(3) CAD系统组成 a. 科学计算系统 科学计算包括有限元分析、可靠性分析、动态分析、优化设计以及产品的常规计算分析等内容 b. 图形系统 几何造型、自动绘图(二维工程图、三维实体图)、动态仿真等设计过程 c. 工程数据库 对设计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数据、图形、文档等信息进行存

15、储和管理。,3. 并行设计 (1) 并行设计的概念 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开发者从一开始就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中的所有因素。把产品设计作为制造工艺设计的第一步,产品设计必须从“易于制造”、“经济地制造”的角度出发。,(2) 并行设计的特点 a. 设计的出发点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制造部门的人员在设计中,他们能够给出在材料和流程等方面的深刻见解,有助于生产系统的选择;能够及早地进行关键装备的设计或采购,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能较早考虑某种特殊设计或设计中某一关键技术的可行性,以避免生产可能遇到的问题。 b. 设计组织是一个包括设计、制

16、造、装配、市场销售、安装及维护等各方面人员在内的多功能设计组。,c. 设计手段是一套具有CAD、CAM、仿真、测试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既能实现信息集成,又能实现功能集成。 d. 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充分满足用户要求; e. 缩短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实现最优的产品质量、成本和可靠性 f. 可以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矛盾。,(3) 并行工程的理论基础 “以空间换取时间”,在数据共享的技术下,多学科、多层次协同工作。 (4) 并行工程的运行机制 集成性、并行性、交互性,4. 模块化设计 (1) 维修和更换变得更加容易 (2) 模块组件的制造和装配比较简洁,生产过程更加容易组织 (3) 生产的产品种类有所减少 (4) 维修成本高,第四节 产品的工艺设计 一.产品工艺设计的内容 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方法和技术,使产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1. 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分析和审查 从工艺角度,分析评价产品和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生产制造的可行性以及使用维修的难易程度,提出修改的建议和意见。,(1) 产品结构的继承性 (2) 结构的标准化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