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雅氏病个案护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1165932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雅氏病个案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克雅氏病个案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克雅氏病个案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克雅氏病个案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克雅氏病个案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雅氏病个案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雅氏病个案护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雅氏病个案护理,神经一科,汇报内容:,疾病相关知识 病史介绍 护理问题及相关措施 重点防护措施 护理体会,克雅氏病,又叫疯牛病:学名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危害牛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病。 受感染的人可以有睡眠紊乱,个性改变,共济失调,失语症,视觉丧失,物理,肌肉萎缩,肌阵挛,进行性痴呆等症状,并且会在发病的一年内死亡。,患者情况,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主诉:(代)反应迟钝1周 诊断:一、精神异常原因待查;二、心肌损害 级别护理:一级护理 饮食:普食,病史介绍:,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 临床表现:1)话多,有时自言自语, 2)幻觉:称凭空看见黄鼠狼, 3)妄想:称毛主

2、席是神。 4)睡眠差,整夜不睡觉。 5)排泄:小便溺身,大便20天未解。 6)既往史:50余天前当地医院就诊,予“奥氮平”治疗,效果欠佳,后老年精神科治疗数日出院。一周前,患者表现不语、不食、不动,时常发呆,双眼凝神。,查体:,生命体征:T36.7,P98次/分,R14次/分 BP118/87mmHg,SpO2 98% 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模糊,双眼凝视,问话不答,颈部检查违拗、颅神经检查、肌力检查不合作,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 精神检查:接触交谈不合作,表现紧张违拗,情感淡漠,意志减退,活动紊乱,无自知力。,血常规异常,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单位 结果标志 结果参考 中性粒细胞数目(Neu#)

3、7.63 109/L 2.007.00 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s#) 0.00 109/L 0.020.5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 83.70 % 50.0070.00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9.10 % 20.0040.0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 0.00 % 0.505.00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09.00 g/L 320.00360.0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12.00 fL 7.0011.00,生化检查异常:,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单位 结果标志 结果参考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53.00 U/L 6.0040.00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酶

4、(AST) 82.00 U/L 6.0040.00 载脂蛋白B(APOB) 1.23 g/L 0.501.10 直接胆红素测定(DBIL) 10.90 mol/L 0.006.84 间接胆红素测定(IDBIL) 17.20 mol/L 1.0016.00 总胆红素测定(TBIL) 28.10 mol/L 5.1020.10 尿素测定(BUN) 18.00 mmol/L 2.507.50 肌酐测定(CREA) 101.10 mol/L 30.2093.10 葡萄糖测定(GLU) 9.60 mmol/L 3.056.10 CK-MB(CKMB) 31.02 U/L 2.0025.00 血清肌酸激酶

5、(CK) 1578.00 U/L 24.00195.00 乳酸脱氢酶测定(LDH) 507.98 U/L 109.00245.0 a-羟丁酸脱氢酶(HBDH) 432.59 U/L 72.00182.00,脑电图异常:周期性放电,MRI异常:豆状核、尾状核、大脑皮质显影异常,治疗,对症治疗: 吸氧 补充能量、液体等 神经节苷酯营养神经 乙酰谷酰胺改善脑代谢 麝香保心丸改善心肌供血,高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0分 跌倒/坠床评分:60分 压疮评分:12分 导管滑脱评分:6分,护理诊断:意识障碍:与疾病有关,护理目标:患者意识转清。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定时监测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发

6、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保持环境安静,每日用紫外线消毒,定时开窗通风。病室光线柔和,避免不良刺激,使病人安全舒适。 遵医嘱应用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反应。 准备好急救物品及器械。 评价:患者出院时意识仍处于模糊状态。,护理诊断:患者进食少,护理目标:保证患者营养供给 护理措施: 指导家属根据患者喜好准备食物。 少食多餐。 评价:3月29日留置胃管。,护理诊断:睡眠形态紊乱,护理目标:患者每日睡眠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 护理措施: 给病人提供安全、安静的住院环境。 晚上睡觉前不刺激病人,减少晚间家里人的探视,晚上治疗尽量集中进行。 必要时遵医用药。 评价:患者每日能间断入睡约6小时。,护理诊断:生活自

7、理能力缺陷与疾病有关,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日常生活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如有潮湿及时更换。 衣服宽大、柔软、舒适,每日擦身一次,保持病人的个人卫生增加患者舒适度。 保持口腔、尿道口清洁,每日口腔护理2次。 定期修剪指甲。 每日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及肌肉按摩并置肢体于功能位。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日常生活得到满足。,护理诊断: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护理目标:患者家属能描述预防便秘的措施,不发生便秘或发生便秘时能及时得到解决。 护理措施: 给予腹部环形按摩,刺激肠蠕动。 必要时遵医嘱予缓泻剂,并做好肛周护理。 适当多喂水以刺激排便,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 评价:3月30日灌肠

8、后患者排便一次。,护理诊断:知识缺乏,护理目标:家属能描述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给予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饮食指导。 给予保健、康复的知识宣教。 评价:家属基本能描述疾病相关知识。,护理诊断:有受伤的危险,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意外。 护理措施: 做好宣教,床头悬挂警示标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床栏,讲解防坠床相关措施。 翻身操作时动作轻柔。 躁动病人必要时遵医嘱予保护性约束。 禁用热水袋保暖。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护理目标:患者家属能叙述可能导致皮肤受损

9、或压疮的原因,住院期间不发生压疮。 护理措施: 2h翻身拍背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动作过重,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防止潮湿、渣等的刺激。 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的食物。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病情进展:,患者不能自主进食,03月29日遵医嘱予鼻饲管置管,护理诊断:进食模式的改变与保留胃管有关,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保证营养供给。 护理措施 制定饮食计划,指导家属准备饮食,合理安排进餐时间,定时鼻饲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住病人的营养的给人。 每次鼻饲前应回抽胃液,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并观察胃液的颜色、性状温度。流质应保持在38-40,每次鼻饲量在

10、200ML以内,喂饭时抬高床头30度,防止食物返流现象。 记录胃管插入深度,并做好标记。胃管在位通畅,妥善固定。 长期留置胃管一个月更换一次,每日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营养得到满足。,病情进展:,03月30日患者一直未解小便,遵医嘱予保留导尿。,护理诊断:排尿形态的改变与留置导尿有关,护理目标: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不发生相关并发症,力求排尿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妥善固定导尿管,保证其有效引流。 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袋,每日做好会阴擦洗。 指导家属做好个人卫生,观察小便的性质,颜色,量的变化。 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并做尿培养。 定时开放导尿管,训练膀胱括约

11、肌的功能。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带管出院。,护理诊断:有感染的危险,护理目标:患者家属能描述可能导致感染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合理应用抗菌药,各种导管根据导管材质定时更换,及时倾倒尿液,防止逆行感染。 密切观察病人,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护理诊断:有导管滑脱的危险,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导管滑脱。 护理措施: 导管明确标识,准确填写导管名称、置管日期等。 告知家属管道的固定、引流、翻身、卧床时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事项。 妥善固定引流管,连接管保留足够的长度避免翻身

12、时牵拉拔出导管。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反折、扭曲、堵塞等,定时观察挤压。 加强无菌管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必要时遵医嘱约束保护病人。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导管滑脱。,安全防护:,病人的防护 我科予设立单间病房,病人物品及护理病人时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焚烧处理,病室每天用消毒液拖地,拖把专用,并用紫外线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 首先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克服恐惧心理,做好个人及家属陪护的防护指导。减少家属的探视。该病不经呼吸道、性接触传播,不能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脑脊液,不能接触开放性伤口。必须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脑脊液时,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措施。 家属的防护 指导家属做好自我防护,同医护人员防护.,防护措施:,护理体会,克雅氏病是一种少见的可传播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异性脑电图和MRI改变是诊断的标准,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在院感防控方面具有特殊性,虽然死亡率极高,但是细致的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终时减轻痛苦。,感谢 聆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