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剧曲选补充讲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921574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9剧曲选补充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l9剧曲选补充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l9剧曲选补充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l9剧曲选补充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9剧曲选补充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9剧曲选补充讲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9劇曲選-中國古典重要劇曲簡介竇娥冤寫作背景元王朝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四個等級的人政治地位和待遇都不同,漢人和南人受到百般歧視。在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下,各族勞動人民都過著悲慘的日子。貪汙橫行,冤案多得數也數不清,元成宗時期,貪贓枉法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據元史記載大德七年這一年,發現的冤案就有5176件,因為貪贓過錯被革職的官員有18437人,占官吏總數的十分之七。竇娥的悲劇就發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竇娥冤一劇即反映了元代人們不幸的遭遇、共同的厄運,揭示了吏治的腐敗。同時也寄望有廉能的胥吏,為他們申冤理枉,以求從今後把金牌勢劍從頭擺,將濫官汙吏都殺壞,與天子分憂,萬民除害。關漢卿藉著竇娥冤深

2、刻的揭露了造成悲劇的社會根源,有力的撻伐元代政治的黑暗面,喊出人民蓄積已久的反抗心聲,告訴我們善惡到頭終有報,這就是為什麼竇娥冤七百年來一直撼動人心的原因。竇娥冤簡介竇娥冤全稱感天動地竇娥冤,是關漢卿晚年所作,他參考了漢書于定國傳和干寶搜神記中東海孝婦的故事,發展出屬於元代的悲劇情節。根據于定國傳記載:東海有孝婦,少寡無子,侍姑恭謹,姑欲其改嫁,終不肯。姑又懼己累孝婦,乃自殺。姑之女告吏婦殺我母。于定國以為此婦養姑十餘年,以孝聞,必不殺其姑,然太守不聽,竟論孝婦死罪,郡中枯旱三年。另搜神記亦載此事,內容相仿,惟明著孝婦之名為周青,並有行刑時,血緣旛竹而上,又緣旛竹而下的描寫。竇娥冤共計四折一楔

3、子:1.楔子:女主角竇端雲自小因為父親竇天章無錢還債,被送到蔡家當兒媳婦(即童養媳),改名竇娥。2.第一折:婚後兩年,竇娥丈夫去世,竇娥與蔡婆婆相依為命。蔡婆婆向賽盧醫討債,失敗之餘反而更差點被勒死,恰好獲張驢兒父子所救。不料張驢兒是個流氓,趁機搬進蔡家後,威迫婆媳與他們父子成親,竇娥嚴辭拒絕。3.第二折:蔡婆婆想吃羊湯,張驢兒想藉機毒死蔡婆婆而強娶竇娥(張驢兒以告發企圖勒死蔡婆婆之事威脅,向賽盧醫討來毒藥),不料反而被父親誤吃、毒死了張父,張驢兒於是誣告竇娥殺人之罪。太守桃杌嚴刑逼供,竇娥不忍心婆婆連同受罪,便含冤招認毒死公公,被判斬刑。4.第三折:竇娥被押赴刑場。臨刑前,竇娥為表明自己冤屈

4、,指天立誓,死後將血濺白練而血不沾地、六月飛霜(降雪)三尺掩其屍、楚州大旱三年,結果全部應驗。5.第四折:三年後,竇娥的冤魂向已經擔任廉訪使的父親控訴,案情重審,將賽盧醫發配充軍、昏官桃杌革職永不敘用、張驢兒斬首,竇娥冤情得以昭彰。最後竇娥的冤魂希望父親竇天章能夠將親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竇娥盡孝道,竇父應允,全劇結束。元雜劇所塑造的竇娥形象以及其社會意義竇娥冤完美地體現了關漢卿劇作中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特別竇娥臨死前的三樁誓願,雖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但作者卻用浪漫主義手法都描寫成了現實,要顯些靈聖給世人傳,使人人都知道竇娥委實冤情不淺!這大大強化了竇娥的反抗性格,凸顯出她敢於抗爭的

5、滿腔復仇怒火,成了千千萬萬受迫害婦女的典型代表。(一)關漢卿救風塵本劇講妓女趙盼兒用風月調情手段,把淪落於不幸婚姻的姐妹解救出來。劇中趙盼兒的同行姐妹宋引章年輕幼稚,禁不住周同知兒子周舍虛情甜蜜的哄騙,拋棄原有婚約的老實秀才安秀實,嫁給周舍。趙盼兒一方面對浪蕩子弟的本性早有認識;另一方面為安秀實和宋引章的未來著想,出面勸阻,可是宋引章執迷不悟。婚後,宋引章被周舍朝打暮罵,受盡虐待,宋引章無法忍受,向趙盼兒求救。趙盼兒精心安排圈套,施展風月手段,誘使周舍入彀。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帶上娶親所需的羊酒花紅等財物,到鄭州找到周舍,假意向周舍表達一向愛慕之心,要周舍休了宋引章,然後嫁給周舍。喜新厭舊的周舍

6、以為趙盼兒真心要嫁,於是休了宋引章,結果周舍尖擔兩頭脫,既沒娶到趙盼兒,又走了宋引章。告到官中,清官鄭州太守判杖責周舍六十,宋引章仍嫁安秀實為妻。(二)關漢卿拜月亭金朝末年時,蒙古軍入侵,金主殺了主戰派大臣陀滿海牙,其子陀滿興福在逃亡中和書生蔣世隆結為兄弟。逃難中,蔣世隆和妹妹蔣瑞蓮失散,同時,兵部尚書王鎮的夫人和女兒王瑞蘭也在戰亂中失散。蔣世隆在呼叫妹妹瑞蓮時,瑞蘭誤聽而跑去相認,並為了安全,和世隆假作夫妻結伴同行。兩人在患難中產生愛情,在旅店主人見證下結為夫婦。蔣瑞蓮和哥哥失散後,遇見王夫人,被收為義女。後王鎮出使歸來,在旅店中巧遇女兒瑞蘭,因嫌棄世隆貧寒,強逼女兒拋下重病的丈夫和他一起回

7、家。王鎮一家在汴京團聚後,瑞蘭思念丈夫,在拜月亭對月禱告,心意被瑞蓮知道後,始知兩人竟為姑嫂。後來,世隆和興福各考取文武狀元,王鎮奉旨為二女招親,王瑞蘭招蔣世隆,蔣瑞蓮招陀滿興福,於是夫婦兄妹大團圓。(三)白樸牆頭馬上工部尚書裴行儉兒子裴少俊與洛陽總管李世傑女兒李千金一見鍾情,互相贈詩表達愛慕之情,李千金並在詩中相約幽會,被發現後雙雙私奔。裴少俊將李千金藏匿在自家後花園中,過了七年,生了一子一女。後被裴行儉發現,李千金受到辱罵和刁難,但李理直氣壯為自己的愛情選擇辯護,結果裴少俊被逼立即休妻並上朝應舉。後來裴少俊考取狀元,任洛陽縣尹,要和李千金重做夫妻,被李拒絕,裴尚書夫婦也帶著孫兒和禮物趕來賠

8、罪。最後因不忍兒女哭啼求情,李千金才重回裴家,夫婦團圓。(四)白樸梧桐雨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帳下裨將(副使、偏將)安祿山,征討契丹失敗,論罪當斬。但張愛其驍勇善戰,於是送京候判。進京後,明皇喜愛祿山善於應旨,便留作白衣將領。又因楊貴妃欣賞安祿山的胡旋舞,明皇將安封為貴妃義子,加封平章政事,留在宮中。後因楊國忠、張九齡等屢次進諫,使安祿山離開朝廷,出任范陽節度使。天寶某年七月七日,楊貴妃與明皇在長生殿,因感牛郎織女,年年相見,天長地久,便對星定盟,願百年以後,世世永為夫婦,明皇並賜貴妃金釵鈿盒,以為信物。天寶十四年,秋,安祿山反。明皇率眾倉皇逃難。到馬嵬坡時,軍心大變,不肯前進。右龍武將軍陳玄禮,請

9、誅楊國忠及楊貴妃,以定軍心。明皇無奈,只得命貴妃自盡。安史亂平,明皇返京退位,寂寞冷清。日夜苦思貴妃,在雨打梧桐的秋雨中悲傷地追思往事。(五)馬致遠黃粱夢士人呂岩,字洞賓,赴京應試,在邯鄲道黃化店休息吃飯,鍾離權進店點化他。洞賓卻不受教化,困倦睡去,鍾離權藉機讓他在夢中輪迴,使他看破酒色財氣。夢中,洞賓高升為兵馬大元帥,並入贅高太尉家,生有一子一女。因遇到吳元濟造反,洞賓領兵討伐。高太尉設宴送行,洞賓因飲酒嘔血,因此戒酒。在陣前,洞賓受吳元濟金珠行賄,不戰而回。到家,發現妻與人私通,其妻在畏懼下,密告洞賓納賄縱敵,洞賓被發配到沙門島。流放途中,飢寒交迫,投宿在老婦家,其子打獵回來,摔死洞賓子女

10、,又追殺他,不覺驚嚇醒來,才知是浮夢一場。洞賓醒後,見黃化店王婆所煮的黃粱米還未熟,而自身在夢中已歷盡酒、色、財、氣、人、我、是、非;貪、嗔、癡、愛;風、霜、雨、雪。於是省悟,隨鍾離權學道,位列仙班。(六)馬致遠漢宮秋漢元帝沉溺聲色,滿朝文武腐敗無能,毛延壽在元帝選美過程中向昭君索賄未遂,便將美人繪像破壞,使昭君不獲君王召見。後因偶然機會見到元帝,被元帝寵幸,封為明妃。毛延壽自知罪惡敗露,於是畏罪潛逃,向匈奴奉獻美人圖。匈奴王得到昭君畫像,派兵侵犯漢朝邊境,強索昭君。漢朝兵馬不利,滿朝文武束手無策。危難之際,昭君情願和番以息刀兵。元帝無奈,在灞橋餞送昭君。昭君行至漢匈交界處,自投黑江而死。元帝

11、孤身隻影,對著美人圖,在秋夜的雁聲淒楚中,無限思念昭君。最後匈奴王見昭君已死,綁送毛延壽來漢朝斬首,情願重新講和。(七)馬致遠陳摶高臥這是齣仕隱劇,敘述隱居在太華山的隱士陳摶,藉賣卜為生。有一天,趙玄朗(即後之宋太祖)前往占卜,陳摶知趙日後是真命天子,於是邀至酒館慶賀。後來宋太祖登基,厚禮邀迎陳摶入京,但因陳摶無意仕途,又淡泊名利,雖被堅請進京,但辭官不就。宋太祖陸續送來許多珍品異寶,陳摶仍不被打動,甚至齁齁入睡,不予理會。太祖無法強迫,便在宮中建一間道觀,請陳摶主持,並封他為一品真人,以示禮敬之意。(八)鄭光祖倩女離魂張倩女與王文舉指腹為婚。後來王的父母與張父均已過世,王家家道中落,無力完婚

12、。王文舉赴長安應試,順道探望張氏母女,張母命以兄妹之禮相見,而不提親事。文舉問張母原因,張母以其功名未就,張家不婚白衣秀才來婉拒,文舉失望離開。倩女心繫文舉,見其離去,黯然消魂,從此朝夕想念,奄奄成病,一晚,魂魄竟離家去尋找文舉。文舉夜裡泊舟江上,忽見倩女來訪,文舉感其情意,便偕同進京。文舉考上狀元後,寄信給張母,謂即將攜女返家,張母納悶,因倩女正臥病不起。文舉偕倩女魂魄回來,張母大驚,以為妖孽。女魂走到內室,和原體復合,倩女如夢初醒,家人稱奇不已,於是安排完婚。(九)王實甫西廂記唐貞元間書生張珙,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發生愛情。時河橋守將孫飛虎兵圍普救寺,強索鶯鶯為妻,崔夫人當眾許

13、願:有退得賊兵者以鶯鶯許之,張珙馳函好友白馬將軍杜確發兵解圍。然崔夫人嫌張貧寒而賴婚,張珙相思成疾,鶯鶯在侍婢紅娘撮合下,夜奔西廂探慰張珙,事為崔夫人發覺,拷問紅娘,紅娘據實以告。夫人不得已而將鶯鶯許配張珙,但又藉口不招白衣女婿,迫張上京趕考,鶯鶯與張珙滿懷離愁而別。鶯鶯空守西廂,思君心切,和紅娘一道耐心苦等。張生終於中了狀元,衣錦榮歸,和鶯鶯團圓。(十)紀君祥趙氏孤兒題材取自史記趙世家,敘述春秋時代晉靈公的大臣趙盾,受奸人屠岸賈陷害,家族三百多人被滿門殺害。只剩一個孤兒被程嬰救出。為了保護遺孤,程嬰以自己的兒子頂替獻出;與趙盾生死之交的公孫杵臼,也自願犧牲自己,假意收留趙氏孤兒,讓程嬰去通報

14、,換取屠岸賈對程嬰的信任。程嬰被屠岸賈視作心腹以後,趙氏孤兒得以倖存,並被屠岸賈收為義子。直到二十年後,趙氏孤兒長大成人,文武有成,經程嬰告知原委後,知道自己的身世,終於為趙氏家族復仇雪恨。(十一)高明琵琶記琵琶記是高明在元末避亂隱居寧波城東櫟社時根據長期在民間流傳的南戲趙貞女改編的。趙貞女寫蔡伯喈上京應舉,貪戀富貴功名,長期不歸,趙五娘獨力支援門戶,在蔡家父母死後到京師尋訪伯喈,伯喈不認,最後以馬踩趙五娘,雷轟蔡伯喈結束。陸游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詩:“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可能這故事在搬上舞臺之前,已在民間流傳。戲中情節並不符歷史人物蔡伯喈的真實,

15、然而戲劇的矛盾是尖銳的,傾向是鮮明的。它通過蔡伯喈的背親棄婦,反映了封建文人一旦飛黃騰達就要棄妻再娶的現實,從而深刻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高明把譴責蔡伯喈背親棄婦的趙貞女改為歌頌蔡伯喈全忠全孝的琵琶記,他的主觀意圖是借此宣揚封建道德。他在全戲開場時說:“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瑣碎不堪觀。正是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又說:“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子孝共妻賢。”都表明了他的創作意圖。在這種創作意圖指導之下,故事內容改變很大。蔡伯喈原來是個孝子,同趙五娘結婚後夫婦感情也很好。他本來不想去應考,他父親蔡公不從。他考中狀元後,牛府招他入贅,他辭婚,牛丞相不從。他辭官,朝廷又不從。這

16、“三不從”是高明把蔡伯喈寫成全忠全孝的主要關目。蔡伯喈入京之後,他故鄉陳留遇到嚴重的災荒,趙五娘獨力維持一家生活,蔡公、蔡婆先後在饑餓中死去。趙五娘一路彈唱琵琶詞行乞,到京師尋覓蔡伯喈。 由於牛氏的賢惠和牛丞相的回心轉意,她終於和蔡伯喈團圓,並且得到了朝廷的旌表。由於作家主觀上企圖通過“有貞有烈趙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來宣揚封建道德,作品中的人物都被塗上了封建說教的色彩,連趙五娘也不例外。甚至在她乞丐尋夫時,還聲明自己“只怕公婆絕後”,不是為“尋夫遠遊”。蔡伯喈口裏幾乎無時無刻不思念父母和趙五娘,給人一個孝子義夫的假像。牛氏除少數場合外,就成為作者主觀安排的宣傳封建教條的傳聲筒。本劇人物個性鮮明,曲辭道白精絕,演來極為纏綿悱惻,故王國維讚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