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解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9792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解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经验总结内容摘要:有一段时间里,幼儿园出现了时间、内容、方法上的小学化现象,大量的家庭作业,沉重的书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为了防止和纠正这些现象,2010年起借着安徽省科学保教的东风,开展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工作。一、加强业务指导,坚持科学保教。1、组织各园学习幼教理论,转变教师教育观念。2、引导各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坚持业务视导,引导各园走上规范化轨道。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聘请专家对教师培训。2、县内开展一系列培训。3、提供各项研讨交流平台。4、成立中心教研组,以点带面,共同提高。5、送教下乡。三、指导幼儿园做

2、好幼小衔接,要求幼儿园、小学方面做好对接。四、指导各园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1、指导各园掌握家长工作的方式与方法。2、探讨交流家长工作的经验。关键词: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游戏正文:可曾记得,物质匮乏年代,既没有今天昂贵的电动、毛绒玩具,也没有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孩子们三五成群,快乐地玩着,院子里、街道边、操场上以及上学的路上都留下了他们欢乐的笑声。可有一段时间里,有些幼儿园识字、拼音、英语取代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围坐在老师周围的半圆形,也被整齐划一摆放的小学课桌所替代,漂亮的布娃娃也演变成沉重的小书包。孩子们短暂的童年在“纸笔和书本”上度过。时间、内容、方法的小学化,大量的家庭作业,

3、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为了防止和纠正拔苗助长现象。2010年我们借着安徽省科学保教的东风,开展了此项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一、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坚持科学保教2009年6月,安徽省出台了关于严禁使用幼儿教材等问题的紧急通知,取消了幼儿园使用教材,一时间,教师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如何引导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成为教研部门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开展一系列活动。1、组织各园学习幼教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每一次教学改革,改到痛处的其实是教师。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教师更多把大量时间留给孩子拼命地做作业,省时省力。却损伤了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教师必要转变教育观念

4、,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儿园的行为指南。因此组织各级各类幼儿园学习纲要、规程,组织县幼教中心组学习朱家雄教授的幼儿园课程,并开展了“学习纲要大讨论”、“学纲要见行动”等活动,教师们在学习中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2、引导各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但说着容易,做着难。许多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习惯了“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小学化教学模式。要求其进行游戏化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幼师毕业生也随波逐流,没有教玩具,拿着书本枯燥说教。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全县幼儿园观摩

5、研讨活动。每学期都组织教师观摩县示范幼儿园的优质课,通过观摩教师们了解游戏化教学的特点。也为他们提供了游戏化教学范式。组织教玩具制作比赛。为了丰富幼儿操作材料,让幼儿有东西玩,让教师上课有教具,课堂更加生动。我们2010、2011年组织了两次全县幼儿园教师教玩具制作比赛及观摩活动。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了幼儿晨练的体育器械,科学小实验教具,益智玩具以及上课用的各种教具等,这项活动为教师教育教学中如何为幼儿提供教玩具打开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好多教师观摩活动以后,在制作教玩具方面,从模仿到创新,有了质的飞跃,有效推动了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开展。开展民间游戏案例征集。许多民间游戏好玩省钱,

6、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了丰富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我们组织开展“全县幼儿园教师民间游戏征集评选”活动,并将好的民间游戏案例汇编成民间游戏汇编,这本册子每园一本,对各园开展游戏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开展区角游戏观摩活动。区角游戏形式多样,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许多农村园抱怨开展区角游戏,一没场地,二没资金,无法进行。通过组织观摩县幼儿园的利用废旧物品和灵西中心幼儿园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区角布置及游戏。全县幼儿园教师明白了活动教材就在身边,随手捻来,关键是用心去组织。现在各中心园基本上都有区角布置和区角游戏活动。3、坚持业务视导,引导各园走上规范化轨道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走上规范化轨道,首先要从常规工作

7、抓起。从2010年起坚持每年对全县乡镇中心园、部分民办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12次的业务视导,业务视导小组通过查资料、看档案、进班听课、访问家长等形式,全面了解幼儿园工作。检查内容大到园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教研计划、课程设置、一日活动安排等,小到这些计划执行的过程性材料,区角布置及活动,视导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和指导,彻底纠正不规范、不科学的小学化现象。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各类幼儿园特别是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基本走上规范化轨道上来。4、送教下乡教育局教研室定期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送优质课下乡活动,带动农村幼儿园坚持游戏化教学,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目的。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8、幼儿教师的质量是关乎于幼儿园科学保教质量,要使幼儿园各项工作能够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加强教师培训刻不容缓。1、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专家的影响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2012年请安师大吴玲、赵学菊2位教师给全县幼儿园教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发展与教育、早期阅读的理念与实践讲座,2011年请宿州市课题专家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2、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从2010年起,每年暑期都对全县教师进行3天左右的集中培训。有早操编排培训,五大领域各科教材教法培训、音乐舞蹈技能培训。各种教学法培训细致,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如音乐教学法培训,将音乐教学内容分成歌唱活动

9、、打击乐、音乐欣赏、音乐游戏等形式,逐类向教师讲解如何上课并现场举例示范。通过培训教师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有感性经验,收获大、效果好,回去以后结合各园实际进行实践,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没有教材不会上课的问题,从而基本上杜绝了“小学化”现象。3、提供各项观摩研讨交流平台。提供各类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在研讨课上教师的智慧得以交流,观点得到碰撞,取长补短。示范园提供的观摩课给农村园教师传达新的教学理念,也提供游戏化教学的范式,对于迅速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效果显著,也是是欢迎的一种形式。4、成立中心教研组,以点带面,共同提高。为了使城乡教师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们成立全县幼教中心教研组,中心教研组

10、组长由幼教教研员担任,成员由各幼儿园的园长或骨干教师组成。中心教研组建立教学教研活动网络,信息沟通顺畅,也能达到资源共享。中心组成员每学期集中活动23次,活动内容是解决全县幼教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习研讨回本园实践再研讨形成经验。各中心组成员对本乡镇幼师进行二级培训,把经验和体会传授给本乡镇幼儿教师,这样以少带多,以点带面,共同提高全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三、指导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过去许多幼儿园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不适应小学生活学习,出现了上课讲话,随便走动,打铃不知按时进班,作业不能按要求完成的情况,家长就片面地认为幼儿园教育出现了问题,埋怨幼儿园认识字少了,拼音教少了,字写少了,反过来要

11、求幼儿园去教大量知识、写字技能以适应小学教育。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心理将小学部分学习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拼命在知识上加码,严重摧残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孰不知幼儿入学不适应是幼小衔接工作没有做好。所以说作为教育机构要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必须指导各园做好幼小衔接。要求幼儿园方面:1、加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大班就要做好各项准备。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孩子缺一两节课无所谓,随意地带孩子走亲戚串朋友,因此造成了幼儿园孩子来去自由,随意缺课的情况。所以要要求大班幼儿严格遵守幼儿园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允许无故旷课。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2、。培养其规则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认真倾如别人发言的习惯,回答问题举手的习惯,以及听铃声上课进教室的习惯等。其次幼儿园在教学时间上,大班末期尽可能将时间延长到35分钟,与小学40分钟接近。再次教学内容上,选择教参上与一年级有衔接的内容,如时间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物体的形状,分类排序等,最后是注重幼儿前书写技能和前阅读能力的训练。让幼儿初步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书写工具、书写规则、书写姿势。让他们掌握翻阅图书的经验和规则方式。教学形式上在大班末期最后12周可模仿小学桌椅摆放的形式上课,减少游戏时间,总之为幼儿全方位适应小学教育提前做好准备。2、加强教师对接训练

13、。许多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小学教育特点,幼儿大班快毕业了,仍然以低结构教学形式进行,游戏时间过多,因而造成幼儿入学后没有时间观念。有的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对小学教育要求不甚了解,所教知识不够规范,养成幼儿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田字格认识的误区等。加强幼儿园教师技能对接训练也很有必要,我们要求各中心园每学期要组织1次参观小学活动,要教师和幼儿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小学教师与幼师毕业生进行结对活动,让教师掌握小学教育的技能和方法。开展这些活动不是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而是使教师掌握的所有小学教育技能必须是正确无误的,让教师能给幼儿正确的

14、示范和概念。另外教师还要找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最佳点,这样既防止小学化现象,又能让幼儿顺利过渡。小学方面要求:1、教育局暑假出台文件严禁招生不足龄幼儿入学,不得进行招生选拔考试,下发了灵璧县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小学严格执行;2、要求配合幼儿园做好衔接工作,开放低年级课堂;3、进入幼儿园宣传小学教育特点,向家长授课,让更多家长懂得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人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四、指导各园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共育合力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背后实质是一群幼教专业人士被家长牵着鼻子走。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严重失职,有些幼儿园的园长家长工作做得不到位,还给自己不规范的工作找到

15、许多借口。要让幼儿园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必须做好家长工作。指导各园掌握家长工作的方式与方法。1、开好家长会。家长会形式多样有家长委员会成员会、新生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全校性的家长会。无论哪种形式其目的是向家长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讲明小学化现象的弊端,让家长了解如何教育孩子,这样能让家长转变观念,理解和支持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做法。2、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科学保教水平的重要机构,家长在家长学校里掌握了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就不会要求幼儿园再教小学知识。3、办好家长开放日。要求各园至少每学期向家长开放活动1次,让家长请进课堂,了解幼儿园教师如何上课的,也有利于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同时

16、教师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需求。4、利用宣传栏、家长园地、家长小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知识,也可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如建立幼儿园网站、园长信箱、班级家长群等。目前县幼儿园和部分民办园在这方面做得出色。5、利用“亲子游戏”、家长助教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园共育。近几年来许多幼儿园都有意识让家长参与幼儿园六一活动、元旦联欢。让许多特殊职业的家长:医生、护士、环保人员、消防人士等走近幼儿园课堂,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更有利于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实现了家园共育,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幼儿园的良好氛围。总之采取各种形式做好家长的工作,家长在合作中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孩子的发展,也充分感受到幼儿园科学保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非拔苗助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