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器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89721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颤器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除颤器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除颤器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除颤器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除颤器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颤器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颤器和简易呼吸气囊使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除颤器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小儿,成人),雷波,除颤器的使用,心脏电复律的定义: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 被称为电击除颤。,心脏电复律的目的: 强迫心脏在瞬间几乎全部处于除极状态,造成瞬间停搏,使心肌各部分的活动相位一致,这样就可能让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重新起搏心脏,控制心搏转复为窦性心律。 早期电除颤理由: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未行转复室颤数分钟内就可能

2、转为心脏停搏。,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基本CPR技术并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除颤电极板位置:前尖位: 胸骨右缘锁骨下 方,乳头的左侧电极板的中心在腋中线上。 除颤波形和能量水平: 单相波形电除颤:360 双相波形电除颤:150200,除颤效果的评价 电击后5秒钟心电显示心搏停止或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 恢复有效心律 除颤用物准备 除颤器、导电膏盐水纱布 电除颤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 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除颤的方法,1.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患者平卧于硬板床。 能量选择。 将电极板

3、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放于患者胸壁上。 按下充电按钮,此时会听到连续的充电声而 不是蜂鸣声。 将电极板放于患者的胸壁上,优化与病人的接触。 清楚响亮的喊一声“离床”。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的身体离开床缘,后,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经过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 电除颤。 解除除颤时,按解除按钮。如秒未执行除颤电击,除颤器将自动解除。 操作完毕,关闭电源,复原按钮,清理电极板,按规定位置准确摆好。,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保证操作中的安全 ,患者去除假牙; 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掌握好手柄压力; 保持电极

4、板的清洁、间隔10cm; 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 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CPR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电除颤, 以减少跨胸动电阻抗。,电除颤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 早搏、室颤、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低血压、肺水肿、栓塞。 心肌损伤。 皮肤灼伤等。 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 保证仪器整洁、干燥、完整,用物齐全,仪器 上不得放置其他物品;,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 使用后清洁导联线、电极板,注意保护屏幕严 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 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 每日应开机测试仪

5、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简易呼吸器囊的使用,定义: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气囊容积与最大吐出量,280/100ml 1500/1350ml 550/350ml,基本工作原理,正压,挤压,挤压,鸭嘴阀,出气阀,进气,呼气,进气,松开,松开,呼气,出气,鸭嘴阀,呼吸气囊的结构:四个部分,六个阀,面罩,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 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呼吸气囊的构造,安全阀,充气阀,

6、保护肺部免于受到高压力之伤害。当球内压力达到40cmH2O时,压力会自动开启,面罩内充气约2/3-3/4 成人110-120ml 儿童50-60ml,简易呼吸气囊的适应症,心肺复苏; 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和呼吸肌麻痹; 各种大型的手术中; 转运危重患者时; 在意外事件中的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 ),简易呼吸气囊的禁忌症,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 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肺大泡 张力性气胸 大量胸腔积液 活动性肺结核等,简易呼吸器操作方法,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介绍: (一) 评估适应证 (二) 开放气道 (三) 使用面罩 (四) 挤压球囊 (五) 观察与

7、监测,评估,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 立即通知医生。 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应备氧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 使储气袋充盈。,呼吸气囊操作方法,1.将病人仰卧,去枕、平卧;清除口鼻异物及活动性假牙等任何可见的异物。 2.开放气道,必要时插入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3.将压力阀下压关闭,以增加送气压力(建立人工气道前关闭安全阀,建立人工气道后可打开)。压力安全阀作用:使送气压力自动调整在安全范围( 40cmH2O5cmH2O ),60 cmH2O气体会自动排出;调节氧流量,每分钟10L。 4.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将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额使其朝上,使气

8、道保持通畅。 5.将面罩紧扣口鼻,用“EC”手势,C手势压紧面罩,E手势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 标准: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垂直,儿童(18岁)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成60度角; 婴儿(1岁以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成30 度角。 双人球囊面罩通气效果更好,如还有第三人,可通气时压住环状软骨,防止气体冲入胃内。,单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仰面举颏法),手法扣面罩: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耳垂下方下颌角处,将下颌向前上托起,用右手挤压气囊挤压球囊时间应长于1秒钟,呼吸气囊挤压方法,1.单手法:用一手拇、食指固定

9、面罩,并紧压使病人口鼻与面罩紧合,其余三指放在颏下以维持病头呈后仰位。用另一手均匀挤压、放松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病人呼出气排入大气。重复挤压动作,2.双手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双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托颌法),双人施救者试气囊用(面罩装置) 患者头侧的施救者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面罩的周边提供完全的密封,施救者用剩下的手指举起下鄂和伸展颈部,同时观察胸部起伏,第二位施纠者慢慢挤压气囊(大于2秒钟)直到胸部隆起.,连接气管内管,如果患者插有气管内管及曾做气管切开者,应

10、摘除面罩,单向阀接头直接连接气管内管接头进行操作。,管接衔,注意事项:,3种通气频率 有心跳无呼吸:10-12次/分 建立人工气道:8-10次/分 心跳与呼吸均停止:30:2,8-12ml/kg,有氧源:400-600ml/次 无氧源:700-1100 ml/次 一般成人8-12ml/kg 儿童10ml/kg,呼吸频率 成人16-20次/分 儿童着情增加 新生儿40-60次/分,面罩内充气约2/3-3/4 成人110-120ml 儿童50-60ml,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1214次/分,吸呼比为1:23,潮气量略少。,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

11、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呼吸器使用后,呼吸活瓣、接头、面罩拆开,用肥皂水擦洗,清水冲净,再用1:400消毒灵浸泡30分钟,凉水冲净、晾干、装配好备用。,操作过程中应观察患者: 胸廓是否随着气囊的挤压而起伏 有无紫绀的情况 适当的呼吸频率 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 连接氧气时,注重氧气是否接实,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1.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放入500mg/L含氯消毒

12、液中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 2.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3.面罩,储气管、储气袋只需用95%酒精擦拭消毒即 可,禁用消毒剂侵泡,因容易损坏。 4.特殊感染患者,可使用环氧乙烷熏用一次 性的。 5.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并检查是否有损坏,将部件依顺序组装。做好测试工作,备用。,清洁与消毒,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查,A面罩完好无漏气,饱和度适宜,连接紧密 B单向阀工作正常 C球体完好无漏气 D贮气袋完好无漏气 E氧气导管完好,连接紧密,检测:,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 的自动弹回原状。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假如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3.将单向阀接上球体,并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 单向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如储气袋没有膨胀,请检 查单向阀、单向阀、储气袋是否组装正确。 4.将储气阀和储气袋接在一起,将气体挤入储气阀,使储气袋膨胀,将接头堵住,挤压储气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如未能察觉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