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施工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9566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漕河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漕河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漕河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漕河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漕河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漕河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漕河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原油田(东明)曲阜济南天然气管道工程漕河穿越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SY/T4079-95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验收规范1.2、SY0401-98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1.3、现场勘查了解的情况。2、工程概况漕河穿越处位于泰安岱岳区马庄镇以北,线路位置位于T5(3km +955.2m)- T6(4km +116.9m),穿越直管段总长49m,河南放坡长度33m,坡度为15.1%; 河北放坡长度28.5m, 坡度为15.82%;河床管沟最大开挖深度4.33m,河堤与河床最大高差为5.76m。堤内和堤上均布满杨树,河床内有流水,穿越处水面宽度约20m,水深0.5m左右。现场土

2、质主要为粉质粘土,河段附近地下水位埋深较小(小于3m)。穿越主管道为直缝埋弧焊钢管,规格型号为5087.9,材质为L320,防腐等级为加强级3PE。3、施工条件分析 漕河两岸大堤完整,河床内管道埋深为4.33m,河堤与河床高差5.76m,大堤与河床的高差较大,管沟开挖时需要将大堤挖开,开挖土方量大。因为地下水位仅有2m多,水位较高,增加了开挖的难度,需要采取降水措施。从现场情况看,河床内因为长期流水和积水,淤泥较深,所以在河床内组焊的可能性很小,需要考虑采取河外预制,进行拖管过河的方法。穿越处距路的距离均较远,也增加了管道的倒运距离。因为属于“U”字型河,河内又有流水,开挖导流沟困难,增加了施

3、工难度。堤内和堤上均长满杨树,施工前的工农工作需要提前考虑,并且因为开挖土方量较大,12m的作业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增加施工作业带的宽度。4、施工方案选择4.1导流方法选择4.1.1开挖导流沟 漕河属于“U”字型河,河床较窄。河堤上及堤内均植满杨树。若围堰开挖导流沟,则需要将导流沟开挖到河堤外。从现场地形看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以及后期的恢复工作量来说,存在如下困难:一、开挖土方量大,需要破坏较长的大堤;二、占地河需要毁坏的树木较多。从而给工农处理造成很大的难度,为此也可能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三、工程完工后的地貌恢复和大堤恢复量大,并且因为破坏多处大堤,容易对大堤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由此得出,

4、此种方法不适宜漕河穿越。4.1.2 设置导流槽(管) 目前河内水面宽度约 15 m,水深0.3m,流速也较慢,根据经验判断流速不会超过1.0m/s。水流量计算:V=150.314.5m3/s根据计算,采用2根DN 600钢管作为导流管就可以满足需要。导流管埋设在河床的一侧(东或西),便于拆除围堰时将其吊出。采用此方法,既可以减少导流沟的开挖土方量,也可减少占地。根据两种方法的比较。导流采用导流管的方式。4.2降水方法的选择由于泰安地区今年降雨量较往年丰沛,地下水位较高,在附近试挖发现,在挖到1m左右时就开始有地下水淅出,据此推断河床内地下水位则更高。为此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降水措施。降水方法有三

5、种:一、明沟排水;二、井点降水;三、管井降水。4.2.1明沟排水 明沟排水适用于管沟深度较浅,土质较好,不易塌方的地段施工,但该处管沟挖深接近4.5m,并且土质为粉质土和粉沙为主,易塌方,因此明沟排水方法不适用。4.2.2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方法对于地下水位高,粉土和粉沙土质均有较好的降水效果。但是井点降水工艺较复杂,设备投资大,前期准备及施工工期长,并且限于条件,该处的地质资料和相关数据不祥,给井点降水的有关计算造成较大困难,施工队伍的寻找也较困难,因此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4.2.3管井降水 管井降水法是采用当地水井常用的砼花管,利用打井机械在井位钻出孔洞后,将砼花管一节节沉入孔中,砼花管

6、外四周封填粗粒径的石英砂作为滤层。然后将潜水泵放入管井中抽排水,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该种方法施工简单,设备投资小,施工工期短,降水效果较好。根据上述三种方法的比较,确定采取管井降水的方法。4.3 开挖方法 开挖采用大开挖的方法,采取分层开挖。5、总体施工方案穿越采取大开挖的方式,管沟采取分层开挖,管道在河西岸整体预制。导水采用导流管,降水采用管井降水,管道拖拉到位后,安装配重块光缆敷设完毕后,进行管沟的回填及拆除围堰,导流管焊接无损探伤防腐补口、补伤合格。拖管过河的拆除和河道的恢复,大堤的恢复,后续的护坡等水工保护。6、施工方案6.1施工准备6.1.1穿越施工前后与当地水利管理部门联系

7、,办理施工许可证,在同意后方准施工。6.1.2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白施工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6.1.3准备围堰用的编织袋、草袋、防水布,围堰上用的导流管。6.1.4对施工中所用的设备、机具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性能良好。6.2施工方法及步骤6.2.1施工步骤测量放线便道修筑围堰、导流管安装穿越段管线预制、无损检测、补口补伤管沟开挖拖管过河、稳管管沟回填导流沟回填、导流管、围堰拆除试水压、清管水工保护、地面恢复。6.2.2施工方法6.2.2.1测量放线根据管道摆放位置,管沟开挖深度,确定施工作业带的占地宽度和长度。根据施工需要河堤外占地宽度40m,长度各50m(不包括原

8、作业带长度)河堤内占地宽度75m,利用全站仪测出管沟中心和管沟变坡点,打标识桩并用白灰线作标识。并做如下工作:确定穿越段与一般线路分界点;确定管线中心线,弹性曲线段设加密桩;确定上下围堰及导流沟位置和尺寸、确定作业带边界以及临时占地堆土边界;查明施工作业区需清理障碍物的工作量;放出管沟上开口边界,开挖中和开挖完后按要求复核管沟中心位置,沟宽及沟底标高。6.2.2.2管道的预制管道预制在河的一侧,需要将管道分两段预制,一段长度约110m,另一段长度约40m,管道的焊接要求防腐补口、补伤参见施工组织设计中相关内容,该段管线焊口需进行100%X射线检测。6.2.2.3围堰、导流 围堰采用编织袋装土,

9、上游围堰底宽1.5m、上底宽1.0m、高1.5m,围堰长度为50m。下游围堰底宽1.2m、上底宽0.8m、高1.0m,围堰长度为20m。围堰时为减少渗水量,采用防水彩条布铺在围堰的迎水面,底部用袋装土压实。堆积土袋时采用层层交错搭接的方式,增加堰体的稳定性。导流管利用2根600的钢管架设到两堰间。围堰砌筑、导流管安装完毕后,开始采用2.5#污水泵将堰内的残存水抽排到堰外。示意图如下:水流草袋装土围堰导流槽管 沟 沟河岸河岸6.2.2.4管井降水根据穿越处的地质情况和管沟深度和以往类似工程经验,管井布置按8m间距一个设置,管井采用250砼花管,井深68m。管井距管沟边距离为1.5m左右。打井聘用

10、当地专业人员施工,管沟开挖前,将潜水泵放入管井中进行抽排水,抽出的水采用加长的输水管排到下游。6.2.2.5管沟开挖大堤的开挖分二次进行,第一层先将大堤开挖到与堤外田地高差相同,开挖出的土方经过二次倒运,堆放两堤外的指定堆放点。开挖边坡比例1:0.5,上口开挖宽度15.5米、底部为12m。开挖到与堤外的田地高差相同时,利用2台挖掘机,开始从河床中间分别向两侧开挖,开挖也是采用分层开挖。第一层开挖上口按17.5m,底宽14m,开挖边坡比例1:0.5。第二层边坡比按1:1,管沟底宽2m,若遇粉砂层则加大边坡比例按1:2坡度开挖。示意图如下:2m2.3m1: 0.517.5m2m6m6mmm2m2m

11、1: 12m开挖的同时管井内的潜水泵要不间断地抽排井内积水,管沟开挖完成后、管道未下沟前潜水泵均要不间断地抽排水,抽出的水利用输水管排到下游。开挖的过程中要检查测量,发现偏离中心线时应立即整改,管沟沟底应平缓过度。为了保证管沟达到设计深度,予留一定的回淤、塌方量,管沟至少超挖0.5m。5 管沟开挖完毕,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进行共检。6 管沟开挖出的泥土要尽量向管沟一侧堆放,并且注意不要将管井填埋。6.2.2.6管线的预制、无损检测、防腐补口补伤在堤外进行,具体要求参见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6.2.2.7拖管过河(1)拖管牵引力的计算a 预制管段的质量 1m 5087.9 管道的重量

12、: M1dl=3.1450.80.797.85100100098.92kg110m5087.9 管道的重量:M298.9211010881.2kg;若计入防腐层的重量,则重量M310881.2+22011101.2kg=11.1t(1m钢管防腐层重量按2kg ) 管道外采用捆绑竹片、毛毡的方式保护防腐层,竹片、铁丝和毛毡的总重按1000kg=1t管道的全部重量M=11.1+1=12.1tb 管道的滑动摩擦力计算带外防护层的管道与土壤的摩擦系数f0.8则滑动摩擦力F=12.10.8=9.68t (按管道重量完全在地面上)经过上面计算,则拖管的牵引力F9.68t 。 钢丝绳的选择 a 根据Pg=0

13、.5d2 计算钢丝绳的直径d=13.9mm考虑其它不可预见因素,钢丝绳选择16.5mm,619 其破断拉力为12.3t, 实际拖管过程中,为减少摩擦阻力,采用前拖后送的方式。即管道前端采用拖拉机前拖,管道的后端采用吊管机抬吊一部分管段向前行进。减少管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轻对地面的压力,从而也减少了摩擦阻力,加快管道的拖管速度。 拖管前采用毛毡和竹片和铁丝将管道进行包覆,以保护管道的外防腐层不被划伤。管道前端采用盲板封堵,并焊接吊耳先将管道部分吊入管沟内。拖管时前端采用1台25T吊管机作为牵引,后边采用10T吊管机抬吊前送。拖管由专人指挥,两台设备保持相同的速度前行。管道拖拉前管沟内预留0.5

14、0.8m的水,使已经在沟内的管道可进行漂浮,减少拖拉阻力。管道到位后,将管沟内的水利用污水泵抽排到下游,将管道落到沟底。6.2.2.8 配重块的安装 利用吊装设备将配重块吊放到沟内,人工配合安装在管道上,配重块的间距为6m,配重块和管道间采用橡胶板隔离。6.2.2.9 管道就位后进行两端的连头,连头、光缆敷设完毕,进行管沟的回填,回填时应注意对光缆的保护。6.2.2.10 管沟回填完毕后进行围堰和导流管的拆除。6.2.2.11 管道的清管、试压因为管段较短,在管道安装过程中通过加强清管控制,确保管道内不留杂物,因此直接进行试压,试验强度压力为5.46Mpa,严密性压力为3.9Mpa。稳压时间:

15、强度试压4h,严密性试压24h。具体要求和步骤参见施工组织设计中清管试压的内容。试压完毕后,采用压风机将试压水通过清管器排出管道。6.2.2.12 地貌恢复和水工保护 大堤的恢复应采用分层夯填的方式,将原大堤的土全部回填到缺口处,回填0.50.8m后利用挖掘机进行碾压,压实后再回填第二层,以此类推。回填完毕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河坡护砌。其它具体施工要求参见施工组织设计地貌恢复和水工保护相关措施。6.3 HSE管理措施6.3.1 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使每位施工人员清楚施工中应注意的亊项。6.3.2 管沟应进行试挖,以此确定合理的边坡比。遇到流沙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采取加大边坡比或进行必要的支护的措施,防止管沟塌方。6.3.3 施工作业带应坚持满足施工需要即可的原则,不得随意扩大施工作业带宽度。对于作业带内的树木,村民希望移植的应在村民移植后再进行清理。6.3.4 施工中的废弃物应妥善收集后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6.3.5 管道拖管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