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94339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招生语文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准考证号: 姓 名: 毕业学校: 保密启用前 乐二中2017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和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28分)一、单选题(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慰藉/狼藉 咀嚼/咬文嚼字 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B. 摒弃/摈除 取缔/根深蒂固 自怨自艾/方兴未艾C. 贮存/伫立 肖像/惟妙惟肖 曲高和寡/随声附和D叱咤/诧异 弹劾/弹丸之地 鲜为人知/寡廉

2、鲜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震撼 候车室 一诺千斤 鼎力相助 B. 荣膺 明信片 人情练达 一泄千里C. 脉搏 挖墙脚 鬼鬼祟祟 饮鸠止渴 D. 寒暄 水龙头 食不果腹 销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华灯初上,青龙湖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C.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博得了广大读者的一致赞誉。D.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

3、是( )(1)“非典”过后,许多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但 有一部分人公共卫生意识淡薄,随地吐痰现象还屡见不鲜。(2)许多老一辈革命家 低微,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3)由于雨天路滑,一辆面包车不慎坠入河中,闻讯赶来的消防官兵正全力以赴 落水者。A.始终 出生 抢救 B.仍然 出身 营救C.始终 出身 营救 D.仍然 出生 抢救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

4、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三国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B.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C.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海上与巨大的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虽然最终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但他用行动证明: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要吃败仗的。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下了一辆车,但这车很

5、快就被霸道的刘四抢走了。二、(16分)7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8分,每空1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3)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4)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5) ,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6)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 。” (论语述而)8.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6分) “这是你是吗?” “是的。” “那你并没有死在哪个沟壑里,淹没在哪条溪流中?你也没有面黄肌瘦地流落在异乡人中间?” “没有

6、,先生,我现在是个独立自主的人了。” “独立自主!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在马德拉的叔叔去世了,他留给我五千英镑的遗产。” “你是个独立自主的人?你是个有钱人了?” “我对你说过,我不但有钱,先生,还是个独立自主的人。我自己的事情由我自己做主。” “难道你会留下来再也不离开了吗?” “当然除非你反对。我要做你的邻居,你的护士,你的管家。我发觉你很孤独,我要跟你做伴给你念书,陪你散步,坐在你身边,侍候你,做你的眼睛和双手。别再那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了,我亲爱的主人,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撇下你孤孤单单一个人。” 罗切斯特没有答话,显得神情严肃有点儿心不在焉。他叹了口气,刚张开嘴想要说什么,却又闭上

7、了。(1)上面的经典对白选自著名小说 ,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 (2分)(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我”有怎样的性格?(4分)9同学们在系列读书活动中纷纷交流自己的读书感言,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读书感言,请你在横线上续写下句。要求内容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可以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42分)三、诗歌鉴赏。(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0.“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

8、,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1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文言文阅读。(12分)使贪 刘基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

9、侯干城吴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坐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粱,君之国空了。臣窃为君忧之。”武侯曰:“善。”复进吴起。注:大梁:战国时期魏国都城。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 短: (2)汤不能臣务光 臣: (3)西有虎狼之秦 虎狼: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天下之士莫先焉 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B.不然君岂能臣之哉? 谓为信然。(隆中对)C.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

10、先生传)D.臣窃为君忧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2分)(2)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2分)15.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启用吴起的三个理由。(3分)五、现代文阅读。(25分)(一)经营好你的人生(12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

11、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有的同志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是必然要吃苦头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

12、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准考证号: 姓 名: 毕业学校: 在当今社会,不劳而获无异于痴人说梦,守株待兔只会遭人耻笑,踏实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

13、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何况我等这样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人世间,很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唯有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多一点经济头脑,多一点经营意识,使你的人生趋利避害,良好经营,赢得丰厚的收益,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经济学课程。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3分)17第段中举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道理?(2分)18第两段论证了怎样的观点(用文中的原话回答)?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19.读了本文,你准备怎样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3分) (二)枯萎的蒲公英(13分)叶子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