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山东师范大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9428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制度-山东师范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社会制度-山东师范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社会制度-山东师范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社会制度-山东师范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社会制度-山东师范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制度-山东师范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制度-山东师范大学(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课本217-223页) 所谓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资源有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 所谓社会阶层,是指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处于同一等级、层次的社会成员所组成的社会类属或社会集团。,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一) 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1自然差别 自然差别是根据自然属性(生理属性或生物属性)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性别、民族、肤色和容貌的差别。 2社会差别 社会差别是根据社会属性

2、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如职业差别、收入差别、教育差别、职务差别。社会差别是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态度和社会行为的重要变量。,(二)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中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社会地位既是人们相互识别、相互对待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社会互动过程中影响力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在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是社会经济地位,包含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声望三个方面的综合值。,(三)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社会地位是社会成员的社会属性差别的反映,由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多样性,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的位置并不完全一

3、致,出现了社会地位多重性的结果。,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一)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社会分化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功能专一化或专门化;二是地位多样化。如“党政一手抓”到“党政分工”。,社会分化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 一是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导致的专门化,可以提高社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二是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分化程度越高,协调的任务越重,协调的难度越大,协调的要求越高。,(二)社会分化的类型 1.水平分化 水平分化是指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类型的地位群体或集

4、团(也可以称为社会类属)。 2.垂直分化 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或集团,由垂直分化所导致的差别叫做社会不平等。,三、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垂直分化的结果,直接体现社会成员的地位差异,同时也是社会分层研究的基础。 分析社会不平等现象有许多视角: (一)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 法律上的不平等表现为不同的地位群体享有不同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这里的“法律”包括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总体上讲,法律上的不平等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事实上的不平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二)稳定性的不平等与暂时性的不平等 从时间的角度看,

5、社会不平等包括长期性的不平等和短期性的不平等。 (三)社会不平等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在阶级社会,社会不平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伴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有不同。 总体而言,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是绝对的。,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一)阶级的含义 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二)主要观点 第一,阶级是个历史范畴,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私有制是其产生的前提; 第二,划分阶级的标准是根据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共涉及三项指标:即对生产资料

6、的占有关系、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第三,阶级结构是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结构,是造成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现象的主要原因; 第四,与一定生产力相关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构成阶级结构的最基本形式,剥削阶级总是利用自己的特权对被剥削阶级实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第五,同一阶级的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极大的一致性; 第六,社会成员的阶级意识取决于他们对自己身份认同感的强弱,受阶级界限、阶级内部的同质性、社会垂直流动状况以及有意识引导等因素的影响; 第七,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一)韦伯的三位一体模式 1财富经济标准 财富反映

7、人们所拥有的经济财产,包括土地、金钱和其它物质产品。拥有财富的多少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物质享受,求学与就业机会,还会影响人们的社会政治观。,2权力政治标准 权力是指一些人对其他一些人施行控制和支配的能力,权力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个人权力,主要为个人拥有;另外一种是社会权力,即个人在科层制组织中的地位,是社会、组织赋予个人的权力。,3声望社会标准 声望是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和尊敬,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标准确定的。 韦伯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这三者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逐利、争权和追名,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把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韦伯还

8、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是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韦伯分层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首先,理论基础不同。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抓住社会分层现象中各种垂直分化的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即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正是这种占有关系的不同,决定着人们在其他社会活动中的差别。马克思认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不同占有关系为标准化分的阶级差别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这是一元的定性的分层标准。韦伯的分层理论回避私有制这个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的根源,只看到社会现象的表面差异,不分主次地把那些表面的派生的差异作为分层标准。,其次,是研究目的不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研究

9、目的在于揭露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罪恶,并主张通过公有制代替它。韦伯的理论则是为了改良社会运行机制,防止社会动荡,维护社会秩序。 最后,是最终结论不同。阶级理论主张通过废除私有制来从总体上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韦伯的理论则否认废除私有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断言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不平等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因而是永恒的。,(二)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使用的“精英”一词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英是一个中性的描述性概念,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就或冒尖的人。如大富翁,研究尖端科学的科学家,到处行骗又能逃脱法律惩罚的狡猾骗子,著名的诗人、棋手和运动员,丐帮的帮

10、主等等,他们是生存竞争中得到高分的人,在社会存在的赌博中交了好运的人。狭义的精英是指少数的统治者,他们制定政府的政策,作出重大决定。,帕累托把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分为两个阶层:一是低级阶层,或称为下层,是普通群众;二是高级阶层,或称为上层,是精英阶层。精英阶层又可分成两部分: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 帕累托认为,政治变化的形式就是一种类型的精英取代另一种类型精英的循环。,(三)帕森斯的职业分层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成员处于不同等级、层次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有用的;因为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转,就必须把成员安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发挥不同的功能。 帕森斯主张以职业作为社会分层

11、的标准,认为职业是阶层划分最重要的标准。帕森斯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都是依赖于职业的,职业的等级代表各个人的成就,从事不同的职业,就处于不同的阶层。,帕森斯的这一分层思想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学家的分层研究。美国社会学家经常通过调查把美国的一百多种职业按照声望高低排列出名次。 例如美国社会学家特莱曼在1977年发表的从比较的观点看社会声望一文中,对美国的73种职业打出等级分。,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内容(课本229-235页) 一、社会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一)社会分层的方法 1主观法(自我评分法) 2声誉法(声望法) 3客观法 4综合法 (二)社会分层的标准 1收入 2职业 3教育 4权力 5消费

12、,二、层内与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 (一)层内关系的定性研究 1阶层意识研究 2层内互动研究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冲突关系 3层内组织化程度研究 4阶层行动研究 (二)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 1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2阶层之间的竞争关系 3阶层之间的冲突关系 4阶层之间的合作关系 5阶层之间的流动关系,三、多元分层结构的量化研究 (一)社会多元分层结构的含义 社会多元分层结构是指由社会成员在分层空间中的具体分布确定的各分层地位的关联状态。 社会分层的标准是多元化的,不同标准的分层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根据不同分层标准得到的分层结构之间的组合就是社会多元分层结构。,(二)结构弹性分析 1、刚性结构 社

13、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位相关性,即不同分层属性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高。如一个人的收入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结果基本相同。 2、弹性结构 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弱的地位相关性,即不同分层属性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低。如一个人的收入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结果完全相同。,(三)多元分层结构与个人多重分层地位 1、个人多重分层地位间关系的类型: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 2、多元分层结构与个人多重分层地位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第四节 我国当代的社会分层 wanchenggao中国形成十大社会阶层.mht,第五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涵义 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

14、移动。,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2、根据代际关系,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3、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结构型流动与非结构型流动。,三、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1.个人因素 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两类。 先赋因素,指个人生而具有或自然得到的属性。 自致因素,指个人经后天学习和自己的社会行动得到的属性。,2、社会因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 (3)文化价值观念。,四、社会流动的功能 1、社会流动对个人发展的功能,第一,社会流动能够有效地激发

15、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第二,社会流动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使个人的生活具有新的内容。,第三,社会流动可以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2、社会流动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一,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保持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分层结构,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第二,社会流动有利于拓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接触界面,增进社会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相互联系。 第三,社会流动可以促进思想、文化、技术的交流。,五、未来中国的社会流动的政策建议 第一,消除户籍、就业、人事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缩小农民阶层。 第二,实行社会流动和社会评价中的绩效原则,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并实施有力的监督机制来保障社会公平的实现。,wanchenggao百度_枫林阁吧_让我们感动的照片.mh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