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9095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 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 , 以具体课文为例子 , 引入教学 , 举一反三 ,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 ,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 引导 、 促使学生领悟 、 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三个年级、六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具体见下各册各单元分表 ) 。分析课文,不要纠缠在一些细微末节,重点:1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和脉络,从字 词 句 节 段 篇 ,学会从具体内容中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 、学习掌握更多的词汇(读、写的基础 ) 。3 、读懂、理解、分

2、析课文的内容(从表层义 深层义 比喻义 象征义)及作者如何表达的基本方法。七年级上册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 ) ,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 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 : 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 ) ,立好规矩,打好基础。针对初一新生,要发扬继承好小学中学语文的一些传统(如认真书写、教师指导细致等 ) , 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学 、 自我分析的能力 。 基础能力培养的重点 一是阅读能力(重点是记叙文 ) ,二是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得一笔好字 ) , 三是写作能力 ( 逐步了解和掌握五种表达方式 , 重点是记叙文

3、) , 四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写作五种表达方式:叙述 记载人的行为经历,叙述事情的经过变化。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描写 写景状物,描摹景的氛围,形容物的形态。 一轮圆圆的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说明 剖析事物构造,解释概念含义(析理释义 ) 。 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议论 讲道理,明观点,论是非。 太阳从东方升起的道理谁都知道。抒情 抒发感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 。 啊,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练 习第一单元针对学生刚进入初中这样一个人生的转折 ,引导正确对待人生 : 人生是美好 、 曲

4、折而又需要去努力实现 ,关爱生命,体验 、 憧憬 、 思考人生。1 、 掌握词语 ( 备一词语本 ) ;2 、懂得文章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观点及基本的表达方法 ( 直接、间接)3 、重点学习叙述的表达手法 。4 、建立一些学习语文的规则(如记好笔记 、每周一篇周记 、每天练字等 ) 。1 在山的那边 (诗歌)1 、 了解诗歌特征及基本表达手法(形象中寄托感情或哲理 ) 。2 、 “ 山 ” 、 “ 海 ” 及 “ 寻海 ” 的含义。1 、收集一些 关于 人生诗歌;2 、学写诗歌。2 走一步,再走一步 (记叙文)1 、 记叙文的要素及基本要求。2 、 叙事 感慨(登山的艰巨及心理感受)叙事中说明一定

5、道理 ( 区别小学的记叙文 ) 。3 生命 , 生命 (杂文)杂文特点:夹叙甲议,重在议论(与前文比较 ) 。了解杂文 , 评论生活学习中的人、事 。4 紫藤罗瀑布 (抒情散文)1 、 由物及情、托物言情的手法(与前文相比 ) 。 2 、 诗化语言的体味。5 童趣 ( 文言文)介绍文言文知识 、 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字类活用 、句式 , 翻译 。 重点 : 之 、 或 。综合性练习自我介绍 ( 过去 、 现在 、将来)要突出一两件趣事、有意义事,介绍方法可多样。作 为第 一次作文。初中开始,学生将接触文言文,所以应明确初中文言文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在知识目标上,要围绕文言文阅读的一些基本规律和

6、方法展开教学(如实词的古今变化、虚词的运用、词类活用、主要的句式等 ) ,给予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归纳总结 ,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各篇课文又要根据要求突出一、两个重点,逐步深化,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实译能力 ) 。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练 习第二单元承前一单元 “ 人生 ” , 进行人生 、理想 、 价值观的教育 , 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 ( 远 、 近 ) 。学习和掌握记叙文中穿插议论、抒情手法 ,多种角度叙述 。掌握比喻的修辞方法。6 理想 (诗 )哲理诗(与前诗比较 ) ,掌握诗中大量比喻的含义,认

7、识比喻。仿 造比 喻句。7 短文两篇 (随笔式散文 )了解文章中的思想及作者如何表达。认识随笔的特点 : 围绕一点感慨 、情感,引伸发挥,不拘一格。提 倡写 随笔式周记8 人生寓言认识寓言的特点,了解文中的 “ 寓身 ” 和 “ 寓意 ” 。收 集寓 言并交流。9 我的信念 (自传文)认识第一人称的记叙方法,分析文中记叙、抒情、议论的运用。作文 : 我的信念10 论语十则 (文言文)介绍孔子和儒家思想。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翻译背诵。重点;说(通假 ) 、乎、则。收 集孔 孟警句。综合性练习走向社会学语文 引导 、 培养学生综合性 “ 大语文 ” 的观点(利用一切机会 ) 。设 计广 告或

8、者评 论常见广告 ,了 解社 会语 文运 用情况。寓言:寓言是一种隐含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作者把要说明的道理寄寓在故事中巧妙含蓄地表达出来 。 拉 封丹说 : “ 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 。 所讲述的故事好比身体 , 所给予人的教育好比灵魂 。 ” 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 , 到唐朝柳宗元开始,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西方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三)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练 习第三单元介绍有关 “ 美 ”的知识 , 引导学生欣赏 “ 美 ” 的事物。学习 “ 美 ” 的散文语言;学会如何描写景物(绘形 、 绘声、

9、绘色 ) ;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11 春 (写景散文)写景手法(选择角度、描写手法 ) 。学 写校 园景物。12 济南的冬天 ( 写景散文 )与上文比较,抓住不同特点写:一冬一春,一南一北。描写当地四季不同景物 。13 山中访友 (写景散文)叙述中穿插描写手法,移步换形的动态写法。结合 钱塘湖春行 诗 ( 动态)14 秋天 ( 诗 ) 写景抒情 背诵15 古代诗歌 写景抒情 背诵综合性练习 扩大阅读,学会描写。 写 一篇 描写 为主 的旅游散文 。第四单元介绍科技知识 ,培养科技素养和科学精神 ( 求真与探索 ) 。学习说明文知识 , 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 ( 说明次序 、 手法 ) 。16

10、化石吟 (诗)用文学形式表达科学知识(形象化 ) 。17 看云识天气 (说明文 )(自然现象)比喻、下定义的说明方式。18 绿色蝈蝈 (说明文 ) (动物)说明的顺序和角度。 写说明文19 月亮上的足迹 (记叙文)记叙中介绍科技知识。按事件经过记叙。20 山市 (文言文)了解 聊斋志异 一书 。文言字词 , 重点 : 无何 、为。综合性练习 收集月球的知识 、 故事 、诗词、传说。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四)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练 习第五单元亲情教育 。 从热爱家人开始 , 推及其他人 , “ 老吾老 ,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 以及人之幼 ” ,

11、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指导观察 、 积累生活细节 , 学习通过小事 、 细节写人 , 充满感情写人的手法 , 写好记叙文。21 风筝 (记叙文)生活中如何处理矛盾,培养互相体谅精神,化解生活中的矛盾。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鲁迅式笔法 ) 。22 羚羊木雕 (记叙文)正确处理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系。记叙的多样角度和笔法。写作练习 :记 叙亲 情或友情。23 散步 (记叙性散文)家庭亲情的体会。学习从平淡生活中挖掘题材、抒写情感的手法。24 诗两首 ( 散文诗、新诗)体会母爱。学习形象寄情的手法。了解散文诗的形式(散文的形式,诗歌的意境 ) 。25 世说新语 两则(文言文 )了解 世说新语 。 掌握

12、文言字词,句子成分省略。综合性练习关于亲情 、 友情的讨论 。收集关于亲情、友情的警句、故事。学 习多 种手 法的 记叙。本册教材共有古诗 15 首。从时代分:东汉三国 2 首,唐代 7 首,宋代 5 首,元代 1 首。从体裁分,古体四言(旧题乐府) 2 首,格律诗 9 首(七绝 5 首、五律 3 首、七律 1 首 )从题材内容看,一类写景抒情,一类写人生哲理。教学: 1 、熟读并延伸介绍有关古诗。2 、介绍有关诗歌和诗人的知识。3 、诗歌艺术手法:直抒情感、间接抒情(写景抒情,景中寓情 ) 。4 、诗歌语言特色和诗人风格。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五)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13、课 文 教 学 重 点 练 习第六单元本单元是想象丰富的童话世界,感受真 、 善美与假 、 丑 、 恶 。联想 、 想象在阅读 、 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 ,在阅读中再现生动形象 , 写作中更加丰富生动。26 皇帝的新衣 (童话)理解深刻的含义,鼓励说真话。学习生动的叙写手法(刻画人物、心理、性格 ) 。了解童话 。27 郭沫若诗两首 (新诗)体味诗歌中的美好世界 , 理解其中的含义 ( 结合形象分析 ) 。28 女娲造人 (神话故事)了解神话与神话故事。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 童话 )学会同情人、关心人。体会文中美好的意境、美好的感情。学写童话30 寓言四则 继续深入了解寓言特点,理解其中的含义。综合性练习收集、交流人类史前史的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童话 : 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 它通过奇异动人的幻想 , 奇妙曲折的情节间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儿童情趣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具有折射性(曲折反映现实)和变异性(虚构幻想)的特点。它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也便于学生学习写作,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神话 、 传说与神话故事 : 神话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