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绩效管理》课件 方振邦第四版第五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9002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26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性绩效管理》课件 方振邦第四版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战略性绩效管理》课件 方振邦第四版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战略性绩效管理》课件 方振邦第四版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战略性绩效管理》课件 方振邦第四版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战略性绩效管理》课件 方振邦第四版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性绩效管理》课件 方振邦第四版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性绩效管理》课件 方振邦第四版第五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性绩效管理 (第四版),方振邦 编著,战略性绩效管理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五章 绩效评价,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第三节 评价主体 第四节 评价周期 第五节 评价方法,第一节 概述,一、绩效评价的内涵 二、评价内容 三、绩效评价的类型 四、绩效评价的过程模型,一、绩效评价的内涵,绩效评价 (performance appraisal,PA) 是指根据绩效目标协议书所约定的评价周期和评价标准,由绩效管理主管部门选定的评价主体,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组织、部门及个人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 第一,绩效评价能够推进组织战略的实现。绩效评价的内容具有行为导向作用

2、第二,绩效评价能够促进绩效水平的提升。 第三,绩效评价结果能够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二、评价内容,(一)业绩评价 业绩评价一般是从数量、质量、时间和成本等角度来考虑的。但组织、部门和个人层面的业绩评价是有区别的。 (二)态度评价 在评价工作态度时,只评价其是否努力、认真地工作,工作中是否有干劲、有热情,是否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等即可,要忽略评价对象的职位高低或能力大小。,三、绩效评价的类型,(一)组织绩效评价 1.组织绩效评价系统的特征 2.组织绩效评价量表 ()组织绩效评价量表的功能在于考核评价 ()加减分项 ()数据来源与评价主体 (二)部门绩效评价 (三)个人绩效评价 1.领导班

3、子成员个人绩效评价 2.部门负责人绩效评价 3.普通员工个人绩效评价量表,四、绩效评价的过程模型,图52 绩效评价的过程模型,第五章 绩效评价,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第三节 评价主体 第四节 评价周期 第五节 评价方法,第二节 评价中常见的问题,一、评价系统的常见问题 二、评价主体误区,一、评价系统的常见问题,(1) 评价目的不明确。 (2) 评价标准缺失。 (3) 评价周期确定不合理。 (4) 评价方法选择不当。 (5) 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二、评价主体误区,(一)常见的评价主体误区 1.晕轮效应 2.逻辑误差 3.宽大化倾向 4.严格化倾向 5.中心化倾向 6.首因效应

4、 7.近因效应 8.评价者个人偏见 9.溢出效应,二、评价主体误区,(二)避免评价主体误区的方法 (1)清晰界定绩效评价指标,以避免晕轮效应、逻辑误差以及其它各种错误倾向的发生。 (2)使评价者正确认识绩效评价的目的,以避免宽大化倾向及中心化倾向。 (3)在必要的时候,综合使用强制分配法以避免宽大化倾向、严格化倾向和中心化倾向。 (4)宽大化倾向和中心化倾向的产生原因之一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评价的结果缺乏信心. (5) 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宽大化倾向和中心化倾向的发生。 (6)通过培训使评价者学会如何收集资料作为评价依据,以避免

5、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溢出效应.,第五章 绩效评价,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第三节 评价主体 第四节 评价周期 第五节 评价方法,第三节 评价主体,一、评价主体的选择 二、评价主体培训,一、评价主体的选择,(一)选择评价主体的一般原则 (1)知情原则 (2) 360度原则 (二)不同评价主体的比较 1.上级评价 2.同级评价 3.本人评价 4.下级评价 5.客户和供应商评价 (三)选择评价主体举例,二、评价主体培训,(一)为什么要进行评价主体培训 (二)评价主体培训的主要内容 1.关于避免评价主体误区的培训 2.关于绩效信息收集方法的培训 3.关于熟悉评价指标的培训 4.关于如何

6、确定绩效标准的培训 5.关于正确使用评价方法的培训 6.关于如何做好绩效反馈的培训,二、评价主体培训,(三)评价主体培训的实施 1.评价主体培训的时间 2.评价主体培训的具体实施形式 3.如何进行绩效评价实战培训 4.如何进行绩效反馈面谈实战培训,第五章 绩效评价,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第三节 评价主体 第四节 评价周期 第五节 评价方法,第四节 评价周期,一、与评价周期相关的概念 (一)绩效管理周期 (二)数据收集频率 二、评价周期的影响因素 (一)评价指标与评价周期 (二)管理层级与评价周期 (三)职位类型与评价周期 (四)绩效管理实施的时间与评价周期 (五)评价目的与评

7、价周期,第五章 绩效评价,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第三节 评价主体 第四节 评价周期 第五节 评价方法,第五节 评价方法,一、评价方法的分类 二、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和选择,一、评价方法的分类,(一)相对评价比较法 1.排序法 2.配对比较法 3.人物比较法 (二)绝对评价量表法 1.图尺度量表法 2.等级择一法 3.行为锚定量表法 4.混合标准量表法,5.综合尺度量表法 6.行为对照表法 7.行为观察量表法 (三)描述法 1.态度记录法 2.工作业绩记录法 3.指导记录法 4.关键事件法,二、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和选择,(一)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1.指标特性

8、 2.绩效数据的可获得性 3.评价结果的应用目的 4.评价方法的使用成本,几种常见评价方法的比较,关键词,绩效评价 (performance appraisal) 评价主体(performance appraiser) 评价方法(appraisal method) 比较法(comparison method) 量表法(scaling method) 描述法(essay method),复习思考题,1.试述绩效评价的过程模型。 2.试述绩效评价的行为导向作用。 3.绩效评价的内容有哪些?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4.评价主体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试对不同的主体进行比较。 5.常见的评价主体误区主要有哪几种?请结合实践中的情况,解释不同评价主体误区的含义和可能产生的原因。 6.试述主要的评价方法及各方法之间的区别。 7.在选择评价方法时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试结合实例,解释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