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8387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心理学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心理学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心理学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心理学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 学习 提要,1、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 3、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包括兴奋与抑制过程和诱导基本规律 5、内分泌系统对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内分泌系统对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理基础,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人的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它依存于什么? 来源于何处?,科学的心理观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脑是心理的器官 2、脑的机能反射 反射是有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

2、规律的应答反应。它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第二节 神经元,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一)神经细胞的结构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 神经系统内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虽然不尽相同,功能各异,但其结构主要由细 胞体、轴突和树突三个部分组成 树突及轴突接受与传递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典 型 的 神 经 元 模 式,二、神经兴奋方式神经冲动,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两种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

3、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一般而言,神经冲动沿细胞轴突迅速向邻近的或下一个(些)神经元传递,表现为神经冲动的传导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信息便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在神经元内部流动,在神经元的内、外部具有带电离子,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细胞膜内则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 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大约有70毫伏90毫伏的负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的电位差,使细胞膜发生极化现象,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元受到足够强的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变化 钠离子比钾离子和氯离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使钠离子内流

4、,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并高过膜外电位,使细胞膜内相对于细胞膜外变成正极,出现去极化状态,这种电位变化即为动作电位,三、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和实现的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突 触 传 递 模 式,第三节 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全身,与脑、脊髓和全身器官相联来接受刺激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则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一)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由与骨骼肌和感受器相联接的神经组成,1躯 体 神 经 系 统,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

5、成 把来自眼、耳、鼻、舌以及皮肤、肌肉、关节等外部刺激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知光亮、声音、疼痛、温度等变化,在中枢神经部位产生的分析综合后的神经冲动输送到运动器官和效应器,从而产生感官的、腺体的和肢体的运动反应 包括随意运动和不随意动作、调整姿势以及平衡活动等,它们都是由躯体神经系统加以控制的,2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控制身体内的不随意运动,如出汗、心跳、消化和血液循环等 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控制与决定的,即使当一个人睡着了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它们也不会停止活动,(二)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 调节身体器官的生理平衡,

6、维持人的基本动力与行为反应 协调人与社会关系复杂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大脑两半球皮层的机能活动是人类高级思维活动的物质载体,1脊髓 脊髓位于脊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具有两种功能,即脑神经传入与传出的中转站以及简单的反射控制中心。膝跳反射活动就是在脊髓水平上进行的 2脑 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脑,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与脑密切相关 人脑中含有人体中全部神经细胞的百分之九十,大约为140亿个神经细胞 人脑呈复杂的网状结构,在每一立方公分的组织内含有约四千万个突触,它们昼夜不停地活动 占人体2%的脑,要消耗身体供氧的五分之一左右,人脑是经历了漫长生物进化的结晶,经过了数次极为重要

7、的进化发展阶段,第一个进化阶段是爬行动物进化至哺乳类动物阶段 第二次重大的进化是灵长类动物,它使脑所占身体比重再扩大一倍 第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化是人脑的出现,它除了使脑的体积显著增加外,还使其复杂性大大增加,尤其是前脑的出现,使人能够进行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智慧活动,人脑与其他动物脑的比较,脑 的 构 造,人 脑 的 结 构,脑的构造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后脑、中脑和前脑,后脑:小脑和延髓 中脑:脑干的一部分,主要机能是视觉的皮层下反射中枢 前脑的主体是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 重量约为1400克,在大脑左右两半球之间由中央沟区分,两个半球之间则由胼胝体连接,大脑皮层的不同脑区位置,感

8、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 听觉中枢位于颞叶 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语言区主要位于大脑左半球,大脑皮层重要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和运动中枢位置,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大脑两半球具有相同的功能区域 左、右半球在某些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这种不对称被称为大脑两半球单侧化,裂脑人研究,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分为 非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又称为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条件性抑制是在后天一定环境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它主要分为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三、中枢神

9、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中枢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具有两个基本规律,1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刺激物作用下,兴奋或抑制在大脑皮层一定区域产生后,向邻近部位神经元传播,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当扩散到一定限度,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紧密联系,其中一种 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在效果上又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四、条件反射和学习,(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 (二)反 射弧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

10、弧,它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三)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防御反射等 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物,(四)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神经联系是暂时的,1、经典性条件反射,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这种反射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狗,暂时神经联系,食物,唾液,铃声,大脑皮层,2、 操 作 性

11、条 件 反 射,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动物的某种操作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以其著名的“斯金纳箱”为基础对白鼠和鸽子进行实验,(五)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 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当有吃过梅子经历的人,看见梅子时也会流口水,这就是条件反射,即平常所说的“望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 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当有吃过梅子经验的人,听到“梅子”这个词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种“谈梅生津”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五、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通过某些特殊的生物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的 内分泌活动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植物神经来直接调节内分泌腺的腺体活动 另一种方式是神经系统使脑垂体分泌激素来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狼孩,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熊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