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选修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8130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选修(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离子反应,第 2 课 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应用创新演练,把握热点考向,考向一,考向二,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二,知识点一,随堂基础巩固,知识点四,知识点三,(1)利用离子反应可以检验物质,进行物质含量 的测定,制备和纯化物质。 (2)中和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离子的浓度。 (3)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测量体积和准确判断滴 定终点。,1.离子的检验 可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来检验一些常见离子。,AgNO3,KSCN,黄色,AgI=AgI,Cl22I=I22Cl,血红,2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常用的方法有: 法、 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

2、法。,沉淀,酸碱中和,1在表中,欲用一种试剂Z来检验盐溶液中的离子X。 在同时有离子Y存在时,此检验可以判断的是 ( ),A. B C D,答案:B,2Cl2H2O Cl2H22OH,CaCO32H=,Ca2H2OCO2,Ca2、Mg2、,OH、Ba2、,H,、,沉淀剂,沉淀,3物质的纯化原则 (1)要尽量除净杂质离子,一般要加入足量的试剂。 (2)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 质除去(括号内为混入的杂质):,Al(OH)33H=Al33H2O,Ca2、Mg2,Ca(HCO3)2、Mg(HCO3)2,Na2CO3,解析:A中Fe(OH)3不是沉

3、淀;C、D中电荷不守恒。 答案:B,1.实验原理 在中和反应中虽然表面上没有明显现象,但pH发生很大变化,在滴定过程中会发生pH突变而使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通过溶液颜色来判定终点,主要用于测定酸或碱的浓度。,2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 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 铁架台、锥形瓶。 滴定管及其使用: (1)滴定管的优点是易于控制所滴加液体的流量、 读数比较精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 mL、 23.38 mL,最后一位是估读值。 (2)中和滴定中使用的滴定管分酸式和碱式两种, 使用时不能混用。酸式滴定管可用于盛酸性或具有 强氧化性的物质,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物质。,(3)

4、中和滴定中有关仪器的洗涤:滴定管在使用前经检查不漏水后再进行洗涤,须先用自来水洗(必要时用特殊试剂洗),再用蒸馏水洗,然后再用待盛液润洗23次,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盛液润洗,否则会引起误差。 (4)要注意滴定管的刻度,“0”刻度在上,往下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一次滴定不得使用两滴定管酸(或碱),也不得中途向滴定管中添加试剂。,3.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 4.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查漏:检查滴定管的活塞是否灵活、滴定管是否漏水。 洗涤:酸式、碱式滴定

5、管、锥形瓶依次用洗液、 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净。 润洗:用待盛溶液将酸式、碱式滴定管润洗 23次,以保证装入溶液时不改变溶液的浓度。,装液:溶液装入酸式、碱式滴定管中,所装溶液至“0”刻度上方2 cm3 cm处。 排气:调节活塞(或挤压玻璃球),赶走气泡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调液面: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处。 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刻度。,(2)滴定: 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23滴酚酞试剂,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下面。 用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及滴定流速,当溶液

6、变至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红色,记下刻度。 5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浓度。,4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 如右图甲、乙,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解析:酸碱中和滴定中一般不选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A项不正确;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B项不正确。而C、D两项不管是滴定管的使用还是指示剂的选用都正确。 答案:CD,例1 (2011天津高考)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答案 B,(2)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3)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为:各

7、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必要的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答案:C,例2 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 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 Ml 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硫酸溶液; 以0.14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 上述稀硫酸25.00 mL,滴定终止 时消耗NaOH溶液15.00 mL。,(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硫酸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下2

8、cm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 “0”刻度以下,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 (用序号填写); 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 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 滴定结果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3)配制100 mL准确浓度的稀硫酸溶液,必须使用的 主要容器是_。 (4)如有1 molL1和0.1 molL1的NaOH溶液,应用_molL1的NaOH溶液,原

9、因是_。,(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选填“甲”或“乙”)中。 (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硫酸溶液浓度测定值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 (1)中和滴定的步骤为检查洗涤润洗加液滴定,故顺序为ECDBAGF;指示剂可以使用酚酞;达到滴定终点时,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退去。(2)若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相当于溶液被稀释,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就大,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大。(3)配制100 mL的溶液应选用100 mL的容量瓶。,(4)进行滴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浓度越稀,误

10、差就越小, 故选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应 注入碱式滴定管乙中。(6)当读数时,开始仰视,会使 读数偏大,后来俯视,会使读数偏小,计算出的体积 会偏小,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小。 答案 (1)ECDBAGF 酚酞 滴入最 后一滴,溶液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 钟不退去(2)偏大 (3)100 mL容量瓶 (4)0.1 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 (5)乙 (6)偏小,(1)当强酸滴定弱碱时, 指示剂用甲基橙;当强碱滴定弱酸时,指示剂用酚酞;当强酸、强碱相互滴定时,指示剂既可以用酚酞,也可以用甲基橙。 (2)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不能碰滴定管的下端。 (3)整个滴定过程中,左手旋塞,右手摇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要做到边滴边振荡,边观察颜色变化。 (4)滴定结束时,振荡后半分钟内溶液不恢复原色,即为滴定终点。,提示:(1)指示剂应变色灵敏 (即变色范围窄)且易观察。 石蕊变色范围较大且变色为 红、紫、蓝不易观察,故 石蕊不用作酸碱滴定的 指示剂。还可选用甲基橙。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精确的定量实验, 量筒是一个粗量器(可估读到0.1 mL)不能在中和滴定实验中量取液体,应选用滴定管或移液管(精确到0.1 mL,可估读到0.01 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