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经济增长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8036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与经济增长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投资与经济增长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投资与经济增长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投资与经济增长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投资与经济增长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资与经济增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与经济增长(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投资与经济增长,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 第二节 投资与经济结构 第三节 投资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 专题一: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专题二:科学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主要参考书目: 投资学,中国统计出版社,张中华 谢进城 著 中级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杨大楷等编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多恩布什等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为主的转变,统计研究,2007.3 经验研究中的关键细节,朱玲,经济研究,2002.11 文献研究的途径,朱玲,经济研究,2006.2 实地调查基础之上的研究报告写作,朱玲,经济研究,2007.

2、1,讨论课,1.结合我国实际,你如何看待国民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 2.谈谈你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认识。 3.结合我国实际,你如何看待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结合当前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运用学过的各种理论,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5.分析中国项目融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一、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的特点 (1)经济增长是使用价值的增长 (2)经济增长关键在于长期增长 (3)经济增长关键在于人均增长 (4)经济增长主要在于新创造价值的增长 (5)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投入的增长 (6)衡量指标GNP、人均GNP (二)经济增长与投资增

3、长的关系 经济增长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决定投资的总量水平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二、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有效需求被定义为投资与储蓄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D=C+I ZC+S Z=Y, D=Y I=S (二)加速原理 1.加速原理的基本模型 KY 式中,Y产量水平;K资本存量;资本-产出比率, 也称为加速数。,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Kt-1=Yt-1 Kt=Yt It = Kt - Kt-1 =Yt-Y t-1=(Yt- Y t-1)=Yt Igt =It +Dt=Yt +Dt 式中,Ktt时期资本存量;Ytt时期的产量

4、; Kt-1t-1时期资本存量;Yt-1t-1时期的产量; Itt时期的净投资; Igt时期t的总投资,包括净投资和更新投资两部分; Dt t时期的更新投资。 2.加速原理的含义 引致投资不是预期收入的函数,而是预期收入增量的函数。 加速原理发挥作用的程度,取决于资本产出比率。,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要使投资增长率保持不变,收入必须按一定比率连续增长。 加速原理的作用是两重的,既包括加速增加,又包括加速减少。 加速原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没有资本存量闲置。 3.伸缩性加速原理(Flexible acceleration Principle), 又称资本存量调整原理(Capital stock

5、 adjustment principle)。 ItYt 式中:Itt时期的投资;调整系数;资本系数;Yt 为t时期的收入增量。,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三、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1.对生产过程直接注入资金(资本积累)外延扩大再生产 2.改善和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性能内涵扩大再生产 g(1/)R + 式中,g经济增长率;R投资率;资本产出比率;非技术因素。 (二)投资乘数论 1.投资乘数理论 基本假设:一是假定消费支出在一年内无穷多次传递,因而形成无穷多次的收入;二是储蓄无穷多次生成,并且每次形成之后都绝对静止不动。 MPS=1/(S/Y)=1/(1-C/

6、Y) 投资乘数=1/MPS=1/(1-MPC)=收入变动/投资变动=Y/I Y=1/MPSI 推论:一个社会经济越发展,储蓄倾向越高,投资推动收入增长的作用越小; 个人的节俭对社会并不有利,消费对社会却是有利的; “双刃的剑”。,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2.投资乘数原理运用的假定条件 一国经济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运行的 必须有一定的存货可以利用 投资乘数只能在(,1)区间内发挥作用 投资的决定和储蓄的决定互为独立 货币供应适应其需求的变化 不考虑对外贸易和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 消费和储蓄水平完全由现期绝对收入水平决定 投资数量和当时的收入水平以及资本存量的规模无关 不考虑乘数效应的时滞

7、 切断乘数:只估计有限期内效应的乘数。,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投资乘数论短期准静态理论 1.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假设:(1)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3) 资本劳动比率与资本产量比率不变;(4)规模收益不变;(5)技术状态是既定的。 基本模型: G=Y/Y=s/ 式中, G国民收入增长率;s储蓄比例;资本产量比率。 GA=GW=n 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可能性问题”稳定增长途径是“刃锋” 经济均衡增长的“稳定性问题”不稳定原理,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2.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基本模型: g=s 资本生产率(为资本产量比

8、率的倒数)即:=Y/K 投资增加对总供给增加可用下式说明: YQI 式中,YQ总供给增量。 投资增加对总需求增加可用下式说明: YDI1/s 式中,YD总需求增量,s储蓄倾向(即储蓄率)。 YQYD I=I1/s I/I=s I/I净投资增长率。 由于I=sY=S Y= I=sY gY/Y= s,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特征 (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特征 该模型的理论基础为资本价值论 该模型是一个“非价格”模型 该模型没有对技术进步作出任何解释 该模型仅仅通过某一时点进行观察和推导 (2)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运用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大推进”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

9、,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索洛模型 假设: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资本产量比率、资本劳动比例可以变动;规模收益不变,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完全竞争;先不考虑技术进步。 (1)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平衡增长路径分析) kSf(k)-(n)k 结论: 经济存在一条平衡的增长路径; 平衡的增长路径是稳态的; 总产出增长率、消费增长率、资本增长率等于外生的劳动力增长率; 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消费增长率为零; 储蓄率的变化只具有水平效应,不具有增长效应。 考虑技术进步 kSf(k)-(ng)k 、同上; 总产出增长率、消费增长率、资本增长率等于ng

10、; 人均收入增长率g,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2)索洛模型(经济增长来源分析)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KL1- YMPPKK+MPPLL 式中,MPPK资本的边际生产力,K资本投入量;MPPL劳动的边际生产力,L劳动投入量。 YMPPKK+MPPLL GY/ Y= (MPPK/Y)K+ (MPPL/Y)L =MPPKK /Y 1-=MPPLL/Y G=(K/K) +(1-)(L/L) 考虑人口因素 GP = G-L/L=(K/K) +(1-)(L/L)-L/L=(K/K-L/L) 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YAKL1- 式中,A全要素生产率(TFP),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2.修正的新古

11、典经济增长模型最优增长路径 g/(1) 经济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g成正比,与劳动产出份额(1)成反比,而与时间偏好率及风险厌恶程度都无关。 由于低时间偏好及风险厌恶程度所导致的储蓄率的上升,将使产出水平上升,但不影响经济增长率。 3.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一些经济增长事实提供了一种解释 中国改革前:高积累封闭发展缓慢 改革后:高积累开放技术引进发展迅速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人均收入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3)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 (4)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具有的政策含义使它难以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指导。 四、投资与经济增长间

12、关系的数量分析指标 效益指标:衡量投资经济效益;投资经济效益是投资支出与投资所取得的有用成果的比值;一般越大越好。 贡献指标:从经济总量或增量的构成角度,测算投资总量或增量的比重,即衡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总量增长,(一)投资效益指标 1.投资效果系数:指一定时期的GDP增加额与引起这一增加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的比例。即,投资效果系数GDP/ I 2.经济增长的投资弹性(GDP/GDP)/(I/I) (二)贡献指标 1.投资率 I/GDP 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I/GDP (三)指标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率GDP/GDP (GDP/I)(I/GDP) 投资效果系

13、数GDP/I(I/I)/(I/GDP)投资增长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经济增长率(I/GDP)(I/I)/(I/GDP)投资率投资增长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二节 投资与经济结构,一、投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投资对经济结构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资源配置来实现的。 可从两方面考察:(1)投资存量是经济结构形成的决定因素;(2)投资增量是经济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 1.投资与所有制结构 所谓所有制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2.投资与地区经济结构 地区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力在各个地区之间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制约关系。 3.投资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

14、所占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可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考察:从需求角度看,投资需求强烈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 从供给的角度看,投资供给所形成的新的生产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未来变化。,第二节 投资与经济结构,二、经济结构对投资的制约作用 1.所有制结构对投资的影响 现存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着未来的投资比例关系。 2.地区结构即区域经济结构对投资的影响 现存的区域经济结构同样对未来的投资结构具有制约作用 3.产业结构对投资的制约作用 (1)一国的产业结构决定着投资总量和投资率 (2)产业结构制约着投资在各产业部门的分配,即投资的产业结构。 一是各产业部门的产品需求和现有资产存量在客观上决定产业结构

15、的调整和演变方向,从而调整投资在各产业间的分配比例。 二是现存的产业结构在各产业的资金形成量上决定投资在各产业间的分配比例。,第三节 投资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一、经济周期与投资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扩张和收缩的交替;投资周期是指投资增长过程中扩张和收缩的交替。 按经济增长的阶段及波动的幅度,可分为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 按经济波动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二、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exogenous-business-cycle theory):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外的某种因素的变动。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endogenous business-cycle theory) :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地运动的因素 1.纯货币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中周期性的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 2.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一种用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用货币因素来说明经济结构的失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经济波动。,第三节 投资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非货币投资过度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