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086429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版-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word-版-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word-版-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word-版-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word-版-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版-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版-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版 2018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一、基础运用(共15分)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共3分) 自叙帖玄秘塔碑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 (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这幅作品结构(布局) ,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 ,书风狂放烂漫。 2.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材料一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_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

2、界城市建设历史上_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

3、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_的城市之一。(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对称(chn) 脊梁(j) “区”字的第二笔是“丿”B. 对称(chng) 脊梁(j) “区”字的第二笔是“”C对称(chn) 脊梁(j) “区”字的第二笔是“丿”D对称(chng) 脊梁(j) “区”字的第二笔是“”(2)结合上下文,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最辉煌 最杰出 最突出 B. 最突出 最辉煌 最杰出C最杰出 最突出 最辉煌 D最突出 最杰出 最辉煌(3)假如你站在正阳门前,请借助材料的知识,向同学们说出示意图上一个

4、景点的准确位置。(从天安门、故宫、景山选其一)(2分)答:_材料二老北京人眼中的钟鼓楼有着前朝的余绪:“鼓楼像是一个穿红袍、戴红帽、矮胖身材的贵族;钟楼像是一个穿灰袍、戴灰帽、瘦高身材的平民,两人一前一后,形影不离,度过了700多年悠悠的岁月。” 在来自乡下的杏儿眼中,钟鼓楼有着俗世的幸福:“鼓楼比她想象的还大,这让她高兴。她看见了钟楼。她觉得钟楼真秀气。不知为什么,她觉得可以把钟鼓楼比作一对夫妻,鼓楼是夫,钟楼就是妻。他们永远那么紧挨着,不分离。”作家刘心武眼中的钟鼓楼意味着建筑的凝固和时间的流逝,他在小说钟鼓楼中写到:“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

5、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_。-(选自文学中的北京城垣与中轴线,有删改)注:余绪 指留传给后世的部分。(4)对文段中画线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句把钟楼和鼓楼比喻成穿越历史走来的旧时平民和贵族,这一比喻具有时代特征,贴切地写出了钟鼓楼是建筑和文化的遗存。B. 句把钟鼓楼比作夫妻,符合来自乡下的杏儿身份,体现出钟鼓楼和平凡百姓的生活融到了一起。C句生动写出了钟楼、鼓楼在身份、地位,以及建筑风格上的不同;句形容钟鼓楼像夫妻,钟楼秀气,所以喜欢钟楼更多一点。D 句写钟鼓楼在不同人眼中的印象。无论是把它们比成一对形影不离的历史老人,还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夫妻,都极其形象地表现出钟楼、鼓楼作为

6、一组完整的建筑,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5)根据语境,在材料结尾横线处依次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都蕴含在钟鼓楼身上流淌的历史感中不管是前朝的余绪还是建筑的凝固和时间的流逝俗事的幸福A. B. C. D.材料三 图一 图二(6)同学们拍摄了一些中轴线附近名胜古迹的照片,准备放到展板上,其中有两幅是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画,请你判断彩画表现的故事,填写在对应的横线处。(2分)图一:_ 图二:_2、 古诗文阅读(共17分)默写古诗文,完成3-5题。(共4分)3.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1分)4. 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1分)5.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

7、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在晏殊的浣溪沙中也有表达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_ ,_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共13分)【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

8、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丙】苏轼徙知徐州(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注: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6.阅读【甲】文画横线句,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图景。(1分)答:_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念无与为乐者 念:_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_8. 用现代汉

9、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 答:_9.苏轼一生屡遭贬谪,【甲】【乙】两文都是他在贬谪之地所作。同样是对月抒怀,【甲】文中他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乙】文则借月夜美景排遣胸中的 ,表现出他旷达的胸怀。【丙】文记载了苏轼被贬徐州时,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他采取驱赶富人回城、 、让官吏分堵守护等措施保全了徐州城。由此看来,他虽身处逆境,却具有“ ”(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的胸襟。(4分)10.初三即将毕业分离,同学们舍不得三年的情谊,在这个特殊时期,谈谈你对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认识。(2分)答:_11.古诗文中还有

10、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答:_ ,_ 三、名著阅读(共5分)12西游记人物个性鲜明。从A、B语段任选其一,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再补写该人物相关情节。(3分)A“太师切莫要口里摆菜碟儿,既然我们许诺,且教你主先安排一席,与我们吃钟啃酒如何?”B“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选择: 人物: 理由: 情节: 13 请你从红岩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这三部书中任选一部,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你对“开卷有益”的理解。(2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4 -16题。(共7分)【

11、材料一】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处于浑善达克沙漠的南缘及冀北山地森林的北缘,生态区位复杂而且重要,是保护京津唐地区及华北大平原的生态屏障。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 (荡然无存 化为乌有),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为了修复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林场工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造林异常困难。1977年,塞罕坝曾经遭遇过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雨雪冰冻轮番侵袭使得林场十多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林场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人工纯林密植度高,导致树种单一、枝干长势较弱,一旦遇到冰坨压身就会损失惨重。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他们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即通过五年的“抚育间伐”,将造林之初每亩密植222 株松树减少到50 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 株。“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树下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单一的人造林海景观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正在丰富和完善。如今,绿色的塞罕坝,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住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材料二】塞罕坝有着丰富、独特、秀美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誉为“河的源头、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