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0日中招思想品德研讨会考试资料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6219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10日中招思想品德研讨会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月10日中招思想品德研讨会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月10日中招思想品德研讨会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月10日中招思想品德研讨会考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月10日中招思想品德研讨会考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10日中招思想品德研讨会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10日中招思想品德研讨会考试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中招思想品德 复习备考策略研讨会,2012年3月10日,主要内容,一、2011年中招试卷的回顾与评析 二、2012年中招命题的展望和分析 三、2012年中考复习备考建议,一、2011年中招试卷的回顾与评析,1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重大主题,体现时代生活。,2突出对主干知识、核心能力的考查。,3充分发挥试卷的指导功能,注重引导学生自觉践行。,4突出地方特色、展示河南形象,引导学生热爱家乡, 关注河南发展。,5设问形式新颖灵活,让人耳目一新 。,6打破思维定势,分值分布有所变化。,7图文并茂,精彩纷呈;语言温馨,体现了生活化。,(一)试题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二)2011年试卷体现

2、的命题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彰显课程性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计民生,强化德育功能。体现地域特色,贴近学生;透视生活,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考查主干知识、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注重设置情境,搭建平台,鼓励探究,倡导创新,实现了三维目标考查的有机统一、水乳交融。,(三)在中考阅卷中发现的学生失分新问题,学生答卷总体情况分析 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欠缺,分不清问题所在。 读过题以后,有些题学生搞不清究竟在问什么,比如第10题昭示了什么?启迪自身成长的关键词?第11题中原文化名片等

3、。如果直接问中华文化遗产或古迹,学生肯定就能答出来。 2、部分学生答案组织不规范,逻辑思维混乱,卷面较差。 3、组织答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辨析题第9题,第10题等。 4、部分学生答案角度单一,主要表现在第11题、第12题。,(三)在中考阅卷中发现的学生失分新问题,1.选择,【答题情况】本题的平均得分为15.62分,与前两年相比,得分率有所降低。错误比较集中的是单选第四题和多选第五题、第七题。,【失分原因】(1)第四题:寻访徐霞客足迹,传承徐霞客精神,启迪广大考生要“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徐霞客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广大考生的励志名言。部分考生对徐霞客

4、精神理解不到位,误选了A或D项。 (2)在解答第六题时,部分考生因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理解不到位或没审清题意, 感觉C项太绝对了,误将C项排除了。 (3)在解答第七题时,因对选择支D的理解不到位,而误选了D.,2.辨析,【评分细则】(1)正反答任意一方面给2分,全答3分;(2)礼仪重要性2分;(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合理、适度消费,任意一点的重要性都是2分;(4)中学生怎么做(内在素质的提升)、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各两分,全答3分。,【答题情况】今年的辨析题考生得分较之往年略有下降,本题的平均得分为4.47分。 对“穿着打扮要时尚”正确分析,学生却容易丢掉一方面;对“文明礼仪树形象”需要分析文明

5、礼仪的重要性或作用,这一点考生基本都能得到;不少考生只认识到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却不能够阐述理由;考生要么回答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要么回答要注意提高内在素质,能够将二者答全的不多。,2.辨析,【失分原因】 (1)审题方面:一是部分考生不能一分为二分析问题,如对“穿着打扮要时尚”的分析,要求从正反两方面看,大部分的考生只看到不能过分打扮,要朴素大方,但却认识不到注重外在形象也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表现,或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消费水平提高的正常表现。二是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课本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如对“朴素大方人赞赏” 只认识到要艰苦朴素,要勤俭节约,却不能够阐述理由; 三是部分考生不假思

6、考,盲目照抄资料。 (2)答案组织方面:答题不够严密规范,口语化严重,表述混乱,缺乏层次,盲目罗列教材知识点等等。,(三)在中考阅卷中发现的学生失分新问题,3.观察与思考,第10题 (1)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走过风,走过雨,四川依然美丽!这一巨大变迁向世人昭示了什么?(三个方面即可。6分) (2)如果要编一部国人的“512”词典,你认为能够启迪自身成长的关键词语有哪些?请写出两条。(4分),【评分细则】 10(1)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重建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民族团结等均可。 10(2)从珍

7、爱生命、心理品质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挫折和意志坚强、感恩、奉献和社会责任、尊重类、团结合作等方面回答两点即可。,10(1)典型错误一:答成我们应该怎么办?(汶川地震的启示而非重建胜利的启示):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强灾害预警能力,完善预警机制;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要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 典型错误二:写成汶川变迁的原因(表述方式出错),如:四川人民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 10(2)很多学生答成句子并且从中很难找到关键词语,还有部分考生答成感想、给灾区人民鼓励的宣传语。,【答题情况】,第11题 (1)中原

8、崛起,文以化之;河南振兴,文以铸之。在历史长河中,中原儿女锻造了哪些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名片”?(两个方面即可。4分) (2)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打造国人精神家园。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我们靠哪些精神动力开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新征程?(三个方面即可。6分),【答题情况】,11(1)列举中原文化名片,一般学生都能列举出少林寺、豫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部分考生同一类答案写的多,例如少林寺、白马寺、殷墟等都属于文化遗产类。 11(2)考生一般都能答出“民族精神”、“三平精神”,得4分的情况居多。但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内容回答不出来。,【

9、答题情况】第10题围绕汶川灾后重建三周年的奇迹这一国家重大热点设计平均得分为7.04分。第11题围绕中原经济区和文化优势出题,因为学生对设问的理解不透,导致平均分为3.93分。,3.观察与思考,(三)在中考阅卷中发现的学生失分新问题,4.活动与探索,第12题 (1)请为本次专题报告会拟定两条宣传标语。(与材料重复者不得分。4分) (2)在专题报告会召开期间,请向大家推荐两条有关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4分),【评分细则】 12(1)紧扣食品安全(扣住食品安全)主题,体现出来是宣传的东西,语言简洁,肯定句(陈述句),与材料重复不得分 (2)购买、食用的都行;(意思得围绕食品),【答题情况】,本题考

10、生答题情况总体良好,不少考生拿到了满分,存在问题: 12(1)不符合“食品安全”的主题、不符合宣传标语要求(语言不简洁,写成疑问句的形式),比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让人们看看食品,在买让人吃的健康,少得病”。 12(2)部分考生的答案大而空:“消费者应有一双慧眼”,“成为一名聪明的消费者”,“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有部分考生理解出现偏差,主体错误,如“市场对食品监管力度不够强”。,第13题 (1)读品读红色经典:请写出两部红色经典的名称。(2分) (2)唱唱响红色歌曲:请写出两首爱国主义歌曲的名称。(2分) (3)看观看红色影视:请写出两部红色影视的名称。(2分) (4)忆追寻

11、红色记忆:请参照示例,写出“双百”人物中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两位共产党员及其事迹概要。(与示例和材料中出现的人物重复者不得分。2分) 示例: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5)感坚定理想信念:再过4天就是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请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两则红色箴言,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悟。(与材料、设问及前四问所答内容重复者不得分。4分),【评分细则】 13(1)书籍(2)歌曲(3)电影(4)重点在人名上,只要人名对就可给分。满足条件:共产党员、革命战争年代、双百人物 (5)一是缅怀先烈、二是爱党。 (注意:书籍、电影可能重名,要上网搜索;书籍、歌曲、电影、人名等名称不能有错别字),【答题情况】本题

12、包括第12题、第13题两小题,第12题8分,13题12分,平均分分别为5.76分和8.3分。 【失分原因】 (1)学生审题能力欠缺,对设问不理解,导致答题出现偏差,如:有关食品安全的标语,学生写的标语过大,远离“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13题的书籍、电影、歌曲名不分,或者写出的不是红色经典。 (2)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欠缺,表现在不会写标语或语言啰嗦,语句过长,“让人们看看食品,在买让人吃的健康,少得病”。 (3)生活常识欠缺,答题惟课本,不灵活,缺乏生活体验,尤其是第2问,要求推荐2条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很多学生写的是大而空,说了等于白说,没有起到推荐作用,如“消费者应有一双慧眼”, “市场对食

13、品监管力度不够强”。,4.活动与探索,(三)在中考阅卷中发现的学生失分新问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的 应对措施,1.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脉络 2.加强答题方法的训练 观察与思考题、活动与探究题解题方法: (1)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回答! (2)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3)要点之间要具有排斥性! (4)联系课本知识点!注意语言的规范表达!,(一)2011年各模块分值分布及得分情况,二、2012年河南中考命题的展望与分析,(二)2011年各能力层次分布及得分情况,二、2012年河南中考命题的展望与分析,二、2012年河南中考命题的展望与分析,(三)近三年试题难度,(四)近三年分

14、数线,二、2012年河南中考命题的展望与分析,(五)注意2011年命题的新特点、新变化 “灵活”的设问不能不说是对考生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知识迁移 能力、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学科交叉整合能力的全面考查,2012年的 中考试题在创新方面还有有所提高。,二、2012年河南中考命题的展望与分析,三、2011年备考建议,1学习说明找依据(命题依据、考查目标 、考试内容 ),2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部分学生在开卷考试存在的突出问题,三、2011年备考建议,1学习说明找依据(命题依据、考查目标 、考试内容 ),2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部分学生在开卷考试存在的突出问题,3.关注热点,复习重点,强化学以致用。,2012年

15、时政热点 专题一:勿忘国耻 共襄复兴 专题二:“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 专题三:十七届六中全会 文化大繁荣 专题四:.入世十周年 专题五:巩固民族大团结 促进民族大发展 专题六: 提高扶贫标准 实现共同富裕 热点专题七:巩固创文成果,提高市民素质 专题八: 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三化”健康协调发展 专题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 专题十:传承弘扬中原文化,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 专题十一: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 热点专题十二: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 专题十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专题十四:热心公益、奉献社会 专题十五:依法治国,打四黑除四害,反腐倡廉,三、2011年备考建议,1学习说明找依据(命题依据、考查目标 、考试内容 ),4.转变教学方式,加强能力培养。,2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部分学生在开卷考试存在的突出问题,3.关注热点,复习重点,强化学以致用。,5. 上好复习讲评课,提高复习效率 。,三、2011年备考建议 6.教学进度建议,祝各位老师: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