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6101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6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2最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整合,第7课 汉字与书法,复习思考题: 1. 简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的过程,认识汉字统一的意义。 2.概述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3.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 4.汉字演变的趋势,看点一:独特的书法艺术 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到甲骨、青铜器上的铭文,再到小篆、隶书和楷书,缀连成一副生动的历史画卷,讲述了汉字的起源演变; 必须把汉字和书法这种文化现象放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去加以认识。 古朴凝重的汉隶、从容工整的楷书表现出文化的稳重和有序; 行云流水的行书、飞舞飘逸的草书体现了艺术家的狂放不羁; 印章与书法是姊妹艺术,实质是书写工艺的另类书法艺术。,汉字与书

2、法,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演变:,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书法发展历程,书法成因,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基础),知识群体的形成(动力),发展阶段,自发阶段:魏晋以前,自觉阶段:魏晋以来(原因),各阶段书法的特征及成因,篆刻艺术,宋元入画,明中叶成为独立的艺术,秦汉是篆刻标志性时期,主要字体:,小篆、隶书、楷书、 行书、草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虚玄灵动,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笔画完备,结构严谨,泰山刻石,王羲之兰亭序,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工具的改进;,王朝鼎盛,政治、经济繁荣,草书:张旭、怀素楷书:

3、颜真卿、柳公权,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苏黄米蔡四大家,强调个性化的创造,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历代书法艺术的特征、成因简表,关于篆刻,篆刻, 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印宗秦汉,考点 汉字演变的趋势 1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有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

4、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 3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辅助性的字体,例如在隶楷阶段,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训练题,课堂练习,1、我国古代,在陶器上出现刻画符号,并与后来的中国成熟的文字有一定渊源,出现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商朝 2、汉字发明的最大意义是 A、记载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复杂的社会现象 B、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相传 C、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新创了一种艺术 3、就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4、颜真卿的书法与当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其最突出的特征是 A、体

5、现了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B、讲究法度与规范 C、遒劲森严,新意盎然 D、具有平民化、世俗化的特征,5、下列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 A、宋代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出现一批著名书法艺术家 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 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D、士人趋时而兴“馆阁体”,导致书法艺术缺乏生气 6、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 B、 C、 D、,7汉字的发展和丰富是其成为书法的一个内在因素,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A

6、商周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8秦泰山石刻的局部,它所采用的字体是 A籀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9在我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上,被称为“姊妹艺术”的两种艺术形式是 A书法 绘画 B绘画 篆刻 C书法 篆刻 D诗歌 绘画,10文物是历史的象征,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中不仅看到了那个时期的各种器皿、实物和工具,而且也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艺术等各种情况,据你所学的知识来推测,汉瓦上所使用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11自汉字产生以来,就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下列有关汉字演变的历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周时期已经发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后人

7、称之为“金文” B 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上已经可以发现我国汉字的雏形 C秦始皇时期推行“书同文字”,大大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 D东汉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释了汉字造字的规律,12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书法艺术一直被许多士人所欣赏,其主要因素是 A汉字数量丰富,富有欣赏性 B书法艺术符合东方特有的审美情趣 C书法艺术符合士人自身境界的追求 D自古以来上层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广,13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中,首次发掘出土了大量记录秦律内容的竹简,称作“睡虎地秦墓竹简”,简称“云梦秦简”。其内容主要反映了战国后期商鞅所制定的秦律及

8、秦朝统一初期的法律制度,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秦律内容的宝贵资料。 据你所学知识推断“云梦秦简”采用的文体应该是 A大篆 B小篆 C金文 D隶书,复习思考题: 1.说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列举绘画艺术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2.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感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魅力。 考点1 魏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如何影响绘画特点的 考点2 中国文人画有哪些特征? 考点3 简要说明“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区别与联系,第8课 笔墨丹青,看点二:令后人神往的绘画 中国早期绘画内容中的主题是神仙巫鬼、神话传奇,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想象力和认知水平; 顾恺之画宗教画,

9、与佛教盛行、道教发展有关; 唐代人物画多雍容华贵,也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 宋代重文,绘画被纳入科举考试中,使得宋代绘画艺术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宫廷画、文人画、市井画各具特色,反映了各个阶层的不同追求。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主要线索,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魏晋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宋代到明清,文人意趣(文人画),民间风情(世俗画),起源,发展,繁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绘画的起源,绘画的起源,战国秦汉时的帛画,魏晋隋唐文人画,出现的原因,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特点,宋元山水画,时期:,特点:,新石器时

10、代,稚拙简单,质朴浪漫,浪漫、神秘、古拙,特点:,用具:,毛笔、绢帛,代表作:,魏晋以来政治黑暗,士人群体形成,代表人物及成就,东晋顾凯之,绘画理论:,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以形写神”,地位:,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唐朝吴道子,特点:,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地位:,尊为“画圣”,兴起原因,文人阶层不断扩大,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北宋: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南宋:描绘江南风光,构图不对称,墨色恬淡(马、夏),元代:抒发南方人士的郁闷心情,历史成因,时间,历程及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魏 晋 南 北 朝,唐 朝,出现凸显人物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绘画艺术逐步走向成熟,

11、顾恺之 女士箴图,社会动荡; 佛、道教发展;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创制法度;题材丰富、手法创新的繁荣时代;展现盛唐气象,吴道子、阎立本、,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 文化发展,历史成因,时间,历程及特点,代表人物/作品,宋 代,明 清,文人 意趣,文人 意趣,民间 风情,民间 风情,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注重意境、寄托情怀,马远 夏圭,重轻武文; 文人注重内 心修养,百姓绘画艺术兴起,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商业兴盛、 城市发展、 文化普及、 民间文化繁荣,涌现一批风格鲜明的文人画家及作品,八大山人 扬州八怪,时代变化 社会动荡,木刻版画成为小说、剧本插图;年画、布贴画和剪纸画繁荣,文化普及,考点1

12、魏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如何影响绘画特点的 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对儒学的反省,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的形成。从而使得此时期的绘画凸现个性。 2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从而导致绘画更加追求法度和规范,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3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此时画家更加注重意境。 4明清:政治思想专制,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发,从而出现一些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画家。,考点2 中国文人画有哪些特征? 1追求抒情写意,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形式。 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

13、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 3注重诗意。,考点3 简要说明“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区别与联系 1文人意趣体现在绘画艺术上即是追求“形神兼备”,重视意境,追求个性的发挥;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作品多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结合;在创作思想上提倡以貌写神,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但是这样的画也存在缺点,主要是回避社会矛盾,脱离现实,境界冷僻。 2民间风情在绘画上的体现不同于文人意趣,后者讲究诗意、画境等文化内涵,而前者更通俗化,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所喜爱。民间画比起文人画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但是它趋于朴实、热烈。,训练题,练习,1、汉

14、代绘画的特点是 A、神仙巫鬼、神话传奇的浪漫主题流行 B、风格奇特 C、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D、充满民间风情 2、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C、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3、用毛笔绘制的帛画最早出现在 A、春秋 B、战国 C、两汉 D、魏晋,4、我国古代风俗画的代表作是 A、集体舞蹈图 B、女史箴图 C、山径春行图 D、清明上河图 5、下列关于唐朝绘画艺术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是基础 B、凸显个

15、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C、手法创新,题材多样,画派众多 D、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6、下列绘画中,生活实用性的特点不突出的是 A、年画 B、布贴画 C、山水画 D、剪纸画,1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的时代是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2山水画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3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 B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C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D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5风俗画是民间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风俗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清明上河图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京都的繁荣 B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主题,体现民间风貌 C是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 D主要是民间艺人所做,和文人画有着很大的区别,第9课 诗歌和小说,诗歌 复习思考题: 1.诗经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代表作品 2.复述楚辞的形成及特点、汉赋的代表作及代表人物及其的特殊性. 3.列举唐诗的代表作品,认识唐诗反映的时代特征。 4 .简述宋词、元曲形成的背景及名家名作,,看点三:意境优美的古代中国诗歌 要对比不同时期文学的不同特色,注意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