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文】2018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培训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7085795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文】2018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8A文】2018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8A文】2018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8A文】2018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8A文】2018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文】2018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文】2018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培训(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香驰培训学校应急疏散线路图,所在位置,培训教室,办公室,走廊,本期内容,一、省政府36号文件要点学习 二、风险辨识及评估的方法介绍 三、“双体系”建设实施要点,什么是风险?,风险是指事故或损害健康事件发生的几率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流星撞地球,严重性?,6500万年前,可能性?,生物灭绝,电脑辐射,严重性?,时时刻刻,可能性?,脱发、头晕、视力下降,措施:,措施:,无,防辐射膜、防辐射服、仙人球、多休息,“双体系”是新生事物吗?,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七、作业安全 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对生产

2、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八、 隐患排查和治理 8.1 隐患排查 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8.3 隐患治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2016 5.5.2.1危险源辨识 企业应制定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应明确全员参与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工作。 企业应对本单位的所有工作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包括进入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及常规、非常规的活动和状况。 5.5.2.2风险评价 企业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序等。 企业应选定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在

3、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5.2.3风险控制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双体系”的理解,风险 分级 管控,隐患 排查 治理,风险 隐患 事故,失 控,客观存在,必须消除,失 控,不能容忍,一般交通事故中司机和乘客最大的风险是不系安全带(这就是风险辨识与评估),系上安全带就阻断了不系安全带的隐患(也就是说“不系安全带”既可以是风险也可以是隐患,如果立即采取措施阻断,它只是风险不是隐患。这是远离事故的最好屏障),司机上车后环视一下,看有木有不系安全带的,这叫隐患排

4、查(排查而不治理就是患病不去治疗,埋下“牺牲”的种子),不系安全带不开车,不系的也系上了,这叫隐患治理(隐患治理是第二道屏障),司机上车不管不问,开车出发,放任风险转化为隐患,放任隐患不治理。突发情况下,钻沟翻车,不系安全带的甩出车外卒!,风险-不系安全带 隐患-你不系安全带 隐患排查-发现你不系安全带 隐患治理-不系不开车 事故-钻沟翻车,不系者,卒!,以最常见交通事故举例认识风险、隐患、事故的关系,风险辨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事故发生,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号,一、总体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研究重

5、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力争到2018年,在全省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省、市、县、乡镇无缝隙对接,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号,三、方法步骤 企业层面-面对七项工作 排查风险点 确定风险等级 明确管控措施 风险公告警示 排查消除隐患 加强应急管理

6、防控职业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七项工作内容,一、排查风险点。 各市、县(市、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广泛发动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城市垃圾堆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七项工作内容,二、确定风险等级。 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现行的所有的辨识方法(LEC、CSL、J

7、HA)都是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五级,一般表述为,一级 不可容忍风险 二级 重大风险 三级 中等风险 四级 一般风险(可容忍) 五级 可接受(可忽略)风险,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 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

8、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七项工作内容,三、明确管控措施。 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企一册”于2016年9月底前报当地安监等有关部门备案。,七项工作内容,四、风险公告警示。 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9、。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公司级,岗位级级,七项工作内容,五、排查消除隐患。 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七项工作内容,六、加强应急管理。 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企业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在事故隐患排

10、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重点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现场处置方案上墙,七项工作内容,七、防控职业危害。 企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作业现场要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定期检查更新。要依法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用具,并监督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要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现

11、状评价,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职业危害告知牌,“双体系”建设实施流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推荐使用JHA、SCL,推荐使用LS,这个是我们比较欠缺的地方,风险分级管控系统实施要点,划分作业活动(JHA) + 检查设备设施(SCL),辨识风险,确定风险等级(LS),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分级进行管控,风险公告警示,JHA(工作危害分析)方法介绍,*公司作业岗位清单,*岗位作业内容及风险点,SCL(安全检查表)方法介绍,*公司主要设备清单,*设备安全检查表,SL风险分级方法介绍,与JHA的结合:*车间风险辨识结果(作业活动部分),SL风险分级方法介绍,与SCL的结合:*车间风险辨识结果(

12、设备设施部分),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取值),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之一),风险矩阵对照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之二),风险矩阵对照表,JHA法评价表(举例),注意: 不能有漏分析项,除主生产装置外,还应该考虑检维修作业、原料装卸、成品装卸、后勤部门作业活动等逐一进行分析。,动火(热切割)作业危险性分析(举例),SCL检查表举例,具体操作步骤,全员培训评价方法、技巧、注意事项 列出全部作业活动清单 进行危害识别 列出现有控制措施 进行辨识评价 逐一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分级进行管控 结合评价结果修订操作规程,操作难点,1、全员参与难度大 2、分析过程容易有漏项 3、取值主观性较强,为降低风险等级往往取值偏低。同一状况下应往大里面取值。如触电、爆炸、火灾等后果一律赋值为5。,错误实例,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形成风险评估汇总,*公司风险评估汇总,张贴风险公告警示牌,岗位风险告知卡,公司风险分布示意图:,1,4,3,2,5,5,8,7,6,14,13,12,11,10,15,16,18,19,17,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