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57264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图书信息 - 书 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实施 作 者:陈时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报告,中国孩子在21个国家中,计算能力最强,创造力倒数第五。 在校做数学题时间,我国中学生每周307分钟,他人217分钟;回家后 ,我们还要花每周4小时,他人不超过一小时。 我国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 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江泽民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杜威民本主义与

2、教育,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 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 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 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

3、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 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 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 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 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 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 、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

4、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 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 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 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相关背景,长期以来中国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创新意识不强。 中国的教育和世界接轨。 美国: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 英国:设计学习 法国:综合学习 日本:综合学习时间 台湾省:综合活动,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

5、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 研究对象;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实践性 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 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上社会,亲身经历,增强体验 活动性 有目的地玩 有组织地玩 有设计地玩 有收获地玩 开放性 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活动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 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自主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指 导教师;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 的形式 生成性 新的目标不断提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 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6、,从而使活动更富有成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 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 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 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都是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 具体地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

7、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优化中小学课程结构,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与制度的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 自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 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 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1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发展探究自然的能力 欣赏自然,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

8、在联系 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 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认识社会环境,探究社会问题 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形成亲社会的态度和热爱社会的情怀 3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 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不足,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完善它 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探究

9、生活,热爱生活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 能力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尝试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指定领域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非指定领域 除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 传统活动、学生同伴

10、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 心理健康活动等非指定领域。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 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 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确定。确定综合实 践活动的内容需遵循下列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3

11、、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1.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以小组 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 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 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 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 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 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

12、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3.班级活动 一般来说,一些跨领域、周期长的项目或课题,也需要采取班级活 动这种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1、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平均每周为3课时。 2、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应是弹性课时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指导教师,活动准备的指导 指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指导学生准备必要的工具。 活动实施中的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 指导学生展开活动过程。 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 指导学生

13、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活动总结的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筛选、整理,形成结论; 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进行表达和交流。 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活动主题(项目、课题) 活动目的(与主题相适应的具体目标) 活动内容(具体内容) 活动准备(人力、物力) 活动过程(阶段、任务分配、步骤) 活动方式与方法 活动评价 活动成果形式 还可包括活动意义分析、活动反思或设计意图等方面,1、课题名称:五彩的母亲河 2.课题研究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探究河道污染的直接原因,从

14、而对我镇环保工作(水保护工作)进行初步评价。 (2)通过实验研究,了解水污染的程度。 (3)通过文献、上网搜集资料,培养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各项宣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3.课题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 (2)访问调查法 (3)资料搜集法 (4)实验研究法 4.课题组成员分工: 规划宣传组:主要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宣传、检查督促工作。 实地调查组:对本镇河流水质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有关人员,了解水污染现状、变化及原因等。 资料收集组:通过上网、查阅报刊、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信息并整理信息资料,进一步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方法。 实验

15、研究组:对本镇河水进行初步的水样分析,进一步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5.课题活动步骤: 3月 通过调查研究,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4月 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实验研究,了解华士镇水污染的现状、原因、危害等。 5月 对调查、实验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6月 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举行“保护母亲河”的系列宣传活动。 6.课题研究所需条件 (1)资料:有关“水污染”的报刊、书籍、网站 (2)调查取材地:华塘河段华士镇区段河流 (3)调查对象:华士镇居民 (4)通过文献明确访谈、调查的项目。 (5)实验所需的材料:水槽、色瓷片、显微镜、金鱼缸、金鱼等。 (6)统计

16、资料、问卷、录音、录像设备、照相机。 7.预期成果形式: (1)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调查问卷、访谈记录。 (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下的日记、感想、倡议书。(3)活动影集、录像带。 8、举办“保护母亲河”宣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类型,课题探究的研究性活动 实际应用的设计性活动 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 社会参与的实践性活动,特别注意: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安全保障,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 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规划。 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 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 3.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