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4992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19世纪中叶,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如何摆脱落后的境地,富国强兵,实现社会转型,成为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国家改革首要的和根本的目的。本专题内容包括中国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埃及的阿里改革。掌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正确比较历次改革的异同,并能分析其成败得失,总结规律分析原因是本专题学习和理解的重点。,宏观引领,【课标要求解读】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 掌握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3、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4、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单元知识整合】,一、改革背景分析:,1、外部环境:,工业文明的冲击:欧美国家率先进行_,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如中国、日本、埃及),2、内部环境:,(1)政治:政局动荡,社会危机 (2)经济: 本国经

3、济遭受严重破坏;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受阻。 (3)思想: 改革思想的传播和推动。 (4)统治者的开明及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业革命,二、改革措施:,1、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权,推动政治体制缓慢变革。 埃及: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中国戊戌变法: 日本:,2、经济:创办近代工厂;采取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3、军事: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推进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 4、文化教育:发展近代教育。(如埃及、中国、日本),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身份等级制和特权;确立近代天皇制,三、性质与影响:,性质:

4、,既有封建性质的改革(如_、_), 也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_、_、_)。,阿里改革,洋务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维新变法,影响:,1、有利于近代化(政治体制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思想的启蒙、建立近代化军队、近代教育的创办等。),2、有利于摆脱民族危机,实现独立富强。 3、对后世的启示作用。,积极,消极(局限),改革不彻底:日本、俄国、阿里改革、维新变法,重点问题,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及对埃及的近代化起到的作用 1性质: (1)改革性质判断的依据:改革的目的、由谁发起、内容侧重点、有何影响等方面判断。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延续了1 000多年封建农奴制的基础

5、上进行的,并未触及旧的生产关系,因而是封建性质的改革。,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作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促进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政治方面,阿里改革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经济方面,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工业,开启了埃及经济近代化的大门,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方面,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埃及技术和思想的近代化; 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方法:(针对内容回答作用),二、结合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方法:从国际国内环境、思想文化、领导力量、改革途径、改革措施五方面分析,1国内外环境: 日本:

6、国际上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国内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国际上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国内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2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3领导力量: 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 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5改革

7、措施: 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4改革途径: 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三、怎样理解世界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1近代化的主要内容 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化,具体表现有: (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民主

8、制度取代封建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 (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理性等。,2近代化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英国、法国等。 (2)通过资产阶级改革的道路:日本、俄国等。 (3)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德国、意大利等。 (4)通过民族解放独立的道路:美国、拉美各国等。,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 (1)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因素是本国具体国情,国情各异,选择的道路自然不同。 (2)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的选择,和谐共存。 (3)不同

9、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不应互相排斥。,五、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回答下表中至的相关项目。,半殖半封,经济发展是根本动力,克里木战争失败 加剧危机,维新思想传播,沙皇为首的统治者,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资产阶级改革,近代化,【巩固练习】,1、阅读下列图片:,根据四幅图片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能够体现四幅图片之间的关系。,参考,18、19世纪之交,埃及内忧外患。 国内,马木路克势力较强,成为阿里改革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英法等国对埃及争夺激烈,拿破仑、英军先后入侵埃及。 为了维护统治和抵御外来侵略,阿里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大力压制了马木路克的势力,从而出现了

10、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 军事改革的同时,阿里又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对外扩张展现了埃及的军事实力,使埃及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的殖民统治。,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 (1)上图反映了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哪一领域的改革?这一领域的改革涉及哪些方面? (2)图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 (3)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参考,(1)政治领域。涉及到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和教育等方面。 (2)“文明的火炬”指的是学西方资

11、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到西伯利亚去”说明了俄国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同时也形象地说明了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的特点。 (3)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阶级进行的,所以很不彻底。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由于农奴制残余的存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劳动人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期间,许多高级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

12、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 材料二 明治期间的日本的交通运输、学校和生活,(1)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脱亚人欧”的进步性。 (2) 材料二体现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哪些措施?,(1)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脱亚人欧”的进步性。 (2) 材料二体现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哪些措施?,(1)日本的“脱亚入欧”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利于日本向西方学习,有利于日本的崛起。 (2) 材料二主要是经济上殖产兴业、思想文化上文明开化。,材料三 日本的对外战争,(3)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变化?,参考,3、 (3)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4中外近现代史上改革的作用有以

13、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革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四,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请结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各举一例,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说明。,参考,第一方面改革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欧洲宗教改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走向近代社会创造了条件。或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二方面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秦国商鞅变法,推动秦国社会发展,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第三方面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实现了近代化。或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第四方面第四,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埃及阿里改革,一度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谢谢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