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084974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校长工作心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学做校长之杂谈陶行知先生曾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来勉励我们要通过亲身的体验,去获得真知。为此,在去年七月份,我积极响应教体局“一人多岗”的号召,从工作了十年的陇西小学来到侯寨乡郭小寨小学任副校长并主持工作,同时兼任外国语小学和侯寨中心校的副校长。我能走到今天的岗位,感恩之情萦绕心头。首先,我要感恩教体局领导的信任、关心和期盼;其次,我要感恩原来两所学校领导们的悉心指导帮助和同事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同样,我还要感恩我们可爱的学生,正是他们的刻苦勤奋和优异成绩,才使我的工作价值得以体现。初次做校长,两眼尽迷茫。我时常问自己:“我为什么做?做什

2、么?怎么做?”,我又该如何让自己迅速转变角色,经营好这所学校呢?起初我先把目光放在研究学校的历史、人文背景上,继而扩散到了国内外众多名校和名校长的著书立传中,想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思想。而在众多的学校管理书目中,我选择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系列著作。在边读边学的这几个月里,随着研究的深入,曾有的几许疑惑恍然大悟,几许困顿柳暗花明,几许纠结豁然开朗,几许担忧烟消云散一、思想领校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自从踏上校长工作岗位之后,我更是深深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学校是文化的圣地,有“精神”文化才能构建一个人心凝聚“场”。于是,从“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为

3、了明天”这个美好的愿景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带领老师和学生们重温了“以人为本,和谐自主”的办学理念,并铭记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文化理想,也使全校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享受到幸福,体验到快乐,提升了师生的生命质量。二、课程促生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要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九个一”活动为依托,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课程,创造适合学生

4、发展的教育。我们先是完善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再通过学生问卷汇总提炼申报整合一系列程序,逐步完善、深化校本课程。XX年的下半年,学校已建成多元化、多维度的“生韵”校本课程体系,有“墨之韵”、“舞之韵”、“书之韵”等几个子课程,涵盖了绘画、健美操、书法、合唱、手工编织、折纸、橡皮泥、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20多门课程。XX年,我校将继续对现有的校本课程进行深化、升级和拓展,使校本课程体系涵盖思想品德教育、中华经典诵读、体育健身、本土文化、科技实践、传统艺术、学科文化等领域,通过一系列个性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三、研究引师成长马卡连科认为:“首

5、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简单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研究的基础就是读书和写作。为此,在我校缺编一半,现有在职教师10人中还有临近退休4人的前提下,先是从读书开始。从上学期就在全校启动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大阅读”活动,为教师开辟了专门的“书吧”,并采购了一批教育书籍供教师们阅读。同时正在筹建开放式学生阅览室,在建成之前把阅读课作为日常课程安排进课表,结合晨读、午读以期能增加学生们的阅读量,为他们的文学素养增砖添瓦。并通过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和

6、读书人物,营造起了浓浓的读书氛围。其次,带领仅有的几位年轻教师潜心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帮助他们共同申报课题、开展研究。四、幸福凝聚人心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一个好的团队,必然是所有成员把自己置身于主人地位,把集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集体的荣誉当做自己的荣誉。为此,这大半年来我一直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教师的主人公精神。首先,实行民主管理、完善教代会制度,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学校事务的管理中来,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校务和财务上做到及时公开,消除不必要的误解与隔阂。其次,注重实施情感管理,一方面关爱教师,改良教师的工作

7、环境,为每一位教师和子弟提供爱心早餐,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让他们的工作更有“动力”;另一方面想教师之所想,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对家庭困难、生病等教师或家属,学校领导班集体探望,尽最大努力帮助老师解决实际困难。再次,我觉得一所学校形成凝聚力的关键在于校长,工作中自己的率先垂范、以德服人、埋头苦干等等,都能影响到每一位教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五、课堂重在建设作为农村学校,受物质和环境等方面的制约,我觉得提高教学质量是首要的。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两个基本要素,无疑是课堂建设和师资队伍,这两个要素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我讲课的水平不高,但毕竟在陇西浸染了十年,受历代陇西人的耳濡目染,也对此有了一定的

8、理解。针对农村学校教师以新人居多的情况,我认为首先要下大力气规范和完善年轻教师讲、听、评课的机制。为此专门印制了 “郭小寨小学备课卡”以及“郭小寨小学听课手册”,用“备课卡”替代之前摆设般的电子教案,要求每位教师上每堂课之前都要明晰这节课的主题,制定出学习目标及评价设计,其次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写出本堂课的流程以及作业设计,课后还要写出自己的教学心得。“听课手册”有对课堂某一环节的思考,也有对整节课的建议,两者结合以期实现教师的快速成长。其次,完善了师徒结对机制,成立了以两位教导主任为主的多个师徒结对小组,通过手把手地传、帮、带快速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在学校的教研课和业务学习上,我也会和业务领导以及优秀的老教师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经过这大半年的且学且思且行,每当看到师生们的点滴改变,都使我更加坚定当初自己的选择。既然已经告别了都市的喧嚣,处在这风景秀丽的郊外,何不让自己融入其中,静下心来多思、多行,多做,成为一名家长放心,老师信任、学生喜欢的校长呢?未来的路有风也会有雨,不管如何,我将继续前行,不忘初心。最后,分享一首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送给同事也送给自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