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7084630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建筑工程类初定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复习题(土建)一、单选题、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C),可将土分为八类。A、颗粒级配 B、沉积年代 C、坚硬程度 D、承载能力2、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必须将石灰浆在贮存坑中放置两周以上的时间,称为 (C)。 A、碳化B、水化 C、陈伏 D、硬化3、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加适量石膏主要起(B)作用。A、促凝 B、缓凝 C、助磨 D、膨胀4、土方的边坡系数是指(A)。A、土方底宽与开挖深度之比 B、开挖深度与土方底宽之比C、土方底宽与斜坡长度之比 D、开挖深度与斜坡长度之比5、土方的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A)严禁超挖的原

2、则。 A、先撑后挖,分层开挖 B、先挖后撑,分层开挖 C、先撑后挖,分段开挖 D、先挖后撑,分段开挖6、适合于较小面积的填土工程的压实方法是(B)。 A、碾压法 B、夯实法 C、水撼法 D、利用运土工具压实7、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C)m,不得对头挖土。 A、1.0 B、2.0 C、3.0 D、5.08、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宜采用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B)mm,所用的砂石材料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A、50 B、100 C、150 D、2009、建筑施工图中标注的某部位标高,一般都是指(B)。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高差 D、基准面

3、高度10、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2.713m,B尺读数为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D)m。A、13.688 B、16.312 C、16.401D、17.71311、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A)。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管气泡居中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D、水平度盘归零12、全剖面图的剖切方式一般在(D)情况下采用。A、两个剖切面相交的时候B、建筑物多层构造C、内部形状简单,用一个剖切面就可以表达清楚D、物体内部形状复杂或层次较多时候13、下面四种平面图不属于建筑施工图的是(B)。A、总平面图 B、基础平

4、面图 C、首层平面图 D、顶层平面图14、在结构平面图中,构件代号TL表示(B)。A、预制梁 B、楼梯梁 C、雨篷梁 D、阳台梁15、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能共同工作与下列哪项无关(D)A、二者之间的粘结力B、二者的线膨胀系数相近C、混凝土对钢筋的防锈作用D、钢筋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16、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它的(B)。A、养护时间B、密实性C、养护条件D、材料本身的基本性能17、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经历了3个阶段,其中(C)是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的依据。A、a阶段B、a阶段C、a阶段 D、阶段18、当受压构件处于(A)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

5、变被压碎,受压钢筋也达到其屈服强度。A、大偏心受压B、小偏心受压C、界限破坏D、轴心受压19、用于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砂浆最好采用(B)。A、混合砂浆B、水泥砂浆C、石灰砂浆D、黏土砂浆20、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主要是为了满足(D)的要求。A、小震不坏B、中震不坏C、中震可修 D、大震不倒21、影响砌体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B)。A、块材的尺寸和形状B、块材的强度C、砂浆铺砌时的流动性D、砂浆的强度22、对跨度较大或有较大振动的房屋及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过梁宜采用(B)。A、钢筋砖过梁B、钢筋混凝土过梁C、砖砌平拱D、砖砌弧拱23、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6、C)A、提高混凝土强度B、提高钢筋强度C、增加截面高度D、增加截面宽度24、以下关于混凝土收缩的论述(B)不正确?A、混凝土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 B、骨料所占体积越大,级配越好,收缩越大 C、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养护越好,收缩越小 D、在高温、干燥的使用环境下,收缩大25、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场地属于(B)。A、抗震有利地段B、抗震危险地段C、抗震不利地段D、抗震规避地段26、混凝土用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D)和硬化的有害物质。 A、变形 B、水化 C、 风化 D、凝结27、选择混凝土骨料时,应使其(C)。A、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 B、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C、总表面积小,空

7、隙率小 D、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28、影响砼强度的因素有(D)。A、水泥标号和水灰比 B、温度和湿度C、养护条件和龄期D、以上三者都是29、配制混凝土时,限定最大水灰比 和最小水泥用量值是为了满足(C)的要求。A、流动性B、强度C、耐久性D、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30、防止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最有效措施是(D)。A、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B、钢筋表面刷漆 C、钢筋表面用碱处理 D、混凝土中加阻锈剂31、沥青胶增加(B)参量能使耐热性提高。A、水泥 B、矿粉 C、减水剂 D、石油32、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的水平平面面积,即(A)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A、外墙勒脚以上 B、外墙勒脚以下C、窗洞口处 D、

8、接近地面处33、计算模板工程量时,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C)m2以内时不予扣除。A、0.5 B、0.2C、0.3 D、0.134、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B)。A、居住面积 B、结构面积C、有效面积 D、生产和生活使用的净面积35、建筑物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B)计算面积。A、1.5m B、2.0m C、2.5mD、3.0m36、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层高不足2.2米者应计算(B)。A、全部面积 B、1/2面积 C、不计算面积 D、3/4面积 37、工程量清单主要由(B)等组成。A、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 B、分部

9、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它项目清单 C、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它项目清单、施工组织设计 D、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它项目清单和现场情况清单 38、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作时达到(C)设计强度可起吊。 A、30% B、40% C、70% D、100%39、锤击打桩法进行打桩时,宜采用(A)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低提重打 B、重锤高击,低提重打 C、轻锤低击,高提重打 D、轻锤高击,高提重打40、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检查在成孔及清孔时,主要检查(D)。 A、钢筋规格 B、焊条规格与品种 C、焊缝外观质量 D、孔底沉渣厚4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桩孔开挖

10、深度超过(C)时,就有专门向井送风的设备。 A、3 B、5 C、10 D、154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程序为(D)。开挖支模养护浇筑验槽 A、 B、 C、 D、43、多立杆脚手架的立杆与纵、横向的扫地杆连接用(A)固定。 A、直角扣件 B、旋转扣件 C、对接扣 D、承插件44、混凝土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即在制备和浇筑过程中对(A)、配合比和坍落度等的检查。A、原材料的质量 B、混凝土的强度 C、外观质量 D、构件的轴线45、箱形基础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应在基坑底面以上保留(A)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挖除。 A、200-400mm B、300-500mm C、400-600mm D、500-

11、700mm 46、箱形基础当基础长度超过(D)m时,为防止出现温度收缩裂缝,一般应设置贯通后浇带。 A、10 B、20 C、30 D、4047、砌筑砂浆强度标准值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施工时每一楼层或(D)m3砌体中的各种设计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检查一次。 A、100 B、150 C、200 D、25048、水泥砂浆(含微沫砂浆)在拌制后(B)h内用完,如气温高于30时,还应缩短lh。 A、2 B、3 C、4 D、549、粘土砖应在砌筑前(C)浇水湿润,以水浸入砖内深度1-1.5cm为宜。 A、1-2h B、3-4h C、1-2d D、3-4d50、抹灰层中

12、要起抹面层与基体粘结和初步找平的作用的(B)抹灰 A、基层 B、底层 C、中层 D、面层51、天然大理石不具有的特性是(C) A、材质中硬 B、质地均匀 C、耐酸性好 D、色彩多变52、外墙面砖一般为留缝镶贴,可通过调整(C)的尺寸来保证不出现非整砖。 A、面砖尺寸 B、基准线 C、分格线 D、窗台位置53、水泥砂浆地面,面层压光应在(C)完成。 A、初凝前 B、终凝后 C、终凝前 D、终凝后54、下列墙体或部位中可留设脚手眼的是(B)。 A、半砖墙和砖柱 B、宽度大于lm的窗间墙 C、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 D、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55、某混凝土梁的受拉钢筋图纸上原设计用1220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