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哲学课本第六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3683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二哲学课本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二哲学课本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二哲学课本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二哲学课本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二哲学课本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二哲学课本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二哲学课本第六章(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起源和本质,一、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形成,1、劳动创造了人 第一、自然界的长期发展为人的出现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二、劳动是形成人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劳动起决定性作用,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各派历史哲学对社会本质的认识。 1、神学历史观:社会本质上是“神定的一种秩序”,“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盛衰最高力量。 2、唯心主义历史观:社会

2、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产物。 3、自然主义历史观:或者将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条件,或者将社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因此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 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一)社会有

3、机体思想的形成 1、柏拉图最早把社会称为有机体 2、孔德和斯宾塞创立了社会有机体理论 孔德: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由家庭、阶级、种族以及城市和社区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阶级或种族是社会的组织,城市和社区是社会的器官。 斯宾塞:社会机体由营养系统、循环系统和调节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1、社会有机体的涵义 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其中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等。 2、社会有机体的特点: 它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它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

4、身的生产的统一 3、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含义 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生产力,(一)生产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2、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 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 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因素。,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可以武装劳动者,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它可以物化

5、为劳动资料,使劳动工具日益复杂化,成为改造自然的强大手段 科技的广泛应用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劳动对象,创造出新的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和决定性因素。 资料一: 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有5%20%是靠科技进步实现的,到20世纪70年代上升到60%,80年代后达到80%以上。 资料二: 电子技术,遗传工程技术,光导纤维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海洋开发的能力,并推动了一大批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 海洋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人们可以利用海洋开发技术填海造地,开凿海底,水下牧场,海底仓库。,(二)生产力的特点及类型,特征: 具有属

6、人性。 具有社会性(协作,分工) 具有客观性。 具有历史性。 类型: 手工生产 机器大生产 自动化,二、生产关系,(一)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 1、生产关系的涵义: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消费,动态,生产,分配,交换,静态,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最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 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决定和支配的作用,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劳动得以 进行的前提。,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生 产关系的基本性质。,再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 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相

7、互关系。,(二)生产关系的特征和类型 生产关系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五种形式:即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三)生产关系与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但主要是在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亦称经济基础) 经济结构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它是全部社会结构的基础 2、它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 3、它的变化决定其他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经济结构的类型 1、原始公社的经济形态

8、2、奴隶主占有制的经济形态 3、封建主占有制的经济形态 4、资本家占有制的经济形态 5、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形态,三、阶级 (一)阶级的产生,第一,剩余产品的出现; 第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 第三,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阶级产生的途径: 氏族酋长,军事首领和部分公职人员形成氏族显贵;成为奴隶主 氏族内部的富人成为奴隶主 战俘、穷人变成奴隶 暴力可以促进阶级的形成,但不是阶级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 基本阶级: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阶级 非基本阶级:由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构成的阶级 1、奴隶主与奴隶 2、地主与农民 3、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我国社会的阶级结

9、构 1、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基本阶级 2、私有者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二)阶级的本质,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同 因而引起经济基础地位不同和收入不同所形成的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一个集团的劳动。,“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 阶级根源于经济,属于经济范畴。同时是一个历史范畴。,阶层的含义及其与阶级的联系与区别,阶层是基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阶级分成为阶层,阶层从属于阶,这是 阶级与阶

10、层的联系;阶级和阶层的划分 标准不同,所指人群不同,这是阶级 与阶层的区别。,一般说来,阶层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一是按照阶级内部按照经济地位或是政治态 度等其他标准划分成若干层次的社会集团。 二是按照特定的标准把各个阶级中部分成员 联络起来构成社会的特殊部分。,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四)阶级分析方法,(三)阶级的历史发展,一.政治结构以及核心 1.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结构之上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有以下几点: (1)、社会政治结构具有强制性。 (2)、社会政治结构具有阶级性。 (3)、社会政治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2.政治上

11、层建筑的构成要素 (1)政治法律设施:军队、警察、政府部门等; (2)政治法律制度: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 (3) 政治组织:政党组织、社团组织。,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3.政治结构的核心 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二、国家的起源、本质、类型和职能 1.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其本质是一个政治范畴。,第一,它是按照地域而不是按血缘为标志 来划分和组织居民;,与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国家具有这样几个本质的特征:,第二,它设有特殊权力机关,即常任官 吏

12、、特殊的武装队伍,以及各种强 制性的机关;,第三,它拥有征收赋税以维持自身存在的 特征。,2.国家的类型和职能,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 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古往今来的政体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两大类。,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 政体服务于国体。,国家类型的演变(国体的演变) 1、奴隶社会 国体:奴隶主阶级专政 政体:帝国政体(罗马帝国)和共和政体(雅典共和国) 2、封建社会 国体:封建主专政 政体:君主专制和共和制 3、资本主义社会 国体: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共和制和君

13、主立宪制 4、社会主义社会 国体: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消亡和阶级的消灭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职能,1、对内职能 政治职能,即调整阶级关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以确保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经济职能,即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 社会职能。即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社会尽可能地协调发展。 税收:调节贫富差距 2、对外职能: 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与颠覆,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根本利益。,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区别: 内容 表现形式 发展趋势 联系:,第四节社

14、会的文化结构,社会的文化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它是由各种意识形式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任何文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多样的。,一、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1、社会意识含义及构成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条件和过程的观念反映。 构成: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度分为:个人意识,群体意识; 从社会意识的水平层次分为: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2、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

15、意识形态,从社会意识形式与经济基础关系角度分为: 社会意识形态、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意识形态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 想、宗教、哲学等,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 学、形式逻辑等,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以及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二、文化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作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践履

16、以及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品质等。,艺术:依靠生动具体的美感形象影响社会生活。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宗教:以信仰为特征,以一定仪式和规则组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 。宗教在本质上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哲学,它是最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化的 社会意识形式,它是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从 世界观的高度反映客观存在并指导人 们的思想和社会实践。在广义的科学 体系中,哲学科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哲学“philosophia”追 求、智慧,即“爱智”。,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发展的具体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第五,思想文化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三 、思想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第一,思想文化和社会存在在发展变化过程 中的不同步性。,第二,思想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思想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思想文化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