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2723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精校解析 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能力训练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衣、食、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三江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这表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答案:B解析:三江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

2、增进了民族团结,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项正确。A项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C项错误,民族精神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D项错误,不符合事实。2.(2018全国卷)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科技发

3、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材料中“新现象”的出现,“新兴词汇”“新时代政治词汇”受到国外高度关注等,说明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这得益于中国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正确,故D项应选;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决定文化的价值,观点错误;材料不单单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3.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A.B.C.D.答案:A解析: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

4、之不去的乡音缭绕,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入选。乡愁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说明乡愁增进文化的归属感,故选。乡土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标志,排除。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舍去。4.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对文化传播的

5、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A项中的“决定”夸大了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不选;C项表述错误,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题干中强调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但没有涉及经济效益,D项与题意不符。5.“风景秀丽、宜人的生态环境”“人文荟萃的社会历史环境”“育才先育人的家庭教育环境”等孕育出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是对秦、汉历代以史传文学写作经验的汲取和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这表明()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各个地方的文化都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学艺术对反映人们精神生活有独特

6、作用A.B.C.D.答案:D解析:桐城派,是对秦、汉历代以史传文学写作经验的汲取和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学艺术对反映人们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正确;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6.(2017全国卷)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规定着各自民族

7、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红色文化对两国意义重大,但不可能成为“主导”因素,也不可能“规定”各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夸大了红色文化的作用。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满足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也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正确。故选C项。7.(2017天津卷)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一方水土养

8、育一方文化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知识,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汉服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体现了汉服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汉服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现了汉服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有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故选。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区域性及文化的作用,与材料不符。答案:为B项。8.(2018全国卷)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

9、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创新。坚持“以药立市”,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观点正确;坚持“以药立市”,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观点正确;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没有变化,观点错误;中观点夸大了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排除。9.(2017江苏卷)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

10、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需要立足实践,扎根生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故选B项。文化创作不能超越生活,故不选A项。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C、D两项与题干的要求不符。10.(2018天津卷)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

11、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旨在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信中国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影响。信中国电视节目中的“书信”记录的事情和人,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说明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是

12、潜移默化的,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D项说法太绝对。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山东省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先进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奢靡现象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乡风日下,价值观念下滑,没过几年,该村经济变得衰退、凋敝。最近,该村村委会下大力气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传承乡村文明,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该村又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乡村和最美乡村”。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阐释该村

13、村委会做法的合理性。(16分)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该村村委会面对该村乡风日下的现实,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该村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传承乡村文明,推动乡风建设。(3)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该村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该村村委会在转变该村精神面貌中,关注了村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解析:本题是分析说明型试题,限定的知识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材料逐一进行分析,不可脱离材料。12.(2018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是

14、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材料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14分)答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