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摄影技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2646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1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经典摄影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超经典摄影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超经典摄影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超经典摄影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超经典摄影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经典摄影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经典摄影技巧(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 影,摄影与摄像技术,数字照相机,结构 镜头、影像传感器、光圈、快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取景器、显示部分、存储机构、输出机构、供电系统、模数转换器件等。 工作原理 数码相机是以电子存储设备作为摄像记录载体,通过光学镜头在光圈和快门的控制下,实现在电子存储设备上的曝光,完成被摄影像的记录。数码相机记录的影像,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暗房工作就可以非常方便地由相机本身的液晶显示屏或由电视机或个人电脑再现被摄影像,也可以通过打印机完成拷贝输出。与传统摄影技术相比,数码相机大大简化了影像再现加工过程,可以快捷、简便地显示被摄画面。,成像质量 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除镜头质量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像芯片的

2、像素水平。像素点数目越多,像素水平就越高,图像的分辨率也就越高,被摄画面表现的也就越细腻、清晰、层次分明。 选购数码相机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当然越好。但也不要一味追求高分辨率,而应根据使用用途量力而行。,品牌: 目前,数码相机已有近百个品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品牌有:柯达、奥林巴斯、佳能、卡西欧、索尼、富士、尼康、美能达等。,数字拍摄技术,曝光控制技术 很多人经常为所照出的图片不清晰而“头痛”,这是数码相机对曝光的要求而引起的。 相机曝光上也有许多常见的数字和约定俗成的东西,这里就曝光调节来谈谈这些“准则”。为什么有时候尽管快门速度、光圈以及ISO感光度都不相同,但拍摄效果却基本上

3、一样呢?这是因为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者之间存在以下的关系。,快门速度提高一倍(比如,快门速度从1/2秒变换到1/4秒),镜头通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快门速度习惯上都呈倍数关系,按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的序列排列。 ISO感光度上的常用数字有100、200、400、800。如果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减半也能够用同样曝光量曝光。 如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配备有“曝光补偿”功能。将曝光补偿设置成+1档,就意味着快门速度减慢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倍。实际上,使用程序模式的时候,相机会从光圈和快

4、门速度两方面进行调节,以使通光量翻倍。 如上所述,通过改变快门速度、光圈、ISO感光度及曝光补偿,就能够控制照片适正曝光。对于上文出现的很多数字,只要记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际拍摄的时候灵活运用就行了。,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摄影画面有哪些构成要素,父亲,摄影画面景象要素,主体:主题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是构成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主体不但是画面内容的中心,也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它景物都要围绕它配置且与它关联呼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主体在画面的安排上要明确、突出、被强化并引人注意。

5、,突出主体的方法,1、把主体置于视觉中心。(黄金分割法),2 :3,2 :1,搏斗陈复礼,2、利用方向性的线条引向主体,突出主体的方法,3、利用对比手法。 大小对比 明暗对比 色彩对比 动静对比 动为主体 虚实对比 实为主体,突出主体的方法,摄影画面景象要素,陪体:在画面上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主体揭示主题,同时也起到均衡画面作用。 陪体的安排和处理要使画面富有生气并与主体形成对比,起到对主体陪衬、烘托的效果,而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主体的表现。,作品分析,齐观山斗地主,主体和陪体的匠心安排: 一、主体置于视觉中心 二、主体完整,陪体部分 三、主体正面,陪体侧面 四

6、、主体动,陪体静 五、主体实,陪体虚,摄影画面景象要素,环境:主体周围的人或景物。主体前面的景物为前景,主体后面的景物为背景。 合理地运用前景可以增加画面层次,表现空间深度,强调现场气氛,增加构图变化。 背景可以点明主体所处的时代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气氛,可帮助观众理解主题思想、情节内容和帮助刻画人物性格。,作品分析,杜瓦诺锁不住的爱情1943年,深化作品主题的前景: 1、点明了时代背景和 特定环境 2、突出主体人物,深 化作品主题 3、动乱和宁静强烈对 比,作品有极大冲击力,作品分析,阿威顿窗口,背景的巧妙选择: 1、窗口虽大,但单一洁 白色,人物与其形成强烈 对比,从背景中突出 2、在窗口

7、、人物面部、 人物衣着三者间影调有层 次过渡,而人物面部曝光 最准确,使其清晰而突出 3、人物瞪大的眼睛与窗 口形成呼应,既点了题, 更突出了主题,拍摄中的创意与表现-构图,成功构图对于一张照片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图是摄影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摄影无固定构图方式,不同角度,不同的理解就能拍出不同的片子,对我们来说,并不要拘泥于一种构图,多练习,多尝试不同的角度,就能拍出好的照片。,何谓构图?,构图一词来自拉丁语,意为有组织、结构、联结。 辞海:艺术家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关系和位置,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 “章

8、法”或“布局”。,摄影构图的概念,摄影构图就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取景框这个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合理地安排所看到的画面上各个元素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表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意图的过程。,摄影构图的目的,突出主题是摄影构图的主要目的。 传达摄影者的思想感情。,构图的原则,构图的原则,优秀的照片具有深刻的内容并与表现形式相统一 构图的原则: 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 从主题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构图的要求,简洁 完整 生动 稳定,影响构图的因素,1.拍摄距离和角度 拍摄距离和景别,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大特写,拍摄角度,(1)水平角度 正面、背面、侧面、前侧面

9、、背侧面 (2)垂直角度 仰角、平角、俯角,正面构图,侧面构图,斜侧面构图,背面构图,平拍,仰拍,俯拍,稳定、空白与三分法,画面稳定的基本含义是指画面上景物的水平线(如地平线)要水平、垂直线(如建筑的垂直墙沿)要垂直。,稳定、空白与三分法,画面空白具有衬托主体功能。在画面主体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能使主体醒目、突出。,摄影与摄像技术,画面空白,摄影与摄像技术,画面空白,摄影与摄像技术,画面空白,画面的结构中心(三分法),摄影构图方法-井字型构图法,确定了拍摄方向后,如何取景? 将要拍摄的对象重心放在画面的正中间。容易拍到对焦清晰的照片,却未必能够拍摄出成功抓紧人们视线的照片。照片的中央部分并不是

10、观看者的视线重点所在,一些将照片分成等份的线条也会令人感到呆板,所以很久以前便有人将在绘画中提出黄金分割法。,典型九宫格法黄金分割法,摄影构图方法-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的比例约为 1:1.16,不过真正拍摄时其实又不必计得那么准,可用井字代替,即井字型构图法。只要将画面用两条水平线分成三等份,再用两条垂直线分成上下三等分,四条线的四个交叉点都是视线重点所在。将画面最重要的部分安置在这些重点,自然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典型九宫格法,又称“井”字形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根据黄金分割原理得到的一种构图方式,该构图方式将被摄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九

11、宫格构图,典型九宫格法,井字型构图法,这幅作品就是利用了井字型构图法。小青蛙很恰当的出现在了画面的井字交叉点上。而背景虚化的相当成功,衬托出了可爱的小青蛙,整个画面简单明了而又整齐大方。,井字型构图法,这幅作品也是利用了井字型构图法。,井字型构图法,在人像的拍摄上,也非常适合用井字法拍摄。,井字型构图法,垂直式构图,放射式构图以主体为核心,使景物向四周扩散放射,它使欣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而后又向四周舒展,扩散,该构图方式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而场面又复杂的场合,放射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可以给画面带来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比较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它的不足

12、之处在于,画面显得有些呆板,缺少变化。该构图方式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物及特殊风格的物体。,对称式构图,摄影与摄像技术,对称式构图,摄影与摄像技术,对称式构图,摄影与摄像技术,非对称式构图,摄影与摄像技术,非对称式构图,摄影与摄像技术,非对称式构图,变化式构图,对角线构图,向心、放射式构图,交叉线构图,平衡式构图,X形构图、十字形构图,3.横竖画面的决定,决定于主线的横竖 决定于主体移动的方向 决定于主体和陪体以及环境的关系,横竖构图比较,横线条的应用,横线象征着宁静、宽广、博大。这幅作品横线来表现的地平线,给人以非常宽阔的感觉。,横线条的应用,日出和天空飞过的飞鸟,因为采取了横向构图,所

13、以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非常安静,平稳的感觉。,横线条的应用,横线条的应用,横线条的应用,横线条的应用,竖构图,竖向构图能突出画面的上下空间,反映竖向物体的特征。竖向构图的照片,一般能表现出挺拔、耸立、高大、直冲云霄的感觉。,竖构图,垂直式构图富有变化性,通常用多条竖线代替单一线,以避免画面过分单调,如对称排列透视,多排透视等都可能产生想象不到的效果,多用于表现森林中的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瀑布,摩天大楼等,垂直式构图,垂线条的应用,大树的主干构成垂直线条,让人感觉到它的挺拔和稳固。,斜线条的应用,斜线可以表现出纵深的效果。由于透视的缘故,会使拍摄对象变成了斜线,通向远方,体现处了一种纵深效果。,斜

14、线条的应用,斜线条的应用,曲线条的应用,曲线则象征着柔、浪漫、优雅,会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感觉。除了具体的线条之外,一些抽象的线条,例如由于长时间曝光而形成的光带,非常具有动感、慢快门下的瀑布形成的曲线却动感而不失优雅等。,曲线条的应用,曲线条的应用,曲线条的应用,曲线条的应用,曲线条的应用,L形构图,三角形构图是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也以三点成一面的布局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也可以是些三角形或倒三角形,正三角形构图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倒三角形构图具有明快,敞露的感觉,斜三角形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的特点,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三角形构图具有向

15、上的冲击力和强劲的视觉引导力,如果在构图时,使画面发生少许的倾斜,还可产生一定的动感效果,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稳重、沉着、不可动摇,三角形构图,紧凑式构图方式将主体以特写的方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该构图方式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往往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紧凑式构图,虚实结合,突出主体,利用主体的位置和陪体、环境的指引突出主体 主体占画面的显著位置、结构中心 陪体的视线集中在主体上 利用线条的透视的会聚作用,透视牵引,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运用景深突出主体,面向留有余地,人脸的朝向、眼睛的视觉方向、运动的方向前要

16、留有余地,给人有一个动感。 否则给人一个呆板的感觉。,画面空间的配置,人和物体前方留出较大空间,人和物体前方留出较大空间,物体亮面前方留出较大空间,运动体前方留出较大空间,面向留有余地,这是一张人物居中的像片,给人一个呆板无甚惊喜的感觉。,面向留有余地,这是一张根据面部朝向留有余地的像片,给人一个活泼有动感的感觉。,面向留有余地,突出主体,利用对比 镜头靠近主体,使主体形象较大 布光以主体为主,通过明暗对比 主体形象的动势 色彩对比 清晰度对比,对比的应用,摄影构图方法-侧身正面,对比的应用,对比的应用,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运用透视突出主体,侧面正身-主体形象的动势,侧身正面,前景与背景,前景的作用 交待时间、地点和环境 引导观众的视线 增强景物的纵深感 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前景与背景,前景的运用 运用前景要有明确的目的 不应出现在主要位置 不应破坏画面的完整与统一 活动的物体不宜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