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A版复考点复习考点50 实践与认识(过模拟) ---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82711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A版复考点复习考点50 实践与认识(过模拟) ---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A版复考点复习考点50 实践与认识(过模拟) ---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A版复考点复习考点50 实践与认识(过模拟) ---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A版复考点复习考点50 实践与认识(过模拟) ---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A版复考点复习考点50 实践与认识(过模拟) ---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A版复考点复习考点50 实践与认识(过模拟) ---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A版复考点复习考点50 实践与认识(过模拟) ---精校解析 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50 实践与认识1(2018山东、安徽名校联考,16,2分)2017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实现既定科学目标。此次圆满完成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这表明 (B)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实践是人有意识的活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解析】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实现既定科学目标,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这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意不符。2(201

2、8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模拟,21,2分)2017年10月4日,出现了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国庆逢中秋”是由闰六月所致。“国庆逢中秋”这是古人为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天数、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而设置闰月的结果。这说明 (B)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 B C D【解析】2017年10月4日出现了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这是古人为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天数、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而设置闰月的结果,这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入选;与题意无关。3(2017江西省南昌市摸底调研考,17,2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

3、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很有效地指导了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B)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来自实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A B C D【解析】“二十四节气”属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自然规律,与题意不符;“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对自然界时令和气候等方面的科学认识,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说法正确;这一时间认知体系来自于实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说法

4、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判断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不是对人的生产活动有指导作用,说法错误。4(改编题)最近,百度公布了“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freestyle”“打call”“diss”“皮皮虾,我们走”“求锤得锤”“扎心了老铁”均榜上有名。这说明 (D)A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有相同的看法B相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相同的看法C社会实践的客观性决定意识的客观性D共同的社会实践产生相近的期待与共识【解析】流行语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的缩影,D符合题意;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可能有相同的看法,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A说法错误;相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B说

5、法错误;社会实践的客观性决定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C说法错误。5(2017广东省惠州市调研考,21,4分)天然气水合物亦称可燃冰,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勘探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甚至有望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这表明 (D)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受历史条件制约科学实验的目的是探索规律,改造世界A B C D【解析】中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

6、着我国可燃冰勘探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甚至有望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这表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科学实验的目的是探索规律,改造世界,为人类服务。符合题意;可燃冰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是头脑中存在的观念,不选;材料没有体现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受历史条件制约,与题意不符。6(2017广东清远三中检测,16,2分)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习近平主席之所以说“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因为 (A)作为真理,它的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作

7、为认识,它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它是永远正确、永恒不变的作为一个真理,它与谬误相伴而生,其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 B C D【解析】“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客观性,符合题意;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真理不包含谬误,说法错误。7(2017湖南六校联盟联考,1,2分)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机器眼移植治疗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MD)所导致失明的手术在英国成功。手术成功后,病人周围视野是自己的,中央的视野则来自机械设备Argus 。Argus 目前所提供的画面是黑白的,但Argus的开发团队正在努力对电极

8、大脑刺激进行编译,希望尽快能让大脑接收彩色信号。这表明在科学领域 (C)A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决定了认识的发展B没有被发现的真理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待人们去创造C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D认识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解析】“Argus的开发团队正在努力对电极大脑刺激进行编译,希望尽快能让大脑接收彩色信号”,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但不能决定认识的发展;B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但它属于意识的范畴,不是客观存在的。82017江苏省盐城中学阶段考,34(1),6分

9、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二号”登月舱在月球安全着陆,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梦想,使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太空是包含着大量激动人心、亟待探索的未知领域,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伴随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人类还将由此前往新的“技术疆界”,而新技术又将推动人类抵达新的“应用疆界”,促进通信、导航、天气预报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微重力环境下新材料、新物质的研发制造,从而让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受益。结合材料,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分析人类对太空探索所蕴含的哲理。(6分)【解析】材料中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所蕴含的哲理,可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太空的未知领域,推动人类去探索、研究,而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也提高了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太空的认识让人类受益;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等方面说明。【答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太空的未知领域,推动人类去探索、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提高了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人类受益。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每点2分,共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